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61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从结构上由:护罩组件、水路系统、电控系统,这三部分组成,从功能上有进水位置、出水位置、正感应区、紫外线光区、侧感应区,使用者用手经过侧感应区,龙头开水,使用者用手第二次经过侧感应区,龙头关水,使用者用手在龙头下方的正感应区龙头开水,当手离开时龙头关水,在使用者不使用龙头时紫外线光区智能开启交替两个紫外线灯光亮起启动弱杀菌消毒模式及四个紫外线灯光亮起启动强杀菌消毒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实现感应控制开水及关水,智能开启杀菌消毒模式,卫生方便及时,避免病菌传染的隐患,提高安全性和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
本技术涉及水暖卫浴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双感应杀菌消毒龙头。
技术介绍
当下呼吸道传染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地球人都笼罩在病毒的阴影下,故此专利技术了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本龙头有杀菌消毒的功能,而且只能双感应控制开水关水,而传统的水龙头都是通过开闭老式的手柄来控制传统的阀芯,以此来实现水龙头的开水及关水的功能,都是手动控制的,而且其功能只是控制开水及关水的单一功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紫外线灯光发出的紫外线光波来杀菌,给水槽及紫外线灯光能照射的范围内的物体都可以给杀菌消毒,而且侧感应及正感应只要其一感应到即可控制水龙的开水、关水、开水的时间长短及关闭,不仅可灵控制,而且还避免手动开关水过程中的交叉病毒感染,是卫生、健康、智能卫浴
的创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功能包括:在此龙头的上端设置进水位置,正对下端为出水位置,底部中间位置为正感应区,侧下边为紫外线光区,正前下方为侧感应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结构包括:护罩组件内置水路系统、电控系统;电控系统通过电源线与水路控制系统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护罩组件包括,上护罩与下护罩是通过止口咬合后经超声波无缝焊接在一起,硅胶防护塞为硅胶材质,一端塞入上护罩的下端,另一端塞入下护罩的侧部位置,玻璃防护片设置在下护罩的紫外线光区位置,正遮光罩是设置在正感应区内,正透光片是安装在下护罩正感应区,侧遮光罩设置在下护罩的侧感应区,侧透光片是安装在下护罩的侧感应区位置。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水路系统是电磁阀侧面通过螺杆螺母组件固定在三通阀上,三通阀的上部设置上密封圈,进水快插接头插入三通阀的上部,三通阀的下部设置下密封圈,三通阀的下部端面放置平垫圈后旋入网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电控系统是电池设置供电导线,供电导线一端末尾设置电池快插,电池快插插入主控板的锂电池插口,紫外灯组件上的灯控板上设置多个紫外线灯,灯控板中间位置设置蓝光灯,灯控板侧端供电导线末端设置灯板快插,灯板快插插在主控板的灯控板电源插口内,侧感座底部圆柱插入主控板的侧感应插口中。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电控主板上设置侧感应发射器与侧感应接收器、正感应发射器与正感应接收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正感应区功能原理是感应到有用户的手靠近时出水,当手离开时自动关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侧感应区功能原理是感应到有用户的手一次为出水,感应到第二次经过侧感应区时关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紫外线光区是由紫外线灯和蓝光灯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侧感应及正感应开启和关闭水的方式,以及智能杀菌消毒功能。本技术设计巧妙,实现感应控制开水及关水,智能开启杀菌消毒模式,卫生方便及时,避免病菌传染的隐患,提高安全性和产品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整体组装剖切图。图2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功能位置结构图。图3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爆炸图。图4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水路系统爆炸图。图5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电控系统爆炸图。图6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紫外灯组件结构图。图7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主控板结构图。图中:1护罩组件,2水路系统,3电控系统,4进水位置,5出水位置,6正感应区,7紫外线光区,8侧感应区,11上护罩,12硅胶防护塞,13下护罩,14玻璃防护片,15正遮光罩,16正透光片,17侧遮光罩,18侧透光片,21电磁阀,22螺杆螺母组件,23进水快插接头,24上密封圈,25三通阀,26下密封圈,27平垫圈,28网嘴,29电磁阀快插,31电池快插,32供电导线,33电池,34紫外灯组件,35侧感座,36主控板,341灯控板,342紫外线灯,343蓝光灯,344灯板快插,361充电USB插口,362锂电池插口,363充电芯片,364发射芯片,365侧感应插口,366侧感应发射管,367侧感应接收管,368接收芯片,369灯控板电源插口,370主控板固定孔,371正感应发射管,372正感应接收管,373脉冲阀驱动芯片,374主控微控制器,375电磁阀控制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智能双感应温显节水器,结构组成如下:如图2所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功能位置结构图,在此龙头的上端4进水位置,正对下端5出水位置,底部中间位置为6正感应区,侧下边为7紫外线光区,正前下方为8侧感应区。如图1所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整体结构分三部分:首先是外围1护罩组件,龙头的中间位置为2水路系统,龙头的中间底部放置3电控系统。如图3所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护罩组件的组成结构:11上护罩与13下护罩是通过止口咬合后经超声波无缝焊接在一起,12硅胶防护塞为硅胶材质,一端塞入11上护罩的下端,另一端塞入13下护罩的侧部位置,配合图2所示14玻璃防护片设置在13下护罩的7紫外线光区位置,15正遮光罩是设置在6正感应区内,16正透光片是安装在13下护罩6正感应区,17侧遮光罩设置在13下护罩的8侧感应区,18侧透光片是安装在13下护罩的8侧感应区位置。如图4所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水路系组成结构:21电磁阀侧面通过22螺杆螺母组件固定在25三通阀上,25三通阀的上部设置24上密封圈,23进水快插接头插入25三通阀的上部,25三通阀的下部设置26下密封圈,25三通阀的下部端面放置27平垫圈后旋入28网嘴。如图5图6图7所示,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的电控系统的组成结构:33电池设置32供电导线,32供电导线一端末尾设置31电池快插,31电池快插插入36主控板的362锂电池插口,34紫外灯组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护罩组件内置水路系统、电控系统;电控系统通过电源线与水路控制系统连接;功能包括:在此龙头的上端设置进水位置,正对下端为出水位置,底部中间位置为正感应区,侧下边为紫外线光区,正前下方为侧感应区,所述护罩组件包括,上护罩与下护罩是通过止口咬合后经超声波无缝焊接在一起,硅胶防护塞为硅胶材质,一端塞入上护罩的下端,另一端塞入下护罩的侧部位置,玻璃防护片设置在下护罩的紫外线光区位置,正遮光罩是设置在正感应区内,正透光片是安装在下护罩正感应区,侧遮光罩设置在下护罩的侧感应区,侧透光片是安装在下护罩的侧感应区位置,/n所述水路系统是电磁阀侧面通过螺杆螺母组件固定在三通阀上,三通阀的上部设置上密封圈,进水快插接头插入三通阀的上部,三通阀的下部设置下密封圈,三通阀的下部端面放置平垫圈后旋入网嘴,所述电控系统是电池设置供电导线,供电导线一端末尾设置电池快插,电池快插插入主控板的锂电池插口,紫外灯组件上的灯控板上设置多个紫外线灯,灯控板中间位置设置蓝光灯,灯控板侧端供电导线末端设置灯板快插,灯板快插插在主控板的灯控板电源插口内,侧感座底部圆柱插入主控板的侧感应插口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线杀菌双感应控制龙头,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护罩组件内置水路系统、电控系统;电控系统通过电源线与水路控制系统连接;功能包括:在此龙头的上端设置进水位置,正对下端为出水位置,底部中间位置为正感应区,侧下边为紫外线光区,正前下方为侧感应区,所述护罩组件包括,上护罩与下护罩是通过止口咬合后经超声波无缝焊接在一起,硅胶防护塞为硅胶材质,一端塞入上护罩的下端,另一端塞入下护罩的侧部位置,玻璃防护片设置在下护罩的紫外线光区位置,正遮光罩是设置在正感应区内,正透光片是安装在下护罩正感应区,侧遮光罩设置在下护罩的侧感应区,侧透光片是安装在下护罩的侧感应区位置,
所述水路系统是电磁阀侧面通过螺杆螺母组件固定在三通阀上,三通阀的上部设置上密封圈,进水快插接头插入三通阀的上部,三通阀的下部设置下密封圈,三通阀的下部端面放置平垫圈后旋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强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聚德厨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