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48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包括导辊主体,所述导辊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导辊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两端位置均套设有转套,所述转轴的外部位于转套与导辊主体之间设有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一方面能够增加抗压性能,提高印刷导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具有自适应补偿的功效,始终压在印刷品的外部,为导辊与印刷品之间提供比较适中的压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实用性更高,其次能够提高转动效果,避免滚珠轴承因长时间使用导致摩擦力增大引发印刷导辊出现转动阻力增大的现象,避免发现不及时导致损坏印刷品的现象,更加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
本技术涉及印刷导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一种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导辊是印刷机上必要的配件,主要结构为圆柱体,内部贯穿有转轴,通过将转轴的两端固定在印刷机上,导辊则可以受到流动的印刷品带动转动;但是现有的印刷机印刷导辊不具备抗压功能,一方面抗压效果差,另一方只能够贴在印刷品的外部,随着印刷品的流动而转动,与印刷品之间的压力固定,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不能够自适应补偿,使用效果较差;其次,传统的印刷导辊均通过一根转轴和两个滚珠轴承支撑导辊转动,但是滚珠轴承内部容易因缺油、摩擦等因素导致导辊转动阻力增加的现象,发现不及时就会导致印刷品不合格的现象,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的印刷机印刷导辊不具备抗压功能,一方面抗压效果差,另一方只能够贴在印刷品的外部,随着印刷品的流动而转动,与印刷品之间的压力固定,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不能够自适应补偿,使用效果较差;其次,传统的印刷导辊均通过一根转轴和两个滚珠轴承支撑导辊转动,但是滚珠轴承内部容易因缺油、摩擦等因素导致导辊转动阻力增加的现象,发现不及时就会导致印刷品不合格的现象,不利于使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包括导辊主体,所述导辊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导辊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两端位置均套设有转套,所述转轴的外部位于转套与导辊主体之间设有挡圈,所述导辊主体的内部位于转轴的外部设有内辊,所述内辊与导辊主体之间设有抗压机构,所述转轴与内辊之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转套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抗压机构包括有抗压座、抗压头、限位片和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压座固定安装在内辊的一端外部,所述抗压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辊主体的内部,所述限位片固定连接在抗压头的另一端,且限位片活动连接在抗压座的另一端,所述弹簧放置在抗压座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压机构的数量为五组,每组所述抗压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抗压机构等距圆形排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滑纹路的形状为V字形,所述内辊的两端均设有相对于内辊内径粗的口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第二滚珠轴承的内侧设有相对于转轴外径细的直径部,所述导辊主体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倒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压座与抗压头之间的开口直径大于抗压头的直径且小于限位片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抗压机构,导辊主体受到印刷品向上的推力时,通过抗压头推动限位片压缩弹簧,使得弹簧始终保持扩张效果,提供导辊主体与印刷品之间适中的压力,一方面能够增加抗压性能,提高印刷导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具有自适应补偿的功效,始终压在印刷品的外部,为导辊与印刷品之间提供比较适中的压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实用性更高;通过设置转套和第二滚珠轴承的配合,当印刷品经过导辊主体的时候,导辊主体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滚珠轴承与转轴转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第二滚珠轴承配合转套通过转轴转动,能够提高转动效果,避免第一滚珠轴承因长时间使用导致摩擦力增大引发印刷导辊出现转动阻力增大的现象,避免发现不及时导致损坏印刷品的现象,更加利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的导辊主体截面图。图中:1、导辊主体;2、防滑纹路;3、转轴;4、转套;5、挡圈;6、内辊;7、抗压机构;8、第一滚珠轴承;9、第二滚珠轴承;10、抗压座;11、抗压头;12、限位片;1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包括导辊主体1,导辊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2,导辊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3,转轴3的外部两端位置均套设有转套4,转轴3的外部位于转套4与导辊主体1之间设有挡圈5,导辊主体1的内部位于转轴3的外部设有内辊6,内辊6与导辊主体1之间设有抗压机构7,转轴3与内辊6之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8,转套4与转轴3之间设有第二滚珠轴承9,抗压机构7包括有抗压座10、抗压头11、限位片12和弹簧13;抗压座10固定安装在内辊6的一端外部,抗压头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辊主体1的内部,限位片12固定连接在抗压头11的另一端,且限位片12活动连接在抗压座10的另一端,弹簧13放置在抗压座10的内部;抗压机构7的数量为五组,每组抗压机构7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抗压机构7等距圆形排列,六个等距圆形排列的抗压机构7,能够实现印刷导辊的各个方位的抗压效果;防滑纹路2的形状为V字形,内辊6的两端均设有相对于内辊6内径粗的口径开口,粗口径开口能够起到方便安装第一滚珠轴承8的作用;转轴3的一端位于第二滚珠轴承9的内侧设有相对于转轴3外径细的直径部,导辊主体1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倒角,细直径部能够起到方便连接第二滚珠轴承9的作用,倒角能够起到去毛刺的作用;抗压座10与抗压头11之间的开口直径大于抗压头11的直径且小于限位片12的直径,开口直径大于抗压头11的直径能够起到提供角度转变的作用,开口直径小于限位片12的直径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在使用时,首先将转套4安装到印刷机上的轴承座上,当印刷品经过导辊主体1的时候,导辊主体1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滚珠轴承8与转轴3转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第二滚珠轴承9配合转套4通过转轴3转动,在导辊主体1转动的时候,V形的防滑纹路2能够起到防滑效果,并且,导辊主体1受到印刷品向上的推力时,通过抗压头11推动限位片12压缩弹簧13,使得弹簧13始终保持扩张效果,提供导辊主体1与印刷品之间适中的压力。本技术通过设置抗压机构7,导辊主体1受到印刷品向上的推力时,通过抗压头11推动限位片12压缩弹簧13,使得弹簧13始终保持扩张效果,提供导辊主体1与印刷品之间适中的压力,一方面能够增加抗压性能,提高印刷导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具有自适应补偿的功效,始终压在印刷品的外部,为导辊与印刷品之间提供比较适中的压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实用性更高;通过设置转套4和第二滚珠轴承9的配合,当印刷品经过导辊主体1的时候,导辊主体1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滚珠轴承8与转轴3转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辊主体(1),所述导辊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2),所述导辊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部两端位置均套设有转套(4),所述转轴(3)的外部位于转套(4)与导辊主体(1)之间设有挡圈(5),所述导辊主体(1)的内部位于转轴(3)的外部设有内辊(6),所述内辊(6)与导辊主体(1)之间设有抗压机构(7),所述转轴(3)与内辊(6)之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转套(4)与转轴(3)之间设有第二滚珠轴承(9),所述抗压机构(7)包括有抗压座(10)、抗压头(11)、限位片(12)和弹簧(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辊主体(1),所述导辊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2),所述导辊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部两端位置均套设有转套(4),所述转轴(3)的外部位于转套(4)与导辊主体(1)之间设有挡圈(5),所述导辊主体(1)的内部位于转轴(3)的外部设有内辊(6),所述内辊(6)与导辊主体(1)之间设有抗压机构(7),所述转轴(3)与内辊(6)之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转套(4)与转轴(3)之间设有第二滚珠轴承(9),所述抗压机构(7)包括有抗压座(10)、抗压头(11)、限位片(12)和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印刷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座(10)固定安装在内辊(6)的一端外部,所述抗压头(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辊主体(1)的内部,所述限位片(12)固定连接在抗压头(11)的另一端,且限位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