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44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铺设有人行道,所述地基的顶部和人行道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砂石基层。该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通过设置有人行道和多个排水孔,增加了积水的排放速度,减小井盖处排水压力,通过设置有加强岩石层和加强混凝土层,在排水过程中,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使地基使用寿命更久,通过设置有加强板,增加了排水板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掉落,通过设置有加强块,使排水板固定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三角排水槽,使积水通过三角排水槽流入排水管内,最后汇入到下水井处排出,防止雨水在地基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管理
,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路基结构是指整个道路的分层结构,道路由路基底层与不同的路面建筑石料层层铺设而构成,不同地段区域所建造的道路的路基结构均不相同,其中市政道路的路基结构要求较高,因为市政道路处于市区,车辆与人流量大并且建筑物多,路面传递到整个道路的荷载量大,同时也需要保证路面的排水性,避免雨天路面排水效果不好,道路被水淹没,水渗入到路基底层就会损坏到道路的稳固性,所以需要设置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使得道路的防水与排水效果更好,延长道路的承载寿命,也减少维修人员对路面的修建。目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道路的两侧一般都会设置有排水盖,但是其排水量不大,当雨水过大的时候,有时都会发生将排水盖冲走的可能,安装不牢固,且由于人行道上没有设置排水结构,所有的积水只能慢慢流入排水窗口处,导致了排水速度慢,排水效果差的现象,故而提出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具备排水速度快和排水盖安装稳定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道路的两侧一般都会设置有排水窗口,但是其排水量不大,当雨水过大的时候,有时都会发生将挡水的盖子冲走的可能,安装不牢固,且由于人行道上没有设置排水结构,所有的积水只能慢慢流入排水窗口处,导致了排水速度慢,排水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排水速度快和排水盖安装稳定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铺设有人行道,所述地基的顶部和人行道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砂石基层,所述地基顶部的中端活动安装有井盖,所述地基的内部开设有位于井盖下方的下水井,所述下水井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混凝土层,所述人行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砂石基层下方的砂土层,所述人行道的内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岩石层,两个所述人行道相对一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两个所述人行道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横槽,所述地基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三角排水槽,两个所述三角排水槽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下水井连通的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呈对称的分布在人行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三角排水槽由三角型槽和纵向型槽组成,排水管与纵向型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排水槽贯穿砂石基层并延伸至人行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排水横槽的数量为两个,加强板位于两个排水横槽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地基顶部的中端开设有与井盖相适配的卡槽,井盖位于卡槽内,井盖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不少于十个的漏水孔。优选的,所述排水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块,加强块通过螺栓与砂石基层螺纹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通过设置有人行道和多个排水孔,增加了积水的排放速度,减小井盖处排水压力,通过设置有加强岩石层和加强混凝土层,在排水过程中,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使地基使用寿命更久,通过设置有加强板,增加了排水板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掉落,通过设置有加强块,使排水板固定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三角排水槽,使积水通过三角排水槽流入排水管内,最后汇入到下水井处排出,防止雨水在地基残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人行道结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人行道结构侧视剖视图。图中:1地基、2人行道、3砂石基层、4排水管、5井盖、6下水井、7加强混凝土层、8砂土层、9排水孔、10加强岩石层、11加强板、12排水板、13排水横槽、14三角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包括地基1,地基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铺设有人行道2,地基1的顶部和人行道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砂石基层3,地基1顶部的中端活动安装有井盖5,地基1顶部的中端开设有与井盖5相适配的卡槽,井盖5位于卡槽内,井盖5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不少于十个的漏水孔,地基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井盖5下方的下水井6,下水井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混凝土层7,人行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砂石基层3下方的砂土层8,人行道2的内部开设有排水孔9,排水孔9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呈对称的分布在人行道2的内部,排水孔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岩石层10,两个人行道2相对一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1,两个人行道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板12,排水板1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块,加强块通过螺栓与砂石基层3螺纹连接,排水板12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横槽13,排水横槽13的数量为两个,加强板11位于两个排水横槽13的上方,地基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三角排水槽14,三角排水槽14由三角型槽和纵向型槽组成,排水管4与纵向型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排水槽14贯穿砂石基层3并延伸至人行道2的底部,两个三角排水槽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下水井6连通的排水管4。综上所述,该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通过设置有人行道2和多个排水孔9,增加了积水的排放速度,减小井盖5处排水压力,通过设置有加强岩石层10和加强混凝土层7,在排水过程中,保证了地基1的稳定性,使地基1使用寿命更久,通过设置有加强板11,增加了排水板12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掉落,通过设置有加强块,使排水板12固定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三角排水槽14,使积水通过三角排水槽14流入排水管4内,最后汇入到下水井6处排出,防止雨水在地基残留,解决了目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道路的两侧一般都会设置有排水窗口,但是其排水量不大,当雨水过大的时候,有时都会发生将挡水的盖子冲走的可能,安装不牢固,且由于人行道2上没有设置排水结构,所有的积水只能慢慢流入排水窗口处,导致了排水速度慢,排水效果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铺设有人行道(2),所述地基(1)的顶部和人行道(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砂石基层(3),所述地基(1)顶部的中端活动安装有井盖(5),所述地基(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井盖(5)下方的下水井(6),所述下水井(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混凝土层(7),所述人行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砂石基层(3)下方的砂土层(8),所述人行道(2)的内部开设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岩石层(10),两个所述人行道(2)相对一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1),两个所述人行道(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板(12),所述排水板(12)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横槽(13),所述地基(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三角排水槽(14),两个所述三角排水槽(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下水井(6)连通的排水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路基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铺设有人行道(2),所述地基(1)的顶部和人行道(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砂石基层(3),所述地基(1)顶部的中端活动安装有井盖(5),所述地基(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井盖(5)下方的下水井(6),所述下水井(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混凝土层(7),所述人行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砂石基层(3)下方的砂土层(8),所述人行道(2)的内部开设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岩石层(10),两个所述人行道(2)相对一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1),两个所述人行道(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板(12),所述排水板(12)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横槽(13),所述地基(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三角排水槽(14),两个所述三角排水槽(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下水井(6)连通的排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洋林咸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汪洋建设有限公司台州松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