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9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该工艺采用一种结构,该结构包括: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面层;通过设置有基层和防水层,能够在水流渗入到基层内后,通过防水层防止水流继续下渗,并且使水流从基层两侧的渗水槽流入到公路的外侧,从而能够避免水流对垫层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渗水孔,减少了基层使用的材料,便于就地冷再生施工的展开;通过设置有基层和面层,通过在基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在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增加了面层与基层粘附面积的同时,也能够增加面层的稳定性,从而增加面层的使用耐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旧路需要维修,传统的基层维修方法是将旧路面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经过铳刨加工进行重复利用,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等外加剂,在自然环境下连续完成筑路材料的一系列加工工艺,重新形成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69564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层冷再生路面结构。该基层冷再生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的面层、防水抗裂层、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二灰碎石就地冷再生的底基层和地基层。本专利技术的基层冷再生路面结构,在地基层的表面自下向上分别设置二灰碎石就地冷再生的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冷再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另外,设置防水抗裂层,这样避免水进入基层、底基层,导致因动水压力造成基层水损害以及反射裂缝破坏沥青面层。基于上述,现有的路面结构的垫层容易受到路面渗水的英雄,导致垫层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路面更加容易出现裂缝,而且现有的面层结构强度较低,极易导致沥青涂层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缺损及脱落的现象。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路面结构的垫层容易受到路面渗水的影响,导致垫层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路面更加容易出现裂缝,而且现有的面层结构强度较低,极易导致沥青涂层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缺损及脱落的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该工艺系统采用一种结构,该结构包括: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还包括有渗水孔;基层的顶部不规则的开设有渗水孔,且渗水孔为蜂窝形结构,渗水孔的内部填充设置有天然河沙;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面层;其工艺步骤如下:面层顶部渗入的水流经过渗水孔的内部流入到基层内,由于渗水孔内填充有细骨料,所以渗水孔的结构强度不会减弱,水流进入基层内后,由于基层底部设置有防水层,所以水流会从基层两侧的渗水槽内流入到公路的外侧,从而避免对垫层产生影响,通过在基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增加面层的沥青涂层的附着力,从而增加面层的使用耐久程度。进一步的,所述垫层由规格10至30mm的花岗岩碎石作为粗骨料组成,并配合天然河砂作为细骨料进行填充,并添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的硅盐酸水泥;垫层的厚度为40至50cm。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由厚度为4至5cm的防水卷材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的厚度为30至40cm,且基层的顶部开设有三角形凹槽;基层的两侧均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密封,且基层的两侧均开设置有与渗水孔连通的渗水槽。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由厚度为4至5cm的沥青涂层组成,且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凸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基层和防水层,能够在水流渗入到基层内后,通过防水层防止水流继续下渗,并且使水流从基层两侧的渗水槽流入到公路的外侧,从而能够避免水流对垫层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渗水孔,减少了基层使用的材料,便于就地冷再生施工的展开。通过设置有基层和面层,通过在基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在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增加了面层与基层粘附面积的同时,也能够增加面层的稳定性,从而增加面层的使用耐久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垫层;2、防水层;3、基层;301、渗水孔;4、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包括:垫层1;垫层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层2;防水层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基层3;基层3还包括有渗水孔301;基层3的顶部不规则的开设有渗水孔301,且渗水孔301为蜂窝形结构,渗水孔301的内部填充设置有天然河沙;基层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面层4。其中,垫层1由规格10至30mm的花岗岩碎石作为粗骨料组成,并配合天然河砂作为细骨料进行填充,并添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的硅盐酸水泥;垫层1的厚度为40至50cm。其中,防水层2由厚度为4至5cm的防水卷材组成。其中,基层3的厚度为30至40cm,且基层3的顶部开设有三角形凹槽;基层3的两侧均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密封,且基层3的两侧均开设置有与渗水孔301连通的渗水槽。其中,面层4由厚度为4至5cm的沥青涂层组成,且面层4的底部设置有凸起结构。本专利技术工艺步骤如下:面层4顶部渗入的水流经过渗水孔301的内部流入到基层3内,由于渗水孔301内填充有细骨料,所以渗水孔301的结构强度不会减弱,水流进入基层3内后,由于基层3底部设置有防水层2,所以水流会从基层3两侧的渗水槽内流入到公路的外侧,从而避免对垫层1产生影响,通过在基层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能够增加面层4的沥青涂层的附着力,从而增加面层4的使用耐久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系统采用一种结构,该结构包括:垫层(1);所述垫层(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基层(3);所述基层(3)还包括有渗水孔(301);基层(3)的顶部不规则的开设有渗水孔(301),且渗水孔(301)为蜂窝形结构,渗水孔(301)的内部填充设置有天然河沙;所述基层(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面层(4);其工艺步骤如下:面层(4)顶部渗入的水流经过渗水孔(301)的内部流入到基层(3)内,由于渗水孔(301)内填充有细骨料,所以渗水孔(301)的结构强度不会减弱,水流进入基层(3)内后,由于基层(3)底部设置有防水层(2),所以水流会从基层(3)两侧的渗水槽内流入到公路的外侧,从而避免对垫层(1)产生影响,通过在基层(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增加面层(4)的沥青涂层的附着力,从而增加面层(4)的使用耐久程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系统采用一种结构,该结构包括:垫层(1);所述垫层(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基层(3);所述基层(3)还包括有渗水孔(301);基层(3)的顶部不规则的开设有渗水孔(301),且渗水孔(301)为蜂窝形结构,渗水孔(301)的内部填充设置有天然河沙;所述基层(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面层(4);其工艺步骤如下:面层(4)顶部渗入的水流经过渗水孔(301)的内部流入到基层(3)内,由于渗水孔(301)内填充有细骨料,所以渗水孔(301)的结构强度不会减弱,水流进入基层(3)内后,由于基层(3)底部设置有防水层(2),所以水流会从基层(3)两侧的渗水槽内流入到公路的外侧,从而避免对垫层(1)产生影响,通过在基层(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增加面层(4)的沥青涂层的附着力,从而增加面层(4)的使用耐久程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吕明杨凡安健胡森张玉蓉叶剑华罗朝虎王红卫徐光明孙灵张中刘强陈本宽颜斌黎吉龙吴孟玄龙应华赵勇姚志刚王文胜梁德斌杜典祥杨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