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6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包括底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构成箱体主体的侧板,所述底板下端安装有车轮,所述箱体主体内由上至下包括有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区的内壁并在该端部形成出料口;所述第二放置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处且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与所述第二导料板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本装置既具有大的容量便于装载更多的工件,也适用于传送辊道的接收模式,节省了人力与时间;且在接收时工件不会发生碰撞磨损,符合涂覆生产线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
本技术属于推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常使用加热工艺来改变材料内部或表面的微观结构,或是在涂覆工艺的过程中,对材料表面上的涂料进行烘烤,进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耐冲击和耐摩擦等性能,使材料形成的产品具有更优良的性能。现有技术中,工件在浸涂后需要运输到涂覆机上进行烘干、烧结、冷却等步骤才能得到成品,传统上料一般将工件置于涂覆专用的篮子中,然后将篮子置于堆积于推车内,通过推车运送到涂覆机处。但是现有的推车结构过于简单,容量较小,需要多次搬运,浪费时间与人力。现有技术对此的改进方法通常为加长推车的底板,如申请号为CN201920371332.9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加工车间用的载物推车,包括底板、底板底侧安装的行走轮和与底板上侧固定的扶手架,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孔座,圆孔座底部焊接有多个均布的径向支撑板,各径向支撑板与轴套侧壁连接,轴套与圆孔座的圆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转盘底部中心垂直连接有中心轴,该中心轴通过轴承组安装在所述轴套内;同时在所述底板上侧沿横向设置有多条平行的底座轨道槽,而且在转盘上沿横向也设置有多条平行的转盘轨道槽,各转盘轨道槽间距与各底座轨道槽间距相等且逐一对应;所述底板铰接有能够向下翻转的活动翻板,活动翻板的上侧沿横向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翻板轨道槽,各翻板轨道槽与各底座轨道槽间距相等且逐一对应。但是该方案适用于较大工件的搬运,对于小工件的搬运来说,虽然加长了底板可以获得更多的容量,但是由于过长会导致运输不便。因此,对于小工件搬运来说,加深推车的容积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若采用人力将物品从推车取出/放入,推车过深反而会造成不便;若采用传送带输送,推车过深则会造成工件掉落至底部、工件堆积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既具有大的容量便于装载更多的工件,也适用于传送辊道的接收模式,节省了人力与时间;且在接收时工件不会发生碰撞磨损,符合涂覆生产线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包括底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构成箱体主体的侧板,所述底板下端安装有车轮,所述箱体主体内由上至下包括有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区的内壁并在该端部形成出料口;所述第二放置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处且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与所述第二导料板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在本方案中,推车的深度较深,因此为了便于工件的接收和减少工件的磨损,将推车分为两个导料区,每个导料区底部都安装有导料板,导料板构成了缓坡,这样设计只需将推车置于传送辊道的输出口下端,工件便可由倾斜的导料板逐渐从推车顶部输送至推车的底部,避免了工件的磨损。在实际运用中,可按需增加导料板的个数。在本方案中,位于底部的第二导料板的一端铰接于侧板上,因此在底部工件堆积的情况下,在工件的重力下,第二导料板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推车内部的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导料板的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主体内壁上,所述第一导料板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板延伸至所述侧板上端。在本方案中,第一导料板同样采用铰接的结构,当第二放置区内工件堆满的情况下,通过将连接于侧板顶端的第一导料板翻转,即可使工件直接落入第一放置区内,充分利用了推车内部的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导料板远离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安装有与调节单元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绳和用于固定所述调节绳的调节件,所述调节绳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穿过开设在侧板上的第一通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主体外侧与所述调节件连接。在本方案中,由于考虑到单独依赖于第二铰接件本身的阻力会对第二铰接件的磨损较大,且在实际生产中,工件大小不一、质量也不相同,例如较大的工件重量却比较小的工件轻,则较小的工件未堆满第二导料板就已下降造成后续工件的落差,产生较大的碰撞磨损;较大的工件则在充满出料口处时由于重力不够第二导料板未下降,空间被大大浪费。因此,本方案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在第二导料板的较高处安装调节绳用于调节第二导料板的承载力以适用于不同重量与尺寸的工件,该设计简单快捷,只要在调节绳处按需增加合适的阻力则可以实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侧板外侧的固定柱、与所述固定柱连接的调节轮,所述调节绳的一段固定于所述调节轮外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侧板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柱下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第二通道且在延伸至所述限位板下端的端部连接有固定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件的下端设置有悬挂件。在本方案中,调节件的设计将调节绳固定于箱体外侧且将对调节绳的阻力通过调节轮转变在调节绳悬挂的重物的重力,这样只需调节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即可以标准化的方式调节调节绳对第二导料板的阻力,使得在实际生产车间中更便于换算与标准化操作,节省了人力与时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柱上安装有用对所述调节绳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按所述调节绳延伸方向位于所述调节轮的前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绳的固定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调节绳的挡板,挡板用于避免调节绳被工件勾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可选择常用的增大摩擦的材料或表面结构,如橡胶或者表面带有颗粒的任何材料,按实际需求即可,这样设计可以避免第一导料板在接受工件时,从侧板上脱落的风险。在本技术中,侧板外侧安装有把手便于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涂覆生产线的推车,适用于更先进的传送辊道接收模式,且通过对推车的深度加深实现了推车的大容量,便于一次装载更多的工件,节省了运输的时间与人力。同时设计了多级缓坡输送结构,克服了推车过深工件易碰撞磨损的问题;同时输送的导料板倾斜角度可调、可翻转,充分利用了空间,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第一导料板与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推车装载饱和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底板1、第一放置区101、出料口1011、第二放置区102、第一铰接件11、第一导料板12、延伸板121、加固层121a、第二铰接件13、第二导料板14、连接板15、固定环151、挡板16、侧板2、第一通道21、车轮3、把手4、调节绳5、调节件6、固定柱61、调节轮62、限位件63、限位板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包括底板(1)、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与所述底板(1)构成箱体主体的侧板(2),所述底板(1)下端安装有车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主体内由上至下包括有第一放置区(101)、第二放置区(102),所述第一放置区(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料板(12),所述第一导料板(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区(102)的内壁并在该端部形成出料口(1011);所述第二放置区(10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料板(14),所述第二导料板(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2)处且通过第二铰接件(13)与所述侧板(2)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12)与所述第二导料板(14)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包括底板(1)、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与所述底板(1)构成箱体主体的侧板(2),所述底板(1)下端安装有车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主体内由上至下包括有第一放置区(101)、第二放置区(102),所述第一放置区(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料板(12),所述第一导料板(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区(102)的内壁并在该端部形成出料口(1011);所述第二放置区(10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料板(14),所述第二导料板(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2)处且通过第二铰接件(13)与所述侧板(2)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12)与所述第二导料板(14)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板(12)的靠近所述出料口(101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11)安装于所述箱体主体内壁上,所述第一导料板(12)远离所述出料口(101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板(121)延伸至所述侧板(2)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涂覆线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料板(14)远离所述第二铰接件(13)的一端安装有与调节单元连接的连接板(15),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绳(5)和用于固定所述调节绳(5)的调节件(6),所述调节绳(5)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5)连接、另一端穿过开设在侧板(2)上的第一通道(2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主体外侧与所述调节件(6)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宗亮杨辉张钦孙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谢德尔精密部件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