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98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准备:勘测确定输水横管的铺设位置;2)输水横管铺设:先沿管道布设槽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预制管座;3)现浇管座及管槽填充体施工;4)井周砌块砌筑及井筒砂浆层施工;5)井筒现浇段施工;6)井周填充体施工;7)支撑台板及连接筋板布设;8)井盖板布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输水横管的布设精度;有效提升输水横管纵向支撑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井筒砂浆层的平整度和施工效率;实现井筒内模的快速拆装,降低了井筒现浇段浇筑施工的难度;有效提升井盖板下部井周土体的承载能力;井盖底梁连接满足井盖板荷载分担的作用,可有效减小井盖板与井盖支撑体相接部位的集中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改善输水横管的布设质量、降低井筒砂浆层和现浇井筒段的施工难度、改善井盖板受力性能的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适用于管道安装工程。
技术介绍
给排水管道一般是指生活冷热水系统用管,范围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地暖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建筑开始陆续安装给排水管道。继而,给排水管道及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受制于人员操作和建设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尚存在输水横管布设质量低、井盖板受力性能差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给排水管道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搭接块,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块相邻一侧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从动杆,从动杆设置有多根,多根从动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面弹性块。该技术将压力传感器结构引入给排水管道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安装给排水管道时将其对准时的对准精度,但难以同步改善输水横管的布设质量和井盖板的受力性能。鉴于此,为改善给排水管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目前亟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1)施工准备:勘测确定输水横管(1)的铺设位置,挖设管道布设槽(2)和检查井井筒(3),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n2)输水横管铺设:先沿管道布设槽(2)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预制管座(4),再将输水横管(1)吊设至预制管座(4)上;在管道布设槽(2)两侧的管周土体(6)的顶面分别铺设一条槽顶滑轨(7),并在镜像相对的槽顶滑轨(7)之间设置滑移撑梁(8)及支撑弧板(9);通过紧固控位螺栓(10)使沟槽压板(11)与管道布设槽(2)的侧壁连接牢固;支撑弧板(9)下表面通过管道控位体(15)与刚性吊板(13)连接;管道吊索(12)自输水横...

【技术特征摘要】
1.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勘测确定输水横管(1)的铺设位置,挖设管道布设槽(2)和检查井井筒(3),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2)输水横管铺设:先沿管道布设槽(2)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预制管座(4),再将输水横管(1)吊设至预制管座(4)上;在管道布设槽(2)两侧的管周土体(6)的顶面分别铺设一条槽顶滑轨(7),并在镜像相对的槽顶滑轨(7)之间设置滑移撑梁(8)及支撑弧板(9);通过紧固控位螺栓(10)使沟槽压板(11)与管道布设槽(2)的侧壁连接牢固;支撑弧板(9)下表面通过管道控位体(15)与刚性吊板(13)连接;管道吊索(12)自输水横管(1)的底部穿过后,与刚性吊板(13)两端的吊索连板(14)连接牢固;先通过管道控位体(15)校正输水横管(1)的纵向坡度,再通过预制管座(4)内的压浆横管(16)向预制管座(4)与输水横管(1)的间隙压浆形成管座密闭体(17);
3)现浇管座及管槽填充体施工:在纵向相邻的预制管座(4)之间设置模板支座(24),并通过支座锚筋(25)将模板支座(24)与管周土体(6)连接牢固;在输水横管(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块管道侧模(26),并通过侧压螺栓(27)及模板压板(28)对管道侧模(26)提供支撑,使管道侧模(26)顶部的连接密闭层(29)与输水横管(1)紧密贴合连接;先采用外部填筑设备向输水横管(1)与管道布设槽(2)的空隙填筑管槽填充体(30)稳固输水横管(1),再解除管道控位体(15)及刚性吊板(13)对输水横管(1)的约束,然后进行剩余区域的管槽填充体(30)施工;
4)井周砌块砌筑及井筒砂浆层施工:在检查井部位的输水横管(1)上方自下向上依次砌筑井周砌块(36),并在井周砌块(36)的顶部设置底部定位筋(37);在井周土体(38)的顶部设置吊杆撑梁(39),使撑板吊杆(40)穿设于吊杆撑梁(39)上的吊杆套管(41)内,并在撑板吊杆(40)的顶端设置吊杆套箍(42),然后在吊杆套箍(42)上设置箍侧耳板(51),箍侧耳板(51)下表面与吊杆撑梁(39)上的吊杆控位体(48)相接,在撑板吊杆(40)的底端设置悬吊撑板(43);通过悬吊撑板(43)上的压浆泵体(44)及供浆横管(83)向悬吊撑板(43)端部的压浆撑模(45)与井周砌块(36)的间隙压浆,并通过压浆撑模(45)顶部的控浆封盖(46)控制砂浆密实度,形成井筒砂浆层(47);通过吊杆控位体(48)调整撑板吊杆(40)及压浆撑模(45)的竖向位置;
5)井筒现浇段施工:先将免拆外模(52)与井筒钢筋笼(53)通过外模定位筋(54)连接牢固,再使井筒钢筋笼(53)底部的定位横筋(55)与底部定位筋(37)连接牢固,使井筒钢筋笼(53)顶部的定位横筋(55)通过顶部连接筋(56)与井周土体(38)顶部的撑架挂梁(57)连接牢固;通过控位内管(58)将内模控位体(59)、横撑囊袋(60)和井筒内模(61)插入检查井井筒(3)内;先依次通过第一控位体(62)和第二控位体(63)分别对第一内模(64)和第二内模(65)施加横向顶压力,并使第一内模(64)和第二内模(65)通过内模连接板(67)连接,再通过囊袋加压管(66)对横撑囊袋(60)施加横向顶压力,使井筒内模(61)的底部与井周砌块(36)连接牢固,然后采用混凝土灌注设备进行井筒现浇段(68)浇筑施工;
6)井周填充体施工:待井筒现浇段(68)形成强度后,在井筒现浇段(68)进行井周填充体(73)施工;
7)支撑台板及连接筋板布设:自井周填充体(73)顶面向井周土体(38)内引孔植入劲性锚筋(74),挖槽压浆形成支撑台板(75);在支撑台板(75)上方自井周土体(38)临空面向井周土体(38)引孔插入连接筋板(76);
8)井盖板布设:在井盖板(77)的下表面焊接井盖底梁(78),并在井盖板(77)与井盖底梁(78)之间设置井盖连接筋(79),将井盖底梁(78)两端的台板连接板(80)搁置于支撑台板(75)上;采用外部灌注设备向井筒现浇段(68)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井盖支撑体(81);在井盖板(77)与井周土体(38)的间隙设置井盖密闭圈(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预制管座(4)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备,上表面设置与输水横管(1)连接的管道连接槽(18),在预制管座(4)内部设置横断面呈L形的压浆横管(16),并使压浆横管(16)的顶端伸出管道连接槽(18)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王璐晨王艳军文飞毛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