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28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壁的内部设有加热板,所述第二箱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通过气泵将第二箱体内的不凝气体抽离,然后通过排气管与连接管输送到第三箱体的内部,然后这些不凝气体中的油污等杂质会被第三箱体内的过滤网板所拦截,而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则会被活性炭板所吸附,然后第三箱体的内部排出,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不凝气体直接排放,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
本技术涉及炭化炉
,具体为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
技术介绍
新型环保炭化炉在原炭化炉基础上增加烟气回收装置,烟气回收后可达到无尘无烟,回收后的烟气可象液化气一样点燃,供取暖、做饭,也可供烘干机使用。炭化炉的种类有三种,普通型(只能用于生产木炭,不能收集燃气);木材炭化设备(用于炭化树枝、木块、椰子壳块、家具厂里的边角料块等该设备可配置气化炉装置回收气体变成燃气可供炭化炉自用或其它);炭粉生产线(用于生产炭粉的机器,可以将稻壳、锯末、竹末炭化成炭粉经加工可成活性炭)。现有炭化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体直接排放,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这些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油污,容易造成过滤网和阀口的堵塞,从而影响炭化炉的使用,提出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壁的内部设有加热板,所述第二箱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气泵,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的内侧壁且螺纹连接于气泵的进气口,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第三箱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槽,所述第五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三轴承的内部且插入于第三箱体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靠近过滤网板的一侧焊接有毛刷,所述第三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所述第三箱体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连通有排出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壳体,所述第一箱体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箱体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壳体靠近第一通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切割辊,所述切割辊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圈且插入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筛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前表面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箱体的前表面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门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观察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门的前表面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顶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电性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与加热板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下表面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底端贯穿第一箱体的内侧底壁,所述第四通槽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保护壳,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气泵将第二箱体内的不凝气体抽离,然后通过排气管与连接管输送到第三箱体的内部,然后这些不凝气体中的油污等杂质会被第三箱体内的过滤网板所拦截,而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则会被活性炭板所吸附,然后第三箱体的内部排出,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不凝气体直接排放,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二、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螺纹套管带动毛刷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过滤网板进行清洁,进而防止其发生堵塞,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这些不凝气体含有大量的油污,容易造成过滤网和阀口的堵塞,从而影响炭化炉的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箱体与第一箱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A区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第一箱体;2、壳体;3、第一支撑板;4、第一保护壳;5、第一电机;6、第一通槽;7、第一轴承;8、第二通槽;9、第二轴承;10、切割辊;11、第三通槽;12、筛板;13、第二箱体;14、加热板;15、电磁阀;16、第四通槽;17、排气管;18、密封垫;19、第二支撑板;20、气泵;21、连接管;22、第三箱体;23、过滤网板;24、第二电机;25、第五通槽;26、第三轴承;27、螺纹杆;28、螺纹套管;29、毛刷;30、活性炭板;31、排出管;32、温度传感器;33、第一箱门;34、第一观察窗;35、第二箱门;36、第二观察窗;37、温度控制器;38、排液管;39、第二保护壳;40、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13,第二箱体13内壁的内部设有加热板14,第二箱体13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磁阀15,第二箱体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通槽16,第四通槽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的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13的内部,第一箱体1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19,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气泵20,排气管1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且螺纹连接于气泵20的进气口,气泵20的出气口螺纹连接有连接管21,连接管21远离气泵20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22,第三箱体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23,第三箱体2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电机24,第三箱体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槽25,第五通槽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26,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7,螺纹杆27远离第二电机24的一端贯穿第三轴承26的内部且插入于第三箱体22的内部,螺纹杆27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28,螺纹套管28靠近过滤网板23的一侧焊接有毛刷29,第三箱体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30,第三箱体22远离连接管21的一侧连通有排出管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壳体2,第一箱体1远离第二支撑板19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13),所述第二箱体(13)内壁的内部设有加热板(14),所述第二箱体(13)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磁阀(15),所述第二箱体(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通槽(16),所述第四通槽(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7),所述排气管(17)的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13)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1)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19),所述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气泵(20),所述排气管(1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且螺纹连接于气泵(20)的进气口,所述气泵(20)的出气口螺纹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远离气泵(20)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22),所述第三箱体(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23),所述第三箱体(2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三箱体(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槽(25),所述第五通槽(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26),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7),所述螺纹杆(27)远离第二电机(24)的一端贯穿第三轴承(26)的内部且插入于第三箱体(22)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7)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28),所述螺纹套管(28)靠近过滤网板(23)的一侧焊接有毛刷(29),所述第三箱体(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30),所述第三箱体(22)远离连接管(21)的一侧连通有排出管(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13),所述第二箱体(13)内壁的内部设有加热板(14),所述第二箱体(13)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磁阀(15),所述第二箱体(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通槽(16),所述第四通槽(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7),所述排气管(17)的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13)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1)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19),所述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气泵(20),所述排气管(1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且螺纹连接于气泵(20)的进气口,所述气泵(20)的出气口螺纹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远离气泵(20)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22),所述第三箱体(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23),所述第三箱体(2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三箱体(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槽(25),所述第五通槽(2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26),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7),所述螺纹杆(27)远离第二电机(24)的一端贯穿第三轴承(26)的内部且插入于第三箱体(22)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7)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28),所述螺纹套管(28)靠近过滤网板(23)的一侧焊接有毛刷(29),所述第三箱体(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30),所述第三箱体(22)远离连接管(21)的一侧连通有排出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竹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壳体(2),所述第一箱体(1)远离第二支撑板(19)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保护壳(4),所述第一保护壳(4)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华吴友青胡存小姚任雄杨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庄驰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