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磊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7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通道主体、疏水井以及箱式蓄水仓,所述疏水井安设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一侧、且与地面相连通,所述箱式蓄水仓安设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一侧、且与所述疏水井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的综合管廊进行合理区划,并配合雨水收集机构,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增强相应区域的防涝并促进雨水综合利用,进一步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同时雨水收集室里面的雨水可作为市政用水,用于绿化、道路冲洗、降尘等,设置新风供气机构对综合管廊内部空间进行供风,提高综合管廊内部作业调节,进而保障维保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
,特别是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综合管廊的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由于共同沟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通道主体(1)、疏水井(2)以及箱式蓄水仓(3),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井(2)安设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一侧、且与地面相连通,所述箱式蓄水仓(3)安设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一侧、且与所述疏水井(2)相连通,所述箱式蓄水仓(3)一侧设置有溢流排水管道(4)、且与所述箱式蓄水仓(3)相连通,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内设置有管道布置机构,所述疏水井(2)两侧设置雨水收集机构,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内设置有新风供气机构;/n所述管道布置机构包括:干式管道仓、气液管道仓以及备用仓;/n所述干式管道仓设置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一端上,所述气液管道仓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通道主体(1)、疏水井(2)以及箱式蓄水仓(3),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井(2)安设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一侧、且与地面相连通,所述箱式蓄水仓(3)安设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一侧、且与所述疏水井(2)相连通,所述箱式蓄水仓(3)一侧设置有溢流排水管道(4)、且与所述箱式蓄水仓(3)相连通,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内设置有管道布置机构,所述疏水井(2)两侧设置雨水收集机构,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内设置有新风供气机构;
所述管道布置机构包括:干式管道仓、气液管道仓以及备用仓;
所述干式管道仓设置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一端上,所述气液管道仓设置于所述干式管道仓一侧、且与所述干式管道仓分隔设置,所述备用仓设置于所述管廊通道主体(1)另一端上,上述各个仓室之间相互连通,连通位置均安设有平移式安全门(5);
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疏水导通结构以及过滤除杂结构;
所述疏水导通结构安设于所述疏水井(2)两侧且与所述箱式蓄水仓(3)相连通,所述过滤除杂结构安设于所述箱式储水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管道仓包括:普通电力管道(6)、高压电力管道(7)以及电信通讯管道(8);
所述普通电力管道(6)设置于所述干式管道仓内、且位于所述干式管道仓中间位置上,所述高压电力管道(7)设置于所述干式管道仓内、且位于所述普通电力管道(6)下方,所述电信通讯管道(8)设置于所述干式管道仓内、且位于所述普通电力管道(6)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管道仓包括:燃气管道(9)、自来水管道(10)、污水管道(11)以及备用管道(12);
所述燃气管道(9)设置于所述气液管道仓内,所述燃气管道(9)外侧设置有隔离保护仓,所述自来水管道(10)设置于所述燃气管道(9)下方,所述污水管道(11)设置于所述自来水管道(10)下方,所述备用管道(12)设置于所述燃气管道(9)一侧、且位于所述气液管道仓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导通结构包括:明渠导水部以及提升式过滤部;
所述明渠导水部安设于所述疏水井(2)两侧、且沿一定坡度设置、并与所述疏水井(2)相连通,所述提升式过滤部设置于所述疏水井(2)内;
所述明渠导水部包括:导水槽(13)、限位槽(14)以及栅格扣板(15);
所述疏水井(2)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沟,所述导水槽(13)安设于所述排水沟内、且沿一定坡度设置,所述限位槽(14)安设于导水槽(13)上端上,所述栅格扣板(15)安装于所述限位槽(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建设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式过滤部包括:过滤网筒(16)、固定圈(17)、两个托耳(18)以及限位圈(19);
所述过滤网筒(16)设置于所述疏水井(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磊
申请(专利权)人:秦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