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925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属于过滤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过滤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和氧化池,所述氧化池内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架和中空纤维疏水膜,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氧化池内且与外部的输氧设备连通;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以两端开口结构设置且周向设有微孔,其一端与所述支架密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预过滤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所述氧化池;所述输氧设备向所述支架输送氧气时,氧气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通过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的自由端和周向设置的所述微孔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完善过滤装置的过滤功能,满足人们对污水处理高效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是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通过硝化反应脱氮,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得到净化。本案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过滤系统中的曝气池反应时,曝气管释放氧气后,氧气泡由于过快流向液体表面,微生物与氧气接触时间短,出现液相朝向生物膜方向依次形成好氧层、缺氧层和厌氧层,致使生化需氧量-BOD、氨氮含量指标-NH3-N和空气中分子态的氧溶解在水中的数值-DO由液相向生物膜的扩散过程中而浓度逐渐降低,降低硝化过程处理污水的效率。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污水处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案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和氧化池,所述氧化池内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架和中空纤维疏水膜,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氧化池内且与外部的输氧设备连通;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以两端开口结构设置且周向设有微孔,其一端与所述支架密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预过滤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所述氧化池;所述输氧设备向所述支架输送氧气时,氧气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通过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的自由端和周向设置的所述微孔排出。自由端和微孔排放氧气的方式采用快慢结合方式,能有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增加氧化池内污水中氧气的含量。氧气或空气通过微孔和自由端排出后,由液相向生物膜方向分别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及好氧层,紧邻生物膜为好氧层,致使生化需氧量、氨氮含量指标在生物膜内的浓度变化与空气中分子态的氧溶解在水中的数值浓度在生物膜内的变化情况与传统工艺相反,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含量指标的浓度随着由液相向生物膜的扩散过程中而浓度逐渐降低,而溶解在水中氧气从靠近膜的方向向着液相的方向逐渐降低,该设置能使微生物在生物膜上有氧气充足且有足够接触时间,能够大量繁殖和生存,反硝化过程大大提高,脱氮效率得以提升。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支腿和所述支腿连接的以中空结构设置的支架面,其中:所述支腿安装在所述氧化池内,用于支撑所述支架面;所述支架面分别与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的一端和所述输氧设备连通。例如,所述支架面以中空的“工”字型管的构设置,“工”字型管两端连通有多个中空纤维疏水膜,中间部分与输氧设备连接。支腿,优选的,高度可调节的自动伸缩杆,再实际处理过程中,氧化池内污水液面是变化的,会出现中空纤维疏水膜部分暴露在空气中,致使氧气直接排向空气,造成浪费,因此,支腿高度可调节确保中空纤维疏水膜在使用时,能够全部淹没在污水液面下。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方案中,预过滤设备包括化粪池和与所述化粪池连通的过滤箱,其中:所述化粪池用于污水中杂质沉淀,经沉淀后的物质输送至所述过滤箱进行过滤。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多个格栅,例如,过滤箱内安装有三个格栅,沿水流方向多个所述格栅的过滤目依次减小。过滤目,即为,格栅表面孔的大小,多个格栅设置的作用是深度厌氧发酵,阻留沉淀寄生虫卵并杀菌杀卵,一般的,流入最末级格栅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的病菌和虫卵已基本杀灭和除去,可作施肥之用,而且,逐级过滤将大颗粒物质过滤在格栅外,随着水流的冲击,大颗粒物质中的有机物被冲刷掉,通过末级格栅最终流入反应池内,有机物含有碳源,因此,在反应池内无需添加额外的碳源,或,减少碳源添加量,变废为宝,且节约经济成本。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调节池,调节池分别与所述预过滤设备和所述氧化池连通,用于污水参数的调节。考虑到微生物分解时,污水中反应酶的活性,污水在进入氧化池之前,通过调节池进行调节,例如,污水的温度,温度适中,反应酶的活性高,又例如,污水ph值参数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案的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氧化池内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架,支架与外部的输氧设备连通,支架上安装多个中空纤维疏水膜,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以两端开口结构设置且周向设有微孔,其一端与所述支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输氧设备向所述支架输送氧气时,氧气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通过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的自由端和周向设置的所述微孔排出。该结构设置能够延长氧气浮出氧化池内污水面的时间,使得由液相向生物膜方向分别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及好氧层,靠近生物膜形成好氧层,与传统污水处理相反,传统处理方法靠近生物膜为厌氧层。靠近生物膜形成好氧层,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反硝化过程大大提高,脱氮效率得以提升,氧气利用效率高,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而且,中空纤维疏水膜两端开口结构设置,氧气的输送路径由上向下、再由下向上,增加污水中氧气的含量,提高好氧层中氧气含量,氧气利用率大大提高,能够处理对氧气量需求较大的三级标准污水,而且,反硝化过程靠近底物浓度梯度最高的液相,可直接利用底物碳源进行反硝化,稍加或无需外加碳源,这解决了传统污水生物处理中碳源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与中空纤维膜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格栅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架杆的示意图。其中:1、预过滤设备;2、氧化池;21、支架面;22、支腿;23、中空纤维疏水膜;211第一支架杆;212第二支架杆;11、化粪池;12、过滤箱;121、格栅;3、调节池;4、输氧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术语“第一”、“第两”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两”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1和氧化池2,氧化池2内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架和中空纤维疏水膜23,支架安装在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1)和氧化池(2),所述氧化池(2)内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架和中空纤维疏水膜(23),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氧化池(2)内且与外部的输氧设备(4)连通;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以两端开口结构设置且周向设有微孔,其一端与所述支架密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n所述预过滤设备(1)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滤并输送至所述氧化池(2);所述输氧设备(4)向所述支架输送氧气时,氧气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通过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的自由端和周向设置的所述微孔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1)和氧化池(2),所述氧化池(2)内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架和中空纤维疏水膜(23),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氧化池(2)内且与外部的输氧设备(4)连通;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以两端开口结构设置且周向设有微孔,其一端与所述支架密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
所述预过滤设备(1)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滤并输送至所述氧化池(2);所述输氧设备(4)向所述支架输送氧气时,氧气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通过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的自由端和周向设置的所述微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腿(22)和与所述支腿(22)连接的以中空结构设置的支架面(21),其中:
所述支腿(22)安装在所述氧化池(2)内,用于支撑所述支架面(21);所述支架面(21)分别与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3)的一端和所述输氧设备(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邹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