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排水混凝土管接驳井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之前已建成区且已投入运行的大直径地下钢筋混凝土给排水管,其埋深几米甚至几十米、管径达1米甚至3~4米,其由长2.5米的钢筋混凝土标准管段首尾承插式套接而成,部分管线所经区域需要新建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地铁、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社会公共服务场馆等,这些新建设施的基础不宜跨越正在运行的大直径地下钢筋混凝土给排水管管网,因此需要对该区域的钢筋混凝土给排水管进行迁改且绝大部分要求迁改期间不停水运行。新建大直径地下钢筋混凝土给排水管管体施工完成后,还需要驳接通其上下游旧管段,因此新建大直径地下钢筋混凝土给排水管与其上下游旧管段交汇处的旧管原位附近需增设钢筋混凝土接驳井,以便把原旧管内运行的全部流体介质引流驳接改道至新建管道内。由于新旧管道埋深较深及管径较大,其接驳井也需深度较深,几米甚至几十米、其长度或宽度达10多米。该接驳井属于地下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驳竖井、混凝土旧管(3)、新管(17)、旧管侧边支撑装置、旧管底部支撑装置和接驳井(又称井中井),拟管底掏空硬化的混凝土旧管段(简称混凝土旧管(3))位于接驳竖井内,井中井设置在接驳竖井内的底部,混凝土旧管(3)通过井中井与新管(17)进行连通,旧管侧边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两侧,旧管底部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驳竖井、混凝土旧管(3)、新管(17)、旧管侧边支撑装置、旧管底部支撑装置和接驳井(又称井中井),拟管底掏空硬化的混凝土旧管段(简称混凝土旧管(3))位于接驳竖井内,井中井设置在接驳竖井内的底部,混凝土旧管(3)通过井中井与新管(17)进行连通,旧管侧边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两侧,旧管底部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井中井包括井中井竖墙(18)、井中井盖板(19),井中井竖墙(18)竖直设置在接驳竖井内,并围成侧边封闭结构,井中井盖板(19)设置在井中井竖墙(18)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旧管侧边支撑装置包括混凝土墩(4)、钢桩(6)、钢横梁(7)和钢纵梁(8),混凝土墩(4)设置在接驳竖井的底部,钢桩(6)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墩(4)上,且钢桩(6)竖直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的两侧,并与混凝土旧管(3)腰线顶紧设置,钢横梁(7)横跨固定在两根钢桩(6)上,并与混凝土旧管(3)的顶部外壁接触设置,钢纵梁(8)横向设置在钢桩(6)与钢桩(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桩(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钢筋头(5),钢筋头(5)埋在混凝土墩(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旧管侧边支撑装置还包括钢抛撑(9),钢抛撑(9)上端与钢桩(6)焊接固定,下端倾斜设置在接驳竖井护壁(2)上,与地面夹角45~60度,每个钢抛撑(9)与所支撑钢桩(6)和钢横梁(7)组成的桁架在同一个安装平面内,每根钢桩(6)均设置一个钢抛撑(9)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旧管底部支撑装置包括钢梁(12)和钢斜撑(13),钢梁(12)横向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的底部,并与混凝土旧管(3)的底部外壁接触设置,钢斜撑(13)设置在钢梁(12)的底部,钢斜撑(13)设置为倒“V”型结构,倒“V”型结构的两侧焊接固定在钢桩(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旧管底部支撑装置还包括钢吊环(10)、钢丝绳(11)和钢楔(16),钢吊环(10)双面焊接固定在钢桩(6)的腹板上,每根钢桩(6)均设置1个钢吊环(10),钢丝绳(11)两端分别通过四个绳夹并紧固在钢吊环(10)上,钢丝绳(11)兜住混凝土旧管(3)的底部,并与混凝土旧管(3)的底部外壁接触设置,钢楔(16)设置在混凝土旧管(3)的中下部侧壁,并与混凝土旧管(3)外壁接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新,唐震,陆启波,杨渊,黄升炎,陆国篇,刘国高,唐明昌,周平生,林甫,孙宝泽,庞绍安,范全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