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51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定位结构,适用于一扫描器,其中该扫描器具有一壳体及一扫描模组,且该扫描模组是可对应在该壳体的内部作线性移动,而该定位结构特征在于: 配设于该壳体的内壁,且该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该扫描模组的移动方向,并且该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是随着该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而有所变化,利用该扫描模组所检测到该定位结构的宽度;用以确认该扫描模组所位在该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描器的零部件,尤其是指一种扫描器的定位结构。请参考附图说明图1,其绘示公知扫描器的校正片(Calibration Sheet)的配置图。校正片104是为一组对比强烈的图像或颜色(黑、白),用于对扫描模组110的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校正。请参照图1,扫描器的上壳体100具有一扫描视窗102,而透光平台(未绘示)是贴附于上壳体100的内壁上,且含盖扫描视窗102所在的范围。公知的校正片104是贴附于上壳体100的内壁上,且校正片104位于扫描模组110的起始位置上方的区域。因此,当扫描模组110沿着F1方向进行扫描时,扫描模组110会先通过校正片104,并经由扫描模组110内部的影像感测器(未绘示)来判断校正片104上对比强烈的区域(以粗线表示)所在的位置,以校正扫描模组110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起始位置,之后再对扫描视窗102上的文件106进行扫描的动作,以得到文件106的方位与大小。然而,在下一次扫描之前,扫描模组110必须先沿着F2的方向回到其起始位置(即通过校正片104的所在位置),才能进行下一次扫描。但如此回复定位的方式不仅缺乏效率,且回复定位与重新校正的时间亦太过于冗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出一种定位结构,适用于一扫描器,其中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或图像是随着其长度方向而有所改变,由检测其宽度或图像的变化用以确认扫描模组在移动方向上所在的位置以及影像感测器在垂直移动方向上所对应的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定位结构,适于配设在一扫描器的壳体的内壁,此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扫描模组的移动方向,并且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或图像是随着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而有所变化,利用扫描模组所检测到定位结构的宽度或图像,用以确认扫描模组所位在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因此,扫描模组不需回到起始位置,而可由其现在停留位置直接移动到欲扫描位置,以节省其回复定位以及重新校正的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更提出一种定位结构,适于配设在一扫描器的壳体的内壁,此定位结构主要是由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第二定位结构所组成。其中,第一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扫描模组的移动方向,用以确认扫描模组所位在第一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第二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是垂直于扫描模组的移动方向,用以确认扫描模组的影像感测器所位在第二定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上述的定位结构,其中该定位结构的外形呈一狭长三角形或一狭长梯形。上述的定位结构,其中该定位结构一体成形于该壳体的内壁。上述的定位结构,其中该定位结构为一凸板或一凹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定位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的定位结构,其中扫描模组不需回复定位,并且可由其现在位置直接移动至欲扫描位置,节省了回复定位与重新定位的时间,方便使用;2、本技术的定位结构,其可与上壳体一体成形,节省整体成本;3、本技术的定位结构,其利用在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或图像比例不同的结构来定位,实用性高。请同时参考图1、图2,其中图2是影像信号投射在扫描模组内部的影像感测器的示意图。影像感测器200例如为一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 device,CCD),其是由一组感测胞(Cell array)202以阵列型态排列而成,而每一感测胞202是用以接收校正片104上不同位置的影像信号M1。当感测胞202接收到前后强度差异非常大的影像信号M1时,表示扫描模组110正在校正片104的正下方区域上,并且以此座标点做为扫描模组110的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承上所述,感测胞202例如为一座标轴上的格点,可以反应出影像信号所位在影像感测器200上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当扫描模组110沿着F1、F2方向移动时,可以检测欲扫描文件106与扫描模组110的起始位置的距离,并且得知欲扫描文件106在F1、F2方向上的长度,再由文件106所代表的影像信号所位在影像感测器200的感测胞202上的位置与宽度,用以判断文件106在垂直F1、F2方向上的宽度。就公知技术而言,扫描模组必须以校正片为基准点来判断欲扫描文件的座标位置,然而,此方式增加了回复定位与重新校正的时间。因此,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结构,其利用影像感测器的感测胞上所接收的特定影像信号,以得知扫描模组所在的位置。请参考图3,其绘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定位结构的配置图。本实施例是利用一狭长形的定位结构304配置于上壳体300的内壁上,其长度方向是约略平行于扫描模组310的扫描方向(即图示的Y轴方向)。定位结构304可为与上壳体300颜色对比强烈的定位片或定位图表等,其贴附于上壳体300的内壁上。此外,亦可将定位结构304与上壳体300一体成形,其在上壳体300的内壁上形成一凸板或一凹槽,并且将定位结构304经过喷砂或咬花等特殊处理,使其与上壳体300的内壁有对比强烈的差异。另外,上壳体300具有一扫描视窗302,而定位结构304的长度是可以大于或等于扫描视窗302的长度。同样如图3所示,定位结构304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或图像是随着其长度方向而有所不同,即定位结构304的宽度或图像是沿着Y轴方向以一比例变化,其中A点的宽度或图像较大于B点的宽度或图像,以此类推。因此,当扫描模组310沿着Y轴方向移动时,判断不同宽度或图像所代表的影像信号,以确定扫描模组310在定位结构304的长度方向上所在的位置。承上所述,由于扫描模组310可随时研判现在的位置,故不需要回复到其起始位置以及等待校正片重新校正位置,扫描模组310就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次扫描的动作。换言之,可依照扫描模组310现在的位置直接移动到欲扫描文件的位置上,因而节省了其回复定位以及重新校正的时间。请参照图4,其绘示影像感测器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利用影像感测器410的边缘地区的感测胞412,用以接收定位结构所代表的影像信号M2,值得注意的是,此影像信号M2可以为不同色光的信号,或是一图像信号以一特定比例变化,或是一宽度比例不同的图表等,均能达到随时定位的功能。请参考图5A和图5B,其绘示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定位结构504、506的外形例如分别为一狭长直角三角形以及一狭长锥状三角形,其中定位结构504、506沿着长度方向的宽度或图像比例不同。另外,如上述图3所示,定位结构304的外形例如为一狭长梯形,其中定位结构304沿着长度方向的宽度或图像比例不同。当然,熟悉该项技艺者,亦可利用非线性宽度比例变化的定位结构来定位,于此不再多作详述。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是利用此定位结构以对扫描模组作定位,用以确定扫描模组在其移动方向上所在的位置。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6,其绘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定位结构的配置图。本实施例是利用二狭长形的定位结构604、606配置于上壳体600上,其长度方向是分别约略平行于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其中,定位结构604沿着X轴方向上的宽度或图像比例不同,而定位结构606沿着Y轴方向上的宽度或图像比例不同。另外,定位结构604、606是配设于上壳体600的内壁上,其可以贴附在上壳体600的内壁上或与上壳体600的内壁一体成形,且定位结构604、6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俊义陈聪颖李镇河
申请(专利权)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