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永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74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建筑施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伸缩杆,所述支撑底板顶部对称铰接有气缸,所述支撑底板内腔平行开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气缸顶部铰接所述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铰接有气缸,通过调节气缸的长度开改变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支撑角度,以满足不同支撑要求,同时,因为不同的支撑物的受力位置不同,在支撑顶板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螺接有滑套,滑套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可进行滑动,用以加固不同角度的支撑顶部与支撑底板,进一步提高了支撑装置整体的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施工支架是施工中常见的临时结构形式,目前我国常用的施工支架形式有扣件式,门式和碗扣式。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施工中高、大支架结构的使用日益广泛,由于支架是临时结构,其设计理论也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加上工地现场管理的问题,致使在我国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中有四分之一与支架的失效有关,造成了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支架的极限承载力与其失稳模态有关,而失稳模态是斜支撑的设置方式决定的,通过斜支撑的设置,可以提高支架结构的稳定极限承载力。而现有的斜支撑系统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高、变形小、安全可靠,但其主要缺点在于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材料无法多次重复使用,造成成本增加,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铰接有气缸,通过调节气缸的长度开改变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支撑角度,以满足不同支撑要求,同时,因为不同的支撑物的受力位置不同,在支撑顶板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螺接有滑套,滑套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可进行滑动,用以加固不同角度的支撑顶部与支撑底板,进一步提高了支撑装置整体的承重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伸缩杆,所述支撑底板顶部对称铰接有气缸,所述支撑底板内腔平行开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气缸顶部铰接所述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在所述支撑顶板内腔周向转动,所述螺杆左侧壁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支撑顶板外侧,所述螺杆侧壁螺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支撑顶板内腔,所述滑套底部铰接设置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上,所述伸缩杆前侧壁等距离开设多个连通孔,所述伸缩杆旁边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等距离设置有与所述连通孔直径相配合使用的插条,所述插条插接在所述连通孔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道两侧设置有限位板。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底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凹凸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底板顶部连通内腔开通有开槽,方便所述滑套带动所述伸缩杆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滑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顶板底部连通内腔开通有开槽,方便所述滑套带动所述伸缩杆在所述支撑顶板上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铰接有气缸,通过调节气缸的长度开改变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支撑角度,以满足不同支撑要求,同时,因为不同的支撑物的受力位置不同,在支撑顶板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螺接有滑套,滑套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可进行滑动,用以加固不同角度的支撑顶部与支撑底板,进一步提高了支撑装置整体的承重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过调节气缸改变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角度时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底板100、支撑顶板200、伸缩杆300、气缸110、滑道120、防滑凹凸槽130、螺杆210、把手220、滑套230、连通孔310、固定板320、插条3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铰接有气缸,通过调节气缸的长度开改变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支撑角度,以满足不同支撑要求,同时,因为不同的支撑物的受力位置不同,在支撑顶板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螺接有滑套,滑套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可进行滑动,用以加固不同角度的支撑顶部与支撑底板,进一步提高了支撑装置整体的承重能力。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支撑底板100、支撑顶板200和伸缩杆300;请再次参阅图1,支撑底板100设置有气缸110、滑道120和防滑凹凸槽130,具体的,支撑底板100顶部对称铰接有气缸110,支撑底板100内腔平行开设有滑道120,滑道120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支撑底板100底部设置有防滑凹凸槽130;请再次参阅图1,支撑顶板200设置有螺杆210、把手220和滑套230,具体的,两个气缸110顶部铰接支撑顶板200,支撑顶板200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210,螺杆210在支撑顶板200内腔周向转动,螺杆210左侧壁设置有把手220,把手220位于支撑顶板200外侧,螺杆210侧壁螺接有滑套230,滑套230位于支撑顶板200内腔;请再次参阅图1,伸缩杆300设置有连通孔310、固定板320和插条330,具体的,滑套230底部铰接设置有伸缩杆300,伸缩杆300底部滑动连接在滑道120上,伸缩杆300前侧壁等距离开设多个连通孔310,伸缩杆300旁边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固定板320,固定板320侧壁等距离设置有与连通孔310直径相配合使用的插条330,插条330插接在连通孔310内,支撑底板100顶部连通内腔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00)、支撑顶板(200)和伸缩杆(300),所述支撑底板(100)顶部对称铰接有气缸(110),所述支撑底板(100)内腔平行开设有滑道(120),两个所述气缸(110)顶部铰接所述支撑顶板(200),所述支撑顶板(200)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210),所述螺杆(210)在所述支撑顶板(200)内腔周向转动,所述螺杆(210)左侧壁设置有把手(220),所述把手(220)位于所述支撑顶板(200)外侧,所述螺杆(210)侧壁螺接有滑套(230),所述滑套(230)位于所述支撑顶板(200)内腔,所述滑套(230)底部铰接设置有所述伸缩杆(300),所述伸缩杆(300)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120)上,所述伸缩杆(300)前侧壁等距离开设多个连通孔(310),所述伸缩杆(300)旁边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固定板(320),所述固定板(320)侧壁等距离设置有与所述连通孔(310)直径相配合使用的插条(330),所述插条(330)插接在所述连通孔(31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00)、支撑顶板(200)和伸缩杆(300),所述支撑底板(100)顶部对称铰接有气缸(110),所述支撑底板(100)内腔平行开设有滑道(120),两个所述气缸(110)顶部铰接所述支撑顶板(200),所述支撑顶板(200)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210),所述螺杆(210)在所述支撑顶板(200)内腔周向转动,所述螺杆(210)左侧壁设置有把手(220),所述把手(220)位于所述支撑顶板(200)外侧,所述螺杆(210)侧壁螺接有滑套(230),所述滑套(230)位于所述支撑顶板(200)内腔,所述滑套(230)底部铰接设置有所述伸缩杆(300),所述伸缩杆(300)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120)上,所述伸缩杆(300)前侧壁等距离开设多个连通孔(310),所述伸缩杆(300)旁边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固定板(320),所述固定板(320)侧壁等距离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贾永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