一种表头及腕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86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表头及腕表,涉及手表技术领域。表头包括:表壳,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表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表壳,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圈靠近所述表壳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表头和腕表,在装配过程中可避免表壳与表圈发生相对转动,提高装配精度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头及腕表
本申请涉及手表
,尤其涉及一种表头及腕表。
技术介绍
手表通常包括有多个部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一一将各部件进行组装。现有手表的装配过程中,通常采用啤压工艺进行手表各部件的装配。然而,手表的压圈与壳体的啤压配合面通常为圆环形,在啤压过程中,压圈和壳体易在挤压作用下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影响装配精度,需要反复拆装,进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头及腕表,以实现表圈与表壳的精准装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头,包括:表壳,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表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表壳,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圈靠近所述表壳的一侧。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及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所述表壳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面的抵接面;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限位台的一端穿过所述表壳后与所述表圈连接,所述限位台限位抵接于所述抵接面。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头还包括有表盘组件,所述表盘组件设置于所述表壳和所述表圈围成的容置腔中;所述表盘组件包括第一表盘、第二表盘、第一指针、第二指针和第三指针,所述第一表盘和所述第二表盘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指针设置于所述第一表盘和所述第二表盘之间,所述第二指针和所述第三指针设置于所述第二表盘远离所述第一表盘的一侧,所述第二表盘设置为镂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盘靠近所述第二表盘的一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标识部和第二标识部;所述第一标识部和所述第二标识部分设于同心的两个圆环上。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盘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镂空部。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针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远离所述第一表盘的一侧,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一指示部;和/或所述第二指针包括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四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三面板远离所述第二表盘的一侧,所述第三面板或所述第四面板上设置有第二指示部。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头还包括有表盖,所述表盖嵌设于表圈远离所述表壳的一侧;所述表圈远离所述表壳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撇斜面,多个所述第一撇斜面环绕所述表头的中心轴依次衔接,所述第一撇斜面由所述中心轴一侧逐渐向靠近所述表壳的方向倾斜;所述表盖的边缘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撇斜面,所述第二撇斜面与所述第一撇斜面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撇斜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撇斜面在同一平面上。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头还包括有底盖组件,所述底盖组件连接于所述表壳远离所述表圈的一侧;所述底盖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靠近所述表圈的一侧;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板。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表圈可拆卸连接。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腕表,包括所述的表头。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表头及腕表,腕表包括该表头。表头包括有表壳、表圈和连接件,表圈设置于表壳的第一面,连接件穿设于表壳,连接件的一端限位于表壳的第二面,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表圈靠近表壳的一侧,在装配过程中,表壳与表圈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装配连接,无需再通过啤压工艺进行挤压,从而可避免表壳与表圈因受挤压而发生相对转动,进而提高装配精度,相应的,也可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表圈靠近表壳的一侧,可由表圈对连接件进行遮挡,避免用户从表圈一侧看到连接件,提升表头的美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壳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圈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壳、表圈与表盖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表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指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腕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表头;100a-中心轴;101-表壳;101a-第一面;101b-第二面;1011-表耳;1012-第一过孔;10121-第一阶孔;10122第二阶孔;10123-抵接面;1013-第一连接孔;1014-第二过孔;1015-第三撇斜面;1016-第一切断面;1017-第二切断面;102-表圈;1021-第二连接孔;1022-第一撇斜面;1023-抵压块;103-连接件;1031-连接杆;10311-螺纹柱;1032-限位台;10321-定位槽;104-表盖;1041-第二撇斜面;105-表盘组件;1051-第一表盘;10511-底板;10512-悬浮环;10513-第一镂空部;10514-第一标识部;10515-第二标识部;10516-装饰件;1052-第二表盘;10521-支撑环;105211-第一凸缘;10522-横梁;1053-第一指针;10531-第一面板;10532-第二面板;10533-第一指示部;1054-第二指针;10541-第三面板;10542-第四面板;10543-第二指示部;1055-第三指针;10551-第三指示部;10552-连接部;10553-延长杆;106-机芯组件;1061-机芯;1062-固定架;10621-支撑板;10622-缺口;10623-第三连接孔;10624-支撑面;107-底盖组件;1071-第一盖板;10711-台阶孔;10712-第二凸缘;10713-第二镂空部;1072-第二盖板;1073-底壳;108-巴的组件;1081-巴的;10811-巴头;10812-传动杆;1082-巴管;109-第一螺钉;110-第二螺钉;111-第一密封圈;112-第二密封圈;113-第三密封圈;114-第四密封圈;115-第五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表壳,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n表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n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表壳,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圈靠近所述表壳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壳,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表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及
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表壳,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表圈靠近所述表壳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及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所述表壳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面的抵接面;
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限位台的一端穿过所述表壳后与所述表圈连接,所述限位台限位抵接于所述抵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还包括有表盘组件,所述表盘组件设置于所述表壳和所述表圈围成的容置腔中;
所述表盘组件包括第一表盘、第二表盘、第一指针、第二指针和第三指针,所述第一表盘和所述第二表盘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指针设置于所述第一表盘和所述第二表盘之间,所述第二指针和所述第三指针设置于所述第二表盘远离所述第一表盘的一侧,所述第二表盘设置为镂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盘靠近所述第二表盘的一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标识部和第二标识部;所述第一标识部和所述第二标识部分设于同心的两个圆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盘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镂空部。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翔谢海荣詹温鸣詹万亨刘进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