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53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夯土层,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砖,所述防护砖的左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防护砖的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且第一卡接块插接于另一个的防护砖的第一卡槽中。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第一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卡接块以及第三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三卡块,能够使各个防护砖之间进项插接在一起,保证了各个防护砖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达到了使整个防护坡更加稳固以及便于安装维护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现有的技术中有很多种水利工程防护坡,但在这些防护种多是利用石块以及水泥堆砌而成十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防护坡多是斜坡堆砌十分的不方便,由于在石块混凝土的上面无法进行种植植被以及在长时间会由于风化会使其强度降低甚至会是防护坡破碎,由于一部分防护坡用石块混凝土堆砌而成在后期的保养维修十分的方便而且不美观,所以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夯土层,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砖,所述防护砖的左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防护砖的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且第一卡接块插接于另一个的防护砖的第一卡槽中,所述防护砖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多个防护砖之间形成的空隙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水槽,所述夯土层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有集水板,所述防护砖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三卡块,且第三卡块与另一个防护砖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挡水板,且挡水板与防护砖的侧面固定连接,防止雨水进入到夯土层的内部对夯土层造成流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砖的内部放置有种植土层,且种植土层与夯土层相连接,植被的生长可以把根须扎入到夯土层中去,进一步稳固防护坡,防止防护坡水土流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集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且集水槽与第一滑水槽相连通,防止水流入到夯土层中去,造成夯土层的水土流失,以及使水通过第一滑水槽流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种植土层的内部放置有植被槽块,且植被槽块的内部为蜂窝状,通过设置成蜂窝状可以对植被进行分开种植,使植被更好的生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滑水槽相适配的第二滑水槽,使第一滑水槽中的水通过第二滑水槽流出,防止水在第一滑水槽中存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砖最低为三十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能够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不容易被破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卡接块以及第三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三卡块能够使各个防护砖之间进项插接在一起,保证了各个防护砖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达到了使整个防护坡更加稳固以及便于安装维护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卡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卡块以及第二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能够保证雨水不流入到各个防护砖之间的缝隙之间,达到了雨水流入到防护砖之间对夯土层冲刷的有有益效果。2.本技术通过种植土层的内部放置有植被槽块,且植被槽块的内部为蜂窝状,通过设置成蜂窝状可以对植被进行分开种植,使植被更好的生长,通过防护砖的内部放置有种植土层,且种植土层与夯土层相连接,植被的生长可以把根须扎入到夯土层中去,进一步稳固防护坡,防止防护坡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坡体正视图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坡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坡体俯视图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坡体;2、第二滑水槽;3、第一滑水槽;4、挡板;5、植被槽块;6、固定板;7、防护砖;8、集水槽;9、集水板;10、挡水板;11、第一固定槽;12、第一固定块;13、夯土层;14、第三卡块;15、第三卡槽;16、种植土层;17、第二卡块;18、第二卡槽;19、第一卡槽;20、第一卡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夯土层13,夯土层1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1,第一固定槽11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块12,第一固定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砖7,防护砖7最低为三十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能够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不容易被破坏,夯土层13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挡水板10,且挡水板10与防护砖7的侧面固定连接,防止雨水进入到夯土层13的内部对夯土层13造成流失,防护砖7的内部放置有种植土层16,且种植土层16与夯土层13相连接,植被的生长可以把根须扎入到夯土层13中去,进一步稳固防护坡,防止防护坡水土流失,种植土层16的内部放置有植被槽块5,且植被槽块5的内部为蜂窝状,通过设置成蜂窝状可以对植被进行分开种植,使植被更好的生长,防护砖7的左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9,防护砖7的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20,且第一卡接块20插接于另一个的防护砖7的第一卡槽19中,防护砖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8,第二卡槽1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卡块17,第二卡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位于多个防护砖7之间形成的空隙之间,固定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水槽3,夯土层13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滑水槽3相适配的第二滑水槽2,使第一滑水槽3中的水通过第二滑水槽2流出,防止水在第一滑水槽3中存积,夯土层13的上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有集水板9,集水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8,且集水槽8与第一滑水槽3相连通,防止水流入到夯土层13中去,造成夯土层13的水土流失,以及使水通过第一滑水槽3流出,防护砖7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5,第三卡槽15的内部插接有第三卡块14,且第三卡块14与另一个防护砖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在夯土层1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1,然后再把防护砖7底面的第一固定块12放入给第一固定槽11中去,接下来依次把所有的防护砖7放入到第一固定槽11中,在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夯土层(13),所述夯土层(1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1),所述第一固定槽(11)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砖(7),所述防护砖(7)的左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9),所述防护砖(7)的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20),且第一卡接块(20)插接于另一个的防护砖(7)的第一卡槽(19)中,所述防护砖(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8),所述第二卡槽(1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卡块(17),所述第二卡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位于多个防护砖(7)之间形成的空隙之间,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水槽(3),所述夯土层(13)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夯土层(13)的上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有集水板(9),所述防护砖(7)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5),所述第三卡槽(15)的内部插接有第三卡块(14),且第三卡块(14)与另一个防护砖(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夯土层(13),所述夯土层(1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1),所述第一固定槽(11)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砖(7),所述防护砖(7)的左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9),所述防护砖(7)的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20),且第一卡接块(20)插接于另一个的防护砖(7)的第一卡槽(19)中,所述防护砖(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8),所述第二卡槽(1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卡块(17),所述第二卡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位于多个防护砖(7)之间形成的空隙之间,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水槽(3),所述夯土层(13)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夯土层(13)的上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有集水板(9),所述防护砖(7)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5),所述第三卡槽(15)的内部插接有第三卡块(14),且第三卡块(14)与另一个防护砖(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随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宏图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