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连接件及连接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30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8
一种浮动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件、附接板、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二调节部件。主体部件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套筒。附接板中具有连接孔,附接板通过连接孔套设在套筒的外部,第一调节部件一体地连接在所述附接板的连通孔的内壁上。其中,第一调节部件能够提供附接板相对于主体部件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二调节部件能够提供附接板相对于主体部件竖直方向的移动。本申请的连接件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浮动量可控的三向浮动结构,既降低了对零件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又有利于装配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连接件及连接件组件
本申请涉及一种浮动连接件以及包括该浮动连接件的连接件组件。
技术介绍
浮动连接件常应用于汽车中,便于汽车管路用快插接头的对准连接。快插接头通常具有公接头和母接头,且公接头和母接头分别安装在汽车的两个部件上。通常,将母接头固定在浮动连接件所在的安装板上,此时,即使公接头在安装过程中相对于母接头具有一定的位置偏差,也能够顺利完成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准连接,从而实现汽车管路的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观察到,即使使用浮动连接件,在将公接头配对安装在母接头的过程中,常会因为浮动连接件中的公接头和母接头相对位置的偏差超出一定范围而影响对准连接,导致影响正确装配,甚至于不能装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浮动连接件,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即使浮动连接件中的公接头和母接头有相对位置有较大的偏差,也不会影响接头和母接头的对准连接,所以不会影响装配,无需人工干预,从而有利于连接件装配的自动化。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动连接件,所述浮动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件、附接板、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二调节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套筒。所述附接板中具有连接孔,所述附接板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部,并位于所述主体部件的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从而在所述连接孔的内径与所述套筒的外径之间形成装配空间。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位于所述装配空间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包括环形部分,所述环形部分具有内边缘、外边缘,以及位于内边缘和外边缘之间的第一折叠部分,所述外边缘连接至所述连接孔的内壁。所述第二调节部件包括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部,所述筒状主体具有第二折叠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围绕所述第二调节部件的所述筒状主体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调节部件的内边缘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壁一体延伸而出。如前文所述的浮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折叠部分进行弹性形变,从而所述第一调节部件提供所述附接板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件水平方向的移动;并且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能够通过所述折叠部分进行弹性形变,从而所述第二调节部件提供所述附接板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件竖直方向的移动。如前文所述的浮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和所述第二调节部件由橡胶一体制成,所述附接板由塑料制成。如前文所述的浮动连接件,所述附接板与所述第一调节部件通过包胶注塑的工艺一体成型。如前文所述的浮动连接件,所述主体部件的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附接板的厚度,以使得所述附接板能够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移动。如前文所述的浮动连接件,所述主体部件的所述下板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所述上板与所述套筒之间紧固连接。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组件,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前文任意所述的浮动连接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通过所述浮动连接件的所述套筒将所述浮动连接件连接至待固定的第一安装件。如前文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紧固件包括杆部、设置在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杆部另一端的螺母,所述杆部能够安装在所述套筒中,待固定的第一安装件连接在所述上板/下板与所述螺母/头部之间。如前文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浮动连接件的所述附接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固定的第二安装件。本申请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组件,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主体部件、附接板、紧固件、第一调节部件以及第二调节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套筒。所述附接板中具有连接孔,所述附接板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部,并位于所述主体部件的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从而在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所述套筒的外壁之间形成装配空间。所述紧固件包括杆部、设置在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杆部另一端的螺母,所述杆部安装在所述套筒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位于所述装配空间内,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包括筒状部分和从所述筒状部分的外壁一体延伸出的环形部分,所述环形部分具有内边缘和外边缘,以及位于内边缘和外边缘之间的折叠部分,所述外边缘连接至所述连接孔的内壁,所述内边缘连接至所述筒状部分的外壁。所述第二调节部件是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紧固件的所述头部和螺母之间套在所述杆部上,并位于所述主体部件的所述上板上方或所述下板下方。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能够通过所述折叠部分进行弹性形变,从而所述第一调节部件提供所述附接板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件水平方向的移动;并且所述螺旋弹簧能够进行弹性形变,从而提供所述附接板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件竖直方向的移动。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由橡胶制成,所述附接板由塑料制成。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附接板与所述第一调节部件通过包胶注塑的工艺一体成型。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附接板被夹持在所述主体部件的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以限制所述附接板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移动。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主体部件的所述上板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所述下板与所述套筒之间紧固连接。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待固定的第一安装件连接在所述上板/下板与所述螺母/头部之间。如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连接件组件,所述连接件的所述附接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固定的第二安装件。本申请的浮动连接件,其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在XYZ三个方向上实现浮动量可控的浮动,既降低了零件在安装过程中对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又有利于装配的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件100的立体结构;图2为图1所示的浮动连接件100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的浮动连接件100的轴向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组件400;图5为图4所示的连接件组件400的轴向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紧固件401的立体结构;图7示出了采用两个浮动连接件100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组件400的立体结构;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连接件组件400的爆炸图;图10A至图10C示出了图9中第一调节部件211与附接板101之间的配合关系;图11A至图11B示出了图8中的连接件组件400在不同位置下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浮动连接件100的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件(100)包括:/n主体部件(102),所述主体部件(102)包括上板(233)、下板(23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板(233)和所述下板(234)之间的套筒(232);/n附接板(101),所述附接板(101)中具有连接孔(214),所述附接板(101)通过所述连接孔(214)套设在所述套筒(232)的外部,并位于所述主体部件(102)的上板(233)和下板(234)之间,所述连接孔(214)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232)的外径,从而在所述连接孔(214)的内壁与所述套筒(232)的外壁之间形成装配空间(501);/n第一调节部件(211),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位于所述装配空间(501)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包括环形部分(307),所述环形部分(307)具有内边缘(303)、外边缘(304),以及位于内边缘(303)和外边缘(304)之间的第一折叠部分(301),所述外边缘(304)连接至所述连接孔(214)的内壁(308);以及/n第二调节部件(212),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包括筒状主体(309),所述筒状主体(309)套设在所述套筒(232)的外部,所述筒状主体(309)具有第二折叠部分(302);/n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围绕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的所述筒状主体(309)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的内边缘(303)从所述筒状主体(309)的外壁一体延伸而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2 CN 20201007486431.一种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件(100)包括:
主体部件(102),所述主体部件(102)包括上板(233)、下板(23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板(233)和所述下板(234)之间的套筒(232);
附接板(101),所述附接板(101)中具有连接孔(214),所述附接板(101)通过所述连接孔(214)套设在所述套筒(232)的外部,并位于所述主体部件(102)的上板(233)和下板(234)之间,所述连接孔(214)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232)的外径,从而在所述连接孔(214)的内壁与所述套筒(232)的外壁之间形成装配空间(501);
第一调节部件(211),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位于所述装配空间(501)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包括环形部分(307),所述环形部分(307)具有内边缘(303)、外边缘(304),以及位于内边缘(303)和外边缘(304)之间的第一折叠部分(301),所述外边缘(304)连接至所述连接孔(214)的内壁(308);以及
第二调节部件(212),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包括筒状主体(309),所述筒状主体(309)套设在所述套筒(232)的外部,所述筒状主体(309)具有第二折叠部分(302);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围绕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的所述筒状主体(309)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的内边缘(303)从所述筒状主体(309)的外壁一体延伸而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折叠部分(301)进行弹性形变,从而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提供所述附接板(101)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件(102)水平方向的移动;并且
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折叠部分(302)进行弹性形变,从而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提供所述附接板(101)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件(102)竖直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和所述第二调节部件(212)由橡胶一体制成,所述附接板(101)由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接板(101)与所述第一调节部件(211)通过包胶注塑的工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件(102)的所述上板(233)与所述下板(23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附接板(10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附接板(101)能够在所述上板(233)与所述下板(234)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件(102)的所述下板(234)与所述套筒(232)一体成型,所述上板(233)与所述套筒(232)之间紧固连接。


7.一种连接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组件(400)包括:
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浮动连接件(100);和
紧固件(401),所述紧固件(401)能够通过所述浮动连接件(100)的所述套筒(232)将所述浮动连接件(100)连接至待固定的第一安装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401)包括杆部(602)、设置在所述杆部(602)一端的头部(601),以及连接在所述杆部(602)另一端的螺母(306),所述杆部(602)能够安装在所述套筒(232)中,待固定的第一安装件连接在所述上板(233)/下板(234)与所述螺母(306)/头部(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杰蕾郑自腾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