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读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54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读卡器,该读卡器安装在计算机内部,外形大小以及安装螺丝孔的位置和现有的光驱或者软驱相同,可以安装在现有的机箱中。该读卡器包括:塑料外壳(401)、金属片(402)、绝缘片(403)、通用串行总线USB信号线(404)和电极触点(405-408),其中塑料外壳(401)的一个端面具有用于USB卡插入的开口,该开口在计算机外部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户可以不必随身携带读卡器,为用户带来了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存储设备的读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计算机上并且用于带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卡的读卡器。技术背景在现有的便携式存储设备中,存在一种具有USB电极触点的卡(在下 文中称作USB卡),这种卡能够使用USB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传输速度比 普通的磁卡或集成电路(IC)卡高,而且其外型与普通磁卡相当,比同样能 应用USB数据传输协议的U盘更方便携带。现有的USB卡包括半导体芯片、USB电极膜片、USB信号线和塑料 基片,其中半导体芯片是USB卡的核心部件,可以完成存储或运算等功能。 USB电极膜片上的电极触点,通过USB信号线与半导体芯片上的USB芯片 引脚相连,并且与USB卡读写装置的电极触点接触。USB卡读写装置上的 电极触点通过信号线与计算机的USB端口相连,而计算机的USB端口与计 算机内部的USB总线连接,其中USB总线中包括电源线、数据线和地线, 连接到USB总线可以获得电源、接地和数据传输的连接,由此实现USB卡 中的半导体芯片与计算机之间的电连接。通过上述电连接,计算机给USB 卡加电并分配地址,然后计算机就可以通过USB卡读写装置与USB卡的半 导体芯片通信,进行存储或运算等操作。目前,针对USB卡的常用读写装置为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USB卡读卡 器,图1为现有技术中USB卡读卡器的立体示意图。该读卡器前端面有与 USB卡宽度匹配的长方形开口 ,供USB卡插入读卡器内部的插槽中。该读 卡器内部放置有电极触点,通过尺寸设计,保证USB卡插入后,读卡器的电极触点能和USB卡的电极触点可靠接触。读卡器内部放置的电极触点连 接有USB信号线,该USB信号线从读卡器后端面的开口穿出,穿出的部分 使用电缆包装,电缆的一端具有USB连接器,该USB连接器可以插入计算 机等设备上的USB接口。要实现对USB卡中数据的读写操作,必须将USB卡插入读卡器中,并 将读卡器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在用户对USB卡的读写操作频繁时, 需要随身携带读卡器,并频繁的插拔读卡器,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读卡器,该读卡器可以 安装在计算机上,方便用户使用。本技术提供一种读卡器,该读卡器安装在计算机中,包括塑料外壳 401、金属片402、绝缘片403、通用串行总线USB信号线404和电极触点405 -408;所述塑料外壳401为中空,在前端面具有用于将USB卡插入到金属片402 中的开口,该开口在计算机外部可见;在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具有用于所述 USB信号线404穿过的开口 ;所述金属片402固定在塑料外壳401内部,在下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一个垂 直方向的凹坑,所述绝缘片403放置在凹坑上,所述电极触点405 -408放置在 绝缘片403上;所述USB信号线404分别与电极触点405 - 408连接,穿过绝缘片403和 金属片402,进入金属片402和塑料外壳401之间的空间,从塑料外壳401后 端面的用于USB信号线404穿过的开口穿出,连接到计算机内部的USB总线。较佳地,塑料外壳401尺寸为146mm宽,41.5mm高;两个侧端面分别有 四个螺丝安装孔,在每一个侧端面四个螺丝安装孔的位置分别为距塑料外壳 401前端面52.5mm,距塑料外壳401外部下表面10mm;距塑料外壳401前端 面52.5mm,距塑料外壳401外部下表面21.8mm;距塑料外壳401前端面131.8mm,距塑料外壳401外部下表面10mm;距塑料外壳401前端面131.8mm, 距塑料外壳401外部下表面21.8mm。较佳地,塑料外壳401尺寸为101.6mm宽,25.4mm高;两个侧端面分别 有三个螺丝安装孔,在每一个侧端面三个螺丝安装孔的位置分别为距塑料外 壳401前端面25mm,有0.5mm公差,距塑料外壳401外部下表面5mm,有 0.3mm公差;距塑料外壳401前端面85mm,有0.3mm公差,距塑料外壳401 外部下表面5mm,有0.3mm公差;距塑料外壳401前端面115mm,有0.3mm 公差,距塑料外壳401外部下表面5mm,有0.3mm公差。较佳地,该读卡器中进一步包括电极触点409、电路连接线410、指示灯 411和电阻412;所述指示灯411,镶嵌于塑料外壳401中,并在计算机外部可见; 所述电极触点409放置在绝缘片403上,沿USB卡的插入方向,排列在电 极触点405上方;电路连接线410从电极触点409,穿过绝缘片403和金属片402,进入金属 片402和塑料外壳401之间的空间,再依次串联指示灯411和电阻412并接地; USB卡插入时,所述电极触点405与电极触点409连通,形成使指示灯411发 光的电通路。较佳地,所述金属片402包围成长方体的中空部分,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 和两个表面,该中空部分的宽度和高度与插入的USB卡尺寸匹配。较佳地,所述金属片402,在塑料外壳401具有USB卡插入开口的端面一 侧具有折边,该折边位于塑料外壳401的外侧,和塑料外壳401有螺钉连接。较佳地,电极触点405 -408为平行排列且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四个电极触 点,长和宽分别为2毫米和1毫米,具有0.05毫米的公差;电极触点406和电 极触点407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电极触点405和电极触点406、以及电极触 点407和电极触点408之间的距离为2.5亳米,具有0.2毫米的公差。较佳地,所述电极触点405 -408在长度方向上到所述凹坑的两个边缘的距 离均为5.5毫米,具有0.05毫米的公差。较佳地,所述电极触点405 -408的上边缘距离塑料外壳401内部后端面的 最大距离为12.25毫米;所述电极触点408距离金属片402的内部相对表面的 距离为19.2毫米,具有0.3毫米的公差。较佳地,所述凹坑为长方形,宽度大于8毫米,高度与电极触点405 -408分别放置在绝缘片403上所形成的高度相同。本技术提供的读卡器,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读卡器上用于插入USB 卡的开口在计算机外部可见,读卡器中的信号线将读卡器的电极触点连接到 计算机内部的USB总线上,因此用户可以方便的从读卡器开口将USB卡插 入,实现对USB卡的读写操作,免去了需要随身携带读卡器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USB卡读卡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USB卡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USB卡上电极触点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读卡器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读卡器的C-C方向剖面图;图6为图4所示读卡器的B-B方向剖面图;图7为图4所示读卡器的A-A方向剖面图;图8为图5所示电极触点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读卡器的内部电路示意图;图IO为本技术读卡器安装在主机箱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 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读卡器是针对USB卡进行读写,因此在详细介 绍本技术提供的读卡器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一种现有的USB卡,然后以读写这种USB卡的读卡器为较佳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读 卡器。图2为现有技术中USB卡的橫截面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读卡器,其特征在于,该读卡器安装在计算机中,包括:塑料外壳(401)、金属片(402)、绝缘片(403)、通用串行总线USB信号线(404)和电极触点(405-408);    所述塑料外壳(401)为中空,在前端面具有用于将USB卡插入到金属片(402)中的开口,该开口在计算机外部可见;在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具有用于所述USB信号线(404)穿过的开口;    所述金属片(402)固定在塑料外壳(401)内部,在下表面的一部分具有一个垂直方向的凹坑,所述绝缘片(403)放置在凹坑上,所述电极触点(405-408)放置在绝缘片(403)上;    所述USB信号线(404)分别与电极触点(405-408)连接,穿过绝缘片(403)和金属片(402),进入金属片(402)和塑料外壳(401)之间的空间,从塑料外壳(401)后端面的用于USB信号线(404)穿过的开口穿出,连接到计算机内部的USB总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毅王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龙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