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79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脚手架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下人马道包括踏板和用于承载踏板的马道支撑杆,所述下人马道的部分马道支撑杆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基坑的护坡桩上;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护坡桩上的安装板和连接马道支撑杆的U型卡;马道支撑杆水平穿设在所述U型卡的凹陷处,U型卡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护坡桩的外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坡桩上。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基坑下人马道的固定体系,利用连接件来将马道支撑杆与护坡桩连接起来,利用护坡桩来承载下人马道能够承载较大的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脚手架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
技术介绍
在建筑基坑开挖完成后,需要工人进入基坑内进行建筑基础部分的施工工作,此时就需要专门的下人用的马道连接基坑内外。一般较矮的马道直接搭在基坑边缘即可,而对于高度较高的下人马道中间就需要额外加固。一般情况下是与基坑的钢腰梁连接,钢腰梁由型钢制作连接比较方便,所以很多情况下为了图简单就直接把马道与钢腰梁连接在一起,由钢腰梁承载马道的重量。但是钢腰梁的设置目的是支护连接基坑的护坡桩,并未做专门的受力计算和加固,尤其是在下人马道上下搬运物体是产生的动载荷,就容易将钢腰梁从基坑护坡桩上拉扯下来或者变形拉断,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较深的基坑下人马道往往会和钢腰梁连接,在承受较大动载荷是容易直接将钢腰梁拉掉,造成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采用如下方案。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下人马道包括踏板和用于承载踏板的马道支撑杆,所述下人马道的部分马道支撑杆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基坑的护坡桩上;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护坡桩上的安装板和连接马道支撑杆的U型卡;马道支撑杆水平穿设在所述U型卡的凹陷处,U型卡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护坡桩的外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坡桩上。进一步的,马道支撑杆与U型卡和安装板的缝隙中插入楔子用于固定马道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材质为镀锌钢板,安装板由镀锌钢板弯曲成圆弧形与护坡桩贴合,进一步的,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螺栓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为腰孔。进一步的,多个螺栓孔对称设置在安装板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U型卡由钢筋弯折而成;U型卡的两端上下对齐固定在安装板上。进一步的,所述U型卡通过穿孔塞焊固定在安装板上,焊缝处涂防腐蚀涂料。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化学锚栓。本技术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改变原有的将下人马道固定在钢腰梁上的形式,通过连接件直接将下人马道固定在护坡桩上,而护坡桩为质量巨大的混凝土桩,有些护坡桩外还包有钢套筒,所以能够为下人马道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了安装在钢腰梁上而导致的在承受较大的动载荷是将钢腰梁拉断的问题。连接件由安装板和U型卡组成,U型卡的两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这样U型卡和安装板就共同围合组成一个连接环,马道支撑杆水平穿设在这个连接环中。安装板的一侧连接U型卡,另一侧与护坡桩贴合,然后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护坡桩上。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基坑下人马道的固定体系,利用连接件来将马道支撑杆与护坡桩连接起来,利用护坡桩来承载下人马道能够承载较大的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坑下人马道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基坑下人马道连接件安装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件部分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U型卡,2-安装板,3-螺栓,4-楔子,5-马道支撑杆,6-护坡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1所示的左、右;“上、下”是指图2中所示的上、下关系;“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较深的基坑下人马道往往会和钢腰梁连接,在承受较大动载荷是容易直接将钢腰梁拉掉,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如图1-3中所示的。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下人马道包括踏板和用于承载踏板的马道支撑杆5,所述下人马道的部分马道支撑杆5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基坑的护坡桩6上;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护坡桩6上的安装板2和连接马道支撑杆5的U型卡1;马道支撑杆5水平穿设在所述U型卡1的凹陷处,U型卡1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2上,安装板2与护坡桩6的外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3固定在护坡桩6上。本技术改变原有的将下人马道固定在钢腰梁上的形式,通过连接件直接将下人马道固定在护坡桩6上,而护坡桩6为质量巨大的混凝土桩,有些护坡桩6外还包有钢套筒,所以能够为下人马道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了安装在钢腰梁上而导致的在承受较大的动载荷是将钢腰梁拉断的问题。连接件由安装板2上和U型卡1组成,U型卡1的两端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这样U型卡1和安装板2就共同围合组成一个连接环,马道支撑杆5水平穿设在这个连接环中。安装板2的一侧连接U型卡1,另一侧与护坡桩6贴合,然后通过螺栓3将安装板2固定在护坡桩6上。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基坑下人马道的固定体系,利用连接件来将马道支撑杆5与护坡桩6连接起来,利用护坡桩6来承载下人马道能够承载较大的载荷。其中的连接件如图3中所示,由圆弧形的安装板2和固定在安装板2上的U型卡1组成,安装板2的材质为钢材,由钢板弯曲而成,弯曲的弧度与护坡桩6的外径相同,便于安装板2与贴合。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板2的材质为镀锌钢板,如图3中所示的,安装板2为方形钢板弯折而成。安装板2通过螺栓3固定,在固定时需要首先在护坡桩6和安装板2的相应位置开孔,但是建筑打孔的精度相较于机械加工明显低很多,为了防止开孔不能有效对齐,因此将安装板2上开设的螺栓3孔这只为腰孔。安装板2通过多个螺栓3连接在护坡桩6上,所以安装板2上也需要开有对应个数的螺栓3孔。如图1中所示的,由于安装板2为圆弧形,多个螺栓3孔对称设置在安装板2的左右两侧。这样当安装板2受到向外的拉力之后在传导到螺栓3上,螺栓3所受到的力并不是竖直向外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度为安装板2弧度的1/2,而且不会大于90°,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螺栓3被直接从护坡桩6上拉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螺栓3安装的牢固性,所述螺栓3优选的为化学锚栓。所述U型卡1通过穿孔塞焊固定在安装板2上,焊缝处涂防腐蚀涂料,例如油漆等。如图1中所示的,马道支撑杆5与U型卡1和安装板2的缝隙中插入楔子4用于固定马道支撑杆5。通过楔子4能塞紧支撑杆,尽可能的避免支撑杆在U型卡1内活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包括在旧房装修中使用本技术,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下人马道包括踏板和用于承载踏板的马道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人马道的部分马道支撑杆(5)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基坑的护坡桩(6)上;/n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护坡桩(6)上的安装板(2)和连接马道支撑杆(5)的U型卡(1);马道支撑杆(5)水平穿设在所述U型卡(1)的凹陷处,U型卡(1)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2)上,安装板(2)与护坡桩(6)的外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3)固定在护坡桩(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下人马道包括踏板和用于承载踏板的马道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人马道的部分马道支撑杆(5)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基坑的护坡桩(6)上;
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护坡桩(6)上的安装板(2)和连接马道支撑杆(5)的U型卡(1);马道支撑杆(5)水平穿设在所述U型卡(1)的凹陷处,U型卡(1)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2)上,安装板(2)与护坡桩(6)的外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栓(3)固定在护坡桩(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马道支撑杆(5)与U型卡(1)的缝隙中插入楔子(4)用于固定马道支撑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材质为镀锌钢板,安装板(2)由镀锌钢板弯曲成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程孙琦陈思宇刘红孙宗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