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质河道减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渗
,具体涉及一种砂质河道减渗方法。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生产生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北方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更加贫瘠,近年来随着人口剧增,工农业用水不段提高,加上浪费、水体污染等原因,使水资源愈加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问题突出的区域甚至出现河流断流的情况,河道基流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满足河流生态基流需求,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功能,营造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栖息环境,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河流减渗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采用特殊的结构来达到防渗的目的,现在应用较多的河道减渗结构有混凝土板减渗和粘土减渗,这两种河道减渗结构均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混凝土板减渗施工复杂且成本较高,受温度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同时由于混凝土板使水体与地下水体完全隔离,不利于生态的交换;粘土减渗不仅土方工程量大,使得驳岸防渗难于处理,而且动水状态下粘土易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质河道减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边坡处理:清理掉河道边坡上的杂草和浮土,并平整边坡,然后在平整后的边坡上铺设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网面(2)和固定桩(1),所述网面(2)上分布有矩形或菱形网孔(3),所述固定桩(1)垂直固定于所述矩形或菱形网孔(3)的顶点;/n(2)加固处理:边坡处理2~4天后撤掉防护网,然后按1500~3000mL/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质河道减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边坡处理:清理掉河道边坡上的杂草和浮土,并平整边坡,然后在平整后的边坡上铺设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网面(2)和固定桩(1),所述网面(2)上分布有矩形或菱形网孔(3),所述固定桩(1)垂直固定于所述矩形或菱形网孔(3)的顶点;
(2)加固处理:边坡处理2~4天后撤掉防护网,然后按1500~3000mL/m2的用量向河道边坡上喷施菌液,喷完后晾渗2~5h,再按2500~4000mL/m2的用量喷施胶结液,喷完后晾渗2~5h;随后重复前述喷施菌液和胶结液的操作2~4次,最后一次胶结液喷完后覆膜10~15h,即完成河道减渗处理;所述菌液为高产脲酶的细菌的水溶液,其OD值为1~3,所述胶结液为氯化钙和尿素的水溶液,并且溶液中氯化钙和尿素的浓度相同,均为0.5~1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质河道减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1)呈圆柱状,其长度为5~10cm,直径为1~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质河道减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或菱形网孔(3)的边长为0.3~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质河道减渗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固处理前在河道边坡上铺设了防渗基层,所述防渗基层的铺设方法为,将基料倾覆于所述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万来,何春利,张焜,李添雨,李卓凌,张耀方,刘可暄,李文忠,李彬瑜,刘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