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613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车厢内壁表面设有侧向保温板,车厢的顶部设有顶部保温板,顶部保温板和侧向保温板之间设有竖向保温板,车厢侧壁内靠近上端处设有液压旋转轴,车厢前部设有液压泵,液压泵控制液压旋转轴可带动顶部保温板和竖向保温板进行开合运动;本装置可直接通过驾驶室内的液压泵开关打开车厢顶部盖板进行受料,提高了受料、卸料和运输的效率,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供料平台的使用空间;通过车厢内壁的保温板可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保温、隔热并减少温度和天气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拱坝建设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领土由于其良好的塑性,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大坝工程中被广泛的用作于建造材料。在拱坝混凝土受料、卸料以及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运输质量受到路途距离,天气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在高温季节,混凝土会因为阳光的照射和气温的升高导致混凝土内的温度升高并最终导致混凝土内水分降低,而在梅雨季节,受到潮湿气温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内水分升高,以上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因此,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需要运输设备能够长时间保存混凝土,使其温度、水分和质量保持在较好的状态,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并增加混凝土温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混凝土自卸汽车保温装置,该装置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单,装置能够解决外界温度和天气变化对混凝土带来的影响;此外装置还安装了液压装置,使运输车受卸料时更方便快捷,增加了混凝土的运输和卸料效率,也降低了混凝土温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包括车厢,车厢的内壁处设有侧向保温板,车厢的顶部设有顶部保温板,顶部保温板的下表面连接保温框架,顶部保温板和侧向保温板之间设有竖向保温板,车厢侧壁内的上端处设有液压旋转轴,旋转臂杆一端与液压旋转轴连接,旋转臂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一端连接旋转臂杆,连接杆另一端连接顶部保温板的下表面,连接杆相互间通过支撑横杆连接,连接杆和旋转臂杆均设于车厢内侧;竖向保温板通过支撑杆与车厢外壁连接。优选的方案中,竖向保温板和顶部保温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支撑杆一端与竖向保温板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车厢外壁连接,支撑杆设于车厢外侧。优选的方案中,顶部保温板和竖向保温板分别设于车厢中心线两侧形成开合结构。优选的方案中,车厢的尾部设有后挡板,后挡板的顶部与车厢的侧壁通过后挡板铰链铰接,后挡板的底部设有限位装置。优选的方案中,车厢的前壁和车厢的后壁顶部边缘处设有缓冲护垫。优选的方案中,车厢的前部外侧设有液压泵,液压泵与液压旋转轴的传动机构相连接。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当运输车需要受料时,驾驶员可在驾驶室内直接打开液压泵的开关,通过液压泵控制液压旋转轴打开车厢顶部盖板进行受料,此设计提高了混凝土受料、卸料和运输的效率,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了供料平台的使用空间;2、通过在车厢内设置保温板和在车厢顶部设置保温盖板,可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隔热,减少了温度和天气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进而提升了混凝土的综合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限位装置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部俯视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正面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面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顶部保温板及连接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顶部保温板1、铰链2、竖向保温板3、支撑杆4、缓冲护垫5、后挡板铰链6、后挡板7、侧向保温板8、限位装置9、车厢10、液压泵11、保温框架12、连接杆13、旋转臂杆14、液压旋转轴15、支撑横杆16。具体实施方式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包括车厢10,车厢10内壁处设有侧向保温板8,车厢10的顶部设有顶部保温板1,顶部保温板1的下端设置保温框架12,保温框架12的内部采用金属材质并和顶部保温板1贴合连接,此设计能使顶部保温板1的结构更加稳固耐用;顶部保温板1和侧向保温板8之间设有竖向保温板3,车厢10侧壁内的上端处设有液压旋转轴15,旋转臂杆14一端与液压旋转轴15连接,旋转臂杆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3相连,连接杆13一端连接旋转臂杆14,连接杆13另一端连接顶部保温板1的下表面,工作时液压旋转轴15可在车厢10的侧壁内自由旋转并带动旋转臂杆14动作,旋转臂杆14再通过带动连接杆13动作并最终带动顶部保温板1作旋转运动,连接杆13之间连接支撑横杆16使连接杆13和旋转臂杆14的结构更加稳定,且不易晃动,连接杆13和旋转臂杆14均设于车厢10的内侧。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竖向保温板3通过支撑杆4与车厢10外壁连接,竖向保温板3和顶部保温板1之间通过铰链2铰接可使竖向保温板3在随顶部保温板1运动时始终保垂直状态,支撑杆4一端与竖向保温板3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与车厢10外壁连接,支撑杆4设于车厢10外侧,可进一步的增加竖向保温板3和顶部保温板1与车体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顶部保温板1和竖向保温板3分别设于车厢10中心线两侧,顶部保温板1和竖向保温板3相互之间形成开合结构,通过此设计可使顶部保温板1和竖向保温板3在车厢10受料时均朝外侧开启,通过此开启方式能更为方便的受料,也可避免在受料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溅落。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车厢10尾部设有后挡板7,后挡板7顶部与车厢10的侧壁通过后挡板铰链6铰接,后挡板7的底部设有限位装置9,当车厢10需要卸料时只需拔出限位装置9上的插销,后挡板7即可通过后挡板铰链6向外侧开启,卸料完毕后插入限位装置9上的插销即可关闭车厢10,通过此设计可使从车厢10的尾部卸料时更加方便快捷。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车厢10前壁和车厢10后壁的顶部边缘处设有缓冲护垫5,缓冲护垫5可以防止车厢10关闭时过度震荡导致的顶部保温板1和保温框架12脱落现象,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车厢10的前部外侧设有液压泵11,液压泵11与液压旋转轴15的传动机构相连接,通过在驾驶室控制液压泵11即可控制液压旋转轴15转动进而控制车厢10顶部保温板1和竖向保温板3的开合。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1、工作时驾驶员将卸料车驾驶至受料处,在驾驶室打开液压液压泵11,通过液压泵11来控制液压旋转轴15转动,液压旋转轴15会进一步的带动车厢10顶部的顶部保温板1和竖向保温板3向两侧外打开,当顶部保温板1和竖向保温板3完全展开后即可进行装料;2、当运输车需要卸料时只需将车厢10底部的限位装置9上的插销拔出,并通过后挡板铰链6将后挡板7向外开启,即可从车厢10尾部进行卸料;3、运输车每天或运输时间超过三小时都需要及时对车厢10的内外进行清洗,以保证车厢10内外无混凝土的凝结积块;装置的传动机构连接处需定期维护保养,以减少相互间的磨损,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包括车厢(10),其特征在于:车厢(10)的内壁处设有侧向保温板(8),车厢(10)的顶部设有顶部保温板(1),顶部保温板(1)的下表面连接保温框架(12),顶部保温板(1)和侧向保温板(8)之间设有竖向保温板(3),车厢(10)侧壁内的上端处设有液压旋转轴(15),旋转臂杆(14)一端与液压旋转轴(15)连接,旋转臂杆(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3)连接,连接杆(13)一端连接旋转臂杆(14),连接杆(13)另一端连接顶部保温板(1)的下表面,连接杆(13)相互间通过支撑横杆(16)连接,连接杆(13)和旋转臂杆(14)均设于车厢(10)内侧;竖向保温板(3)通过支撑杆(4)与车厢(10)外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包括车厢(10),其特征在于:车厢(10)的内壁处设有侧向保温板(8),车厢(10)的顶部设有顶部保温板(1),顶部保温板(1)的下表面连接保温框架(12),顶部保温板(1)和侧向保温板(8)之间设有竖向保温板(3),车厢(10)侧壁内的上端处设有液压旋转轴(15),旋转臂杆(14)一端与液压旋转轴(15)连接,旋转臂杆(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3)连接,连接杆(13)一端连接旋转臂杆(14),连接杆(13)另一端连接顶部保温板(1)的下表面,连接杆(13)相互间通过支撑横杆(16)连接,连接杆(13)和旋转臂杆(14)均设于车厢(10)内侧;竖向保温板(3)通过支撑杆(4)与车厢(10)外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自卸车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保温板(3)和顶部保温板(1)之间通过铰链(2)铰接,支撑杆(4)一端与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黄建文郭松林宁武霆王亚珂李丽芳田东伟李飞翔陈莉路思熠丁玲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