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其包括路床,所述路床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钢板、细沙层、骨料层和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细沙层内的第一弧形加固板以及固定于第一弧形加固板上的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以及连接块均设有多个,相邻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首尾依次连接,所述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块滑移连接的安装槽。本申请在车辆行驶于道路表面的过程中,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将所受压力依次传递至骨料层和细沙层,多个第一弧形加固板相互配合并起到了良好的抗压作用,降低了道路表面因发生沉降而开裂的概率,有利于延长道路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
本申请涉及道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道路结构通常由沥青材料铺筑而成,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0703194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容易修补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包括路面、路基和下部缓冲层,所述路面设置在路基上,所述路基与路面之间设置有河沙层,所述河沙层与路面之间设置有沥青层,所述下部缓冲层设置在沥青层的上方,且下部缓冲层通过防护网设置在路面的下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路基与路面之间设置强度较差的河沙层,致使路面结构的抗压性能减弱,道路表面容易开裂,缩短了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增强路面结构的抗压性能,降低道路表面开裂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包括路床,所述路床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钢板、细沙层、骨料层和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细沙层内的第一弧形加固板以及固定于第一弧形加固板上的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以及连接块均设有多个,相邻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首尾依次连接,所述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块滑移连接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行驶于道路表面的过程中,在车辆自重的作用下,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将所受压力依次传递至骨料层和细沙层,由于多个第一弧形加固板首尾依次连接,多个第一弧形加固板相互配合并起到了良好的抗压作用,降低了道路表面因发生沉降而开裂的概率,有利于延长道路结构的使用寿命。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依次拼接形成波浪状,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钢板上的支撑杆,所述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杆插接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支撑杆上端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的相交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结构表面上的压力传递至两个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的相交处时,支撑杆上端对相邻两个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的相交处均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降低了第一弧形加固板发生变形的概率。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工形连接件,所述支撑杆两侧的第一弧形加固板分别与工形连接件两侧的凹槽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形连接件对支撑杆两侧的第一弧形加固板起到了良好的连接作用,降低了相邻两个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发生错位的概率,有利于增强第一弧形加固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支撑杆下端固定的限位板,所述钢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板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宽度大于支撑杆下端的宽度,以此对支撑杆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支撑杆脱离钢板的概率,进一步增强了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上固定有橡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当路结构表面上的压力传递至两个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的相交处时,压力依次传递至工形连接件、支撑杆、限位板处,以此使得橡胶块被压缩,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降低了第一弧形加固板发生变形的概率。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弧形加固板顶部的弧形表面固定的弹簧以及与弹簧上端固定的第二弧形加固板,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两侧分别开设有供第二弧形加固板两端穿过的穿孔,且所述第二弧形加固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弧形加固板向上凸起,以此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增强了道路结构的抗压性能。可选的,所述弹簧表面均匀涂覆有防锈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锈层由油性防锈油均匀涂覆于弹簧表面固化而成,油性防锈油为挥发型溶剂型防锈油,油膜分布均匀,防锈效果好,以此增强了弹簧的防锈性能,有利于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连接块底部呈燕尾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滑移连接的安装槽均呈燕尾形,以此使得连接块与钢板之间的连接作用得以增强,降低了第一弧形加固板与钢板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的概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在车辆行驶于道路表面的过程中,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将所受压力依次传递至骨料层和细沙层,多个第一弧形加固板相互配合并起到了良好的抗压作用,降低了道路表面因发生沉降而开裂的概率,有利于延长道路结构的使用寿命;本申请中,道路结构表面上的压力传递至两个第一弧形加固板之间的相交处,支撑杆上端对相邻两个第一弧形加固板均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降低了第一弧形加固板发生变形的概率,有利于保持道路结构的抗压性能;本申请中,工形连接件对支撑杆两侧的第一弧形加固板起到了良好的连接作用,增强了第一弧形加固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抗开裂型道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路床;2、钢板;21、安装槽;22、插接孔;23、容纳槽;3、细沙层;4、骨料层;5、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6、加固组件;61、第一弧形加固板;611、穿孔;62、连接块;63、弹簧;64、第二弧形加固板;65、挡板;7、支撑组件;71、支撑杆;72、工形连接件;73、限位板;8、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参照图1,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包括路床1、钢板2、细沙层3、骨料层4、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5和加固组件6,路床1由砂砾石压实而成。钢板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底面与路床1上表面贴合,且钢板2的长度方向与路床1的延伸方向一致。细沙层3、骨料层4、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5自下而上依次铺设于钢板2的上表面上,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5由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成,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5在使用中沥青硬化缓慢,延缓了裂缝扩展时间,有利于延长道路结构的使用寿命。参照图1,加固组件6设置于钢板2上,加固组件6包括第一弧形加固板61、连接块62、弹簧63、第二弧形加固板64以及挡板65。第一弧形加固板61为弧形延伸的板状结构,其埋设于细沙层3内,第一弧形加固板61延伸方向与钢板2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弧形加固板6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第一弧形加固板61之间首尾依次连接,且多个第一弧形加固板61相互拼接成波浪状结构。连接块62设置于第一弧形加固板61的波谷处,连接块62的顶部与第一弧形加固板61底部的弧形表面固定,连接块62底部呈燕尾形,且钢板2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块62滑移连接的安装槽21,以此增强了第一弧形加固板6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弹簧63的下端与第一弧形加固板61波谷处的顶部弧形表面固定,且弹簧63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参照图1,第二弧形加固板64为向上凸起的板状结构,第二弧形加固板64顶部弧形表面的高度与第一弧形加固板61端部的高度相等,第二弧形加固板64波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包括路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床(1)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钢板(2)、细沙层(3)、骨料层(4)和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5),所述钢板(2)上设置有加固组件(6),所述加固组件(6)包括设置于细沙层(3)内的第一弧形加固板(61)以及固定于第一弧形加固板(61)上的连接块(62),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以及连接块(62)均设有多个,相邻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之间首尾依次连接,所述钢板(2)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块(62)滑移连接的安装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包括路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床(1)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钢板(2)、细沙层(3)、骨料层(4)和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层(5),所述钢板(2)上设置有加固组件(6),所述加固组件(6)包括设置于细沙层(3)内的第一弧形加固板(61)以及固定于第一弧形加固板(61)上的连接块(62),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以及连接块(62)均设有多个,相邻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之间首尾依次连接,所述钢板(2)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块(62)滑移连接的安装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依次拼接形成波浪状,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之间设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设置于钢板(2)上的支撑杆(71),所述钢板(2)上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杆(71)插接配合的插接孔(22),所述支撑杆(71)上端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61)之间的相交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开裂型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1)上端固定有工形连接件(72),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苏晨义郁再云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