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粪收集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02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养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湿粪收集料斗,设有粪便流量控制装置,粪便流量控制装置设有主梁,主梁设有的套筒内设有压簧,压簧内设有支柱,支柱的顶部设有伞形结构的上盖,上盖两侧分别设有副板,副板通过摆臂与主梁活动连接,支柱能够随着湿粪重力变化上下移动,主梁与粪斗中部固定连接,主梁内设有延时报警开关,延时报警开关通过电线连接主电机,主电机通过变速箱驱动绞龙转动,将料斗内的湿粪通过设置在粪斗底部一端的出粪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耐用并能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粪收集料斗
本技术属于养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料斗。
技术介绍
家禽集中养殖业在处理家禽粪便时,普遍进行工业化连续的加工,一般都在使用湿粪收集料斗,将湿粪集中倾倒至湿粪收集料斗,通过湿粪收集料斗底部的传输设备,输送至干燥设备中,在此过程中,当湿粪集中倾倒时会对湿粪收集料斗底部的传输设备造成重压,而湿粪的摩擦系数比较大,造成传输设备输出功率增加,不但增加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增加了设备的磨损,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周期,使成本增加;当湿粪相对较少集中倾倒时,湿粪收集料斗底部的传输设备还在正常运行,依然造成了能源的不必要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粪收集料斗,通过在湿粪收集料斗中加装粪便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湿粪流入料斗的数量,减少大量湿粪在传输中对输送设备造成的压力和摩擦系数,使输送设备减少功率输出,平稳运行;通过设置延时报警开关和压力延时开关,可以在输送设备空载的情况下减少或断开功率输出,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人员值守的目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湿粪收集料斗,包括由粪斗上部、粪斗中部和粪斗底部密闭固定连接的粪斗总成,所述粪斗上部为四面封闭连接的矩形结构,所述粪斗中部为四面封闭连接的梯形结构,所述粪斗底部为半圆柱结构,所述粪斗总成内设有粪便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粪便流量控制装置设有筒形结构的主梁,所述主梁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且等距的套筒,每个所述套筒内均设有一个压簧,所述压簧内设有能够沿套筒上下移动的中心支柱,每个所述中心支柱的中部设有能够压住压簧的限位块,每个所述中心支柱的顶部设有对称的上盖,所述上盖的横截面为伞形结构,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型结构的主板,所述主板的外端部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的合页,所述合页分别与两个矩型结构的副板一侧连接,使两个副板能够以合页为原点摆动,两个所述副板内侧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支架,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均通过摆臂分别与设置在主梁上部两侧的第一固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主梁下部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人字型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分别与粪斗中部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在位于套筒内的中心位置设有能够穿过中心支柱的通孔,在所述主梁内设有减震胶块,所述减震胶块与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减震胶块上设有延时报警开关,所述延时报警开关与设置在粪斗底部一侧的主电机通过线缆连接,所述主电机通过变速箱驱动绞龙转动,所述粪斗底部内绞龙,所述绞龙将料斗内的湿粪通过设置在粪斗底部的出粪口排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主板在上盖的顶端设有夹角θ,所述夹角θ的角度范围在240°~300°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角θ的角度为255°、265°或278°。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副板在无负载时与粪斗中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间距,两个所述副板在满负载时与粪斗中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间距。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粪斗底部设置三个压力延时开关,三个所述压力延时开关均与主电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主电机与延时报警开关相连接的电线设置在所述圆形的横截面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粪斗底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与粪斗底部的端部密闭连接,所述封盖设有轴承,轴承用于支撑绞龙旋转。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压簧的外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主板宽度的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一种湿粪收集料斗通过在湿粪收集料斗中加装粪便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湿粪流入料斗的数量,减少大量湿粪在传输中对输送设备造成的压力和摩擦系数,使输送设备减少功率输出,平稳运行;通过设置延时报警开关,可以在输送设备空载的情况下减少功率输出,达到节约能源。2、本技术设计精巧简单和安全耐用,能降低成本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粪便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截面抛视图;图3是本技术粪便流量控制装置工作状态中的截面抛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湿粪收集料斗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湿粪收集料斗的侧视图图;图6是本技术中湿粪收集料斗底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粪便流量控制装置在湿粪收集料斗中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粪便流量控制装置在湿粪收集料斗中的工作状态剖视图。附图标记图中,1-粪便流量控制装置;2-上盖;3-中心支柱;4-主板;5-合页;6-副板;7-第一固定支架;8-主梁;9-第二固定架;10-减震胶块;11-延时报警开关;12-通孔;13-摆臂;14-套筒;15-压簧;16-限位块;17-粪斗总成;18-粪斗上部;19-粪斗中部;20-粪斗底部;21-变速箱;22-支撑架;23-出粪口;24-主电机;25-封盖;26-绞龙;27-绞龙叶片;28-压力延时开关,其中,θ为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湿粪收集料斗,如图4至6所示,包括由粪斗上部18、粪斗中部19和粪斗底部20密闭固定连接的粪斗总成17,粪斗上部18为四面封闭连接的矩形结构,粪斗中部19为四面封闭连接的梯形结构,粪斗底部20为半圆柱结构,粪斗上部18的底边与粪斗中部19的上边封闭连接,粪斗中部19的底边与粪斗底部20的上边封闭连接,粪斗总成17固定安装在框架上,框架由若干根不同规格的支撑架22组成。粪斗底部20内设有绞龙26,所述绞龙26一端与,粪斗底部20的一端部设有密闭连接的封盖25,封盖25的中心设有轴承,轴承支撑绞龙26的一端,使支撑绞龙26能够以轴承为支撑旋转,绞龙26的另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入端与变速箱2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啮合,变速箱21设置在粪斗底部20另一端的外部,且变速箱21内侧与粪斗底部20密闭连接,所述变速箱21的动力输入端与主电机2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电机24输出动力通过变速箱21驱动绞龙26转动。所述绞龙26设有连续不断但不规则排列的绞龙叶片27,绞龙叶片27在远离主电机24的一端排列的相对密集,然后逐渐相对递减,越靠近主电机24排列越稀疏,这样设置能够相对减少电机24的输出功率。在所述粪斗底部20设有出粪口23,出粪口23设置在靠近主电机24的一端的底部。如图1至3所示,粪斗总成17内设有粪便流量控制装置1,粪便流量控制装置1设有筒形结构的主梁8,主梁8设置在绞龙26的上部且与绞龙26平行设置,在所述主梁8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且等距的套筒14,每个套筒14内均设有压簧15,压簧15内均设有能够沿套筒14上下移动的中心支柱3,每个所述中心支柱3的中部位置设有圆环形的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外径大于压簧15的外径,但小于套筒14的内径,以便于中心支柱3既能够压住压簧15,又能够在套筒14内上下自由滑动;主梁8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粪收集料斗,包括由粪斗上部(18)、粪斗中部(19)和粪斗底部(20)密闭固定连接的粪斗总成(17),所述粪斗上部(18)为四面封闭连接的矩形结构,所述粪斗中部(19)为四面封闭连接的梯形结构,所述粪斗底部(20)为半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斗总成(17)内设有粪便流量控制装置(1),所述粪便流量控制装置(1)设有筒形结构的主梁(8),所述主梁(8)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且等距的套筒(14),每个所述套筒(14)内均设有一个压簧(15),所述压簧(15)内设有能够沿套筒(14)上下移动的中心支柱(3),每个所述中心支柱(3)的中部设有能够压住压簧(15)的限位块(16),每个所述中心支柱(3)的顶部设有对称的上盖(2),所述上盖(2)的横截面为伞形结构,所述上盖(2)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型结构的主板(4),所述主板(4)的外端部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的合页(5),所述合页(5)分别与两个矩型结构的副板(6)一侧连接,使两个副板(6)能够以合页(5)为原点摆动,两个所述副板(6)内侧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支架(7),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均通过摆臂(13)分别与设置在主梁(8)上部两侧的第一固定支架(7)活动连接,所述主梁(8)下部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9)人字型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9)的另一端分别与粪斗中部(19)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8)在位于套筒(14)内的中心位置设有能够穿过中心支柱(3)的通孔(12),在所述主梁(8)内设有减震胶块(10),所述减震胶块(10)与通孔(12)相对设置,所述减震胶块(10)上设有延时报警开关(11),所述延时报警开关(11)与设置在粪斗底部(20)一侧的主电机(24)通过线缆连接,所述主电机(24)通过变速箱(21)驱动绞龙(26)转动,所述粪斗底部(20)内绞龙(26),所述绞龙(26)将料斗内的湿粪通过设置在粪斗底部(20)的出粪口(23)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粪收集料斗,包括由粪斗上部(18)、粪斗中部(19)和粪斗底部(20)密闭固定连接的粪斗总成(17),所述粪斗上部(18)为四面封闭连接的矩形结构,所述粪斗中部(19)为四面封闭连接的梯形结构,所述粪斗底部(20)为半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斗总成(17)内设有粪便流量控制装置(1),所述粪便流量控制装置(1)设有筒形结构的主梁(8),所述主梁(8)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且等距的套筒(14),每个所述套筒(14)内均设有一个压簧(15),所述压簧(15)内设有能够沿套筒(14)上下移动的中心支柱(3),每个所述中心支柱(3)的中部设有能够压住压簧(15)的限位块(16),每个所述中心支柱(3)的顶部设有对称的上盖(2),所述上盖(2)的横截面为伞形结构,所述上盖(2)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型结构的主板(4),所述主板(4)的外端部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的合页(5),所述合页(5)分别与两个矩型结构的副板(6)一侧连接,使两个副板(6)能够以合页(5)为原点摆动,两个所述副板(6)内侧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支架(7),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均通过摆臂(13)分别与设置在主梁(8)上部两侧的第一固定支架(7)活动连接,所述主梁(8)下部两侧分别与第二固定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9)人字型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9)的另一端分别与粪斗中部(19)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8)在位于套筒(14)内的中心位置设有能够穿过中心支柱(3)的通孔(12),在所述主梁(8)内设有减震胶块(10),所述减震胶块(10)与通孔(12)相对设置,所述减震胶块(10)上设有延时报警开关(11),所述延时报警开关(11)与设置在粪斗底部(20)一侧的主电机(24)通过线缆连接,所述主电机(24)通过变速箱(21)驱动绞龙(26)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罗本姚俊勇王琼苏振邦王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多赛畜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