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70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读出卡式编码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光电识别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发光晶体管为光发射器件,采用光敏晶体管为光接收器件,并且光接收器件的集电极接一正电压,接收器的发射极接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的正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并且在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中用直流负反馈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间连接一个晶体管形成射极跟随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读出卡式编码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光电识别装置,在本技术中采用发光晶体管为光发射器件,采用光敏晶体管为光接收器件,并且光接收器件的集电极接一正电压,接收器的发射极接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的正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采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作为读取卡式编码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识别装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技术手段。在专利号为921064977.7,名称为“一种密码符号位编排方法及密码光电卡阅读系统”中国技术专利即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方案,该专利是用光敏二极管为光发射器件,以光敏三极管为光接收器件,其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正电源,发射极接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地间通过电阻形成一个固定电压,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则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虽然这种技术比较经典,但却不难看出这一技术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1)由于运算放大器本身在工作中,由于电源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或多或少产生工作点的漂移,特别是当前端的光电晶体管本身品质较差时这种情况将会比较明显和严重,由此引起干扰的会造成识别装置在工作中的误读。2)在比较器的两端(前端或/和后端)均可能会发生相互间的干扰,这样自然会引起整个装置工作的不稳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用于读出卡式编码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光电识别装置,该装置除可以完成读出卡式编码载体上所记载的信息外,还可以克服由于运算放大器工作点漂移所产生的干扰,同时能避免比较器两端的电路所产生的相互干扰。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在现有的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中连接成直流负反馈,即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间连接一反馈回路,同时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间连接一个三极管形成射极跟随器实现。本技术采用负反馈连接可以稳定运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消除由于电源或温度等因素引起的漂移而造成的干扰,而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间设置射极跟随器可以有效的隔离运算放大器前级或/和后级的相互影响。附图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附图所给出的是一个用于读取带有四排编码区域的卡的电路,当然,如果编码层区域不是四排,而是更多排,则可增加相应的光发射和接收器件的个数。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由光电三极管构成的接收器件4(1)、4(2)、4(3)、4(4)与四个发射器件由光电二极管构成的3(1)、3(2)、3(3)、3(4)相对应。四个发射器件的负端各自通过电阻R11,R12,R13和R14接地,而正端都接到+5V电源。四个接收器件的集电极接到+5V,而其发射极分别接到四个运算放大器LM1,LM2,LM3和LM4的正输入端以及通过电阻接地。在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电路中,四个运算放大器LM1-LM4的负端各通过其分压电阻R41、R42、R43、R44,与正5V电源相接,形成固定的比较电压。在本技术中与现有技术不同处是各运算放大器的负端与其输出端间用电阻R31、R32、R33、R34连接,形成负反馈,由于这一负反馈连接使运算放大器在工作时稳定其静态工作点,可以消除因电源波动以及抑制温度漂移,特别是前级光电接收管的温度漂移所造成干扰。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对接收来的编码信号进行滤除干扰处理。本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的接线中各加设一晶体管T1、T2、T3、T4,其中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晶体管的基极,各晶体管的集电极接一正电压,而各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射极跟随器,由于射极跟随器的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特性,可以起到隔离前后级间相互影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中的CPU可采用8031或者是8051,也可以是89C51或89C52,而运算放大器采用LM324,或者其它型号的运算放大器。当然,采用一种具体的元器件,应根据所选的元器件选配相关的电阻器件这样就可形成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识别暗码卡光电识别装置,包括读卡器,设置于上述读卡器内的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上述读卡器上设有多排成对配置的光发射和接收器件,所述的光接收器件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而所述的比较电路的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间有负反馈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间接有一晶体管,形成射极跟随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读出卡式编码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光电识别装置,在本技术中采用发光晶体管为光发射器件,采用光敏晶体管为光接收器件,并且光接收器件的集电极接一正电压,接收器的发射极接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的正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并且在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中用直流负反馈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间连接一个晶体管形成射极跟随器。文档编号G06K7/10GK2420687SQ0023286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饶增仁, 陈士成, 郑君, 崔中庆, 郭明超 申请人: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识别暗码卡光电识别装置,包括读卡器,设置于上述读卡器内的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上述读卡器上设有多排成对配置的光发射和接收器件,所述的光接收器件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而所述的比较电路的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间有负反馈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增仁陈士成郑君崔中庆郭明超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