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嫁接用模具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34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园林嫁接用模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注塑机,机壳包括机身、万向轮、外置电源口、推手、正门、天窗以及控制器;机身位于机壳外表面,万向轮位于机身底部,外置电源口位于机身的右侧下方,推手位于机身的右侧上方,正门以及控制器位于机身的正面,天窗位于机身的顶部;注塑机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固定块、气压杆、注模区、刀片放置区、注模孔、脱模块以及安全绳;第一模块位于注塑机的左侧。首先由于注模区的设置,可以把小刀直接放进注模区,给小刀刀把区域进行注模,节省了人工,其次由于脱模块的设置,在注模完成后方便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嫁接用模具生产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嫁接用模具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气辅注塑又称之为气体辅助注塑,专利技术于八十年代初,推广与九十年代,是在将熔融塑料粒子注入模具的同时注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并通过气路、结构的设计和工艺控制使零件的特定区域形成中空结构的注塑工艺。中空结构的形成增强了零件的机械性能的同时减小了零件壁厚改善零件外观,降低了材料成本和成型周期。因此该工艺不仅在汽车制造业得以应用,在家电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应用于结构件,尤其是有外观要求的结构件。用水代替惰性气体的研究与应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九十年代由附有热流道模具的注塑演化而来,是通过与设备连锁的阀门,控制模具热流道的不同浇口的开闭,从而控制料流的注塑工艺。该工艺适于薄壁长流程的产品,降低对设备锁模力的要求,优化表面质量,缩短成型周期。在注塑模的动模一侧放置与模具形状吻合或无形状的片材后注塑成型,使产品具有两层的结构同时有模具赋予的形状。其优点是减少了加工工序,产品表观质量好,零件间粘结力强。因其有形状片材在与模具配合时需精密控制,而无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嫁接用模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0)以及注塑机(200),所述机壳(100)包括机身(110)、万向轮(120)、外置电源口(130)、推手(140)、正门(150)、天窗(160)以及控制器(170);所述机身(110)位于所述机壳(100)外表面,所述万向轮(120)位于所述机身(110)底部,所述外置电源口(13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右侧下方,所述推手(14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右侧上方,所述正门(150)以及所述控制器(17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正面,所述天窗(16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顶部;/n所述注塑机(200)包括第一模块(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嫁接用模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0)以及注塑机(200),所述机壳(100)包括机身(110)、万向轮(120)、外置电源口(130)、推手(140)、正门(150)、天窗(160)以及控制器(170);所述机身(110)位于所述机壳(100)外表面,所述万向轮(120)位于所述机身(110)底部,所述外置电源口(13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右侧下方,所述推手(14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右侧上方,所述正门(150)以及所述控制器(17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正面,所述天窗(160)位于所述机身(110)的顶部;
所述注塑机(200)包括第一模块(210)、第二模块(220)、固定块(230)、气压杆(240)、注模区(250)、刀片放置区(260)、注模孔(270)、脱模块(280)以及安全绳(290);所述第一模块(210)位于所述注塑机(200)的左侧,且与机壳(100)连接,所述第二模块(220)位于所述第一模块(210)的右侧,所述固定块(230)位于所述第二模块(220)的右侧,且通过所述气压杆(240)与所述第二模块连接,所述固定块(230)与所述机壳(100)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观境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