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32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该透水混凝土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00~120份的骨料、50~10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400份的水泥、10~15份的掺合料、3~10份的外加剂、0.5~2份的色粉以及40~50份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粉煤灰、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抗裂纤维融入混凝土中,加强了骨料与冶金工业钢渣之间的连接强度,抗裂纤维能够很好的在透水混凝土中进行分散,且其具有高强的抗拉强度,增加了钢渣与碎石之间连接点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防止透水混凝土的维系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进而提升了该透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大多采用粗骨料作为混凝土骨架和基层,水泥包裹在粗骨料表面,使其成为一个蜂窝状的混凝土材料,由于粗骨料的粒径较大,因此单独由粗骨料形成的结构之间接触点较少,胶结面积变小,容易导致结构变形开裂因此抗压强度整体降低,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该透水混凝土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00~120份的骨料、50~10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400份的水泥、10~15份的掺合料、3~10份的外加剂、0.5~2份的色粉以及40~50份的水,具体制备步骤为:步骤一: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冶金工业钢渣通过粉碎装置达到标准粒径,将上述一半重量份的骨料、粉碎后的一半冶金工业钢渣、水泥和掺和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基层;步骤二:预先将剩余的骨料、冶金工业钢渣和水泥进行为期5~10min的搅拌,搅拌后将减水剂和色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0~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面层;步骤三:首先将步骤一中的透水混凝土基层铺设在路基上,再将步骤二中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浇筑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再通过压平器械进行压制、振动整平;步骤四:施工完毕后,使用农膜进行覆盖养护,期间进行洒水养护,待透水混凝土面层干燥后,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上涂抹罩面保护剂。优选地,所述骨料为碎石或者卵石中的一种,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830kg/m3,且冶金工业钢渣的粒径较大于碎石。优选地,所述水泥为42.5R强度等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和料为粉煤灰、硅灰或者矿渣微灰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抗裂纤维,抗裂纤维的原料为100%聚丙烯,并通过热熔、挤压、拉丝、切割等工序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粉煤灰、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抗裂纤维融入混凝土中,加强了骨料与冶金工业钢渣之间的连接强度,抗裂纤维能够很好的在透水混凝土中进行分散,且其具有高强的抗拉强度,增加了钢渣与碎石之间连接点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防止透水混凝土的维系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进而提升了该透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能。2、通过将冶金工业钢渣作为部分骨料成为透水混凝土的基层,由于冶金工业钢渣的粒径以及强度均大于碎石,能够确保与粗骨料之间连接接触点相较于碎石与碎石之间的接触点更小,有效提高了碎石与钢渣之间的接触点,扩大混凝土内部冶金工业钢渣与碎石之间的微观空隙,提高了该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效率,能够快速将地面上积攒的雨水快速排除,避免雨水集聚在地表,影响交通或者行人安全的问题出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20份的骨料、8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份的水泥、15份的掺合料、7份的外加剂、2份的色粉以及50份的水,具体制备步骤为:步骤一: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冶金工业钢渣通过粉碎装置达到标准粒径,将上述一半重量份的骨料、粉碎后的一半冶金工业钢渣、水泥和掺和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基层;步骤二:预先将剩余的骨料、冶金工业钢渣和水泥进行为期10min的搅拌,搅拌后将外加剂和色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面层;步骤三:首先将步骤一中的透水混凝土基层铺设在路基上,再将步骤二中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浇筑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再通过压平器械进行压制、振动整平;步骤四:施工完毕后,使用农膜进行覆盖养护,期间进行洒水养护,待透水混凝土面层干燥后,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上涂抹罩面保护剂。实施例2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20份的骨料、10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份的水泥、15份的掺合料、10份的外加剂、2份的色粉以及50份的水,具体制备步骤为:步骤一: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冶金工业钢渣通过粉碎装置达到标准粒径,将上述一半重量份的骨料、粉碎后的一半冶金工业钢渣、水泥和掺和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基层;步骤二:预先将剩余的骨料、冶金工业钢渣和水泥进行为期10min的搅拌,搅拌后将外加剂和色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面层;步骤三:首先将步骤一中的透水混凝土基层铺设在路基上,再将步骤二中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浇筑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再通过压平器械进行压制、振动整平;步骤四:施工完毕后,使用农膜进行覆盖养护,期间进行洒水养护,待透水混凝土面层干燥后,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上涂抹罩面保护剂。实施例3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20份的骨料、5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份的水泥、15份的掺合料、3份的外加剂、2份的色粉以及50份的水,具体制备步骤为:步骤一: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冶金工业钢渣通过粉碎装置达到标准粒径,将上述一半重量份的骨料、粉碎后的一半冶金工业钢渣、水泥和掺和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基层;步骤二:预先将剩余的骨料、冶金工业钢渣和水泥进行为期10min的搅拌,搅拌后将外加剂和色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面层;步骤三:首先将步骤一中的透水混凝土基层铺设在路基上,再将步骤二中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浇筑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再通过压平器械进行压制、振动整平;步骤四:施工完毕后,使用农膜进行覆盖养护,期间进行洒水养护,待透水混凝土面层干燥后,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上涂抹罩面保护剂。对实施例1-3中制备生态透水混凝土通过冶金工业钢渣在骨料中的不同占比和外加剂添加量不同,孔隙透水系数和承压强度检测结果如表1:表1:空隙透水系数和承压强度性能测试结果表本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该透水混凝土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00~120份的骨料、50~10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400份的水泥、10~15份的掺合料、3~10份的外加剂、0.5~2份的色粉以及40~50份的水,具体制备步骤为:/n步骤一: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冶金工业钢渣通过粉碎装置达到标准粒径,将上述一半重量份的骨料、粉碎后的一半冶金工业钢渣、水泥和掺和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基层;/n步骤二:预先将剩余的骨料、冶金工业钢渣和水泥进行为期5~10min的搅拌,搅拌后将外加剂和色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0~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面层;/n步骤三:首先将步骤一中的透水混凝土基层铺设在路基上,再将步骤二中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浇筑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再通过压平器械进行压制、振动整平;/n步骤四:施工完毕后,使用农膜进行覆盖养护,期间进行洒水养护,待透水混凝土面层干燥后,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上涂抹罩面保护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以及罩面层,该透水混凝土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包括100~120份的骨料、50~100份的冶金工业钢渣,300~400份的水泥、10~15份的掺合料、3~10份的外加剂、0.5~2份的色粉以及40~50份的水,具体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冶金工业钢渣通过粉碎装置达到标准粒径,将上述一半重量份的骨料、粉碎后的一半冶金工业钢渣、水泥和掺和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基层;
步骤二:预先将剩余的骨料、冶金工业钢渣和水泥进行为期5~10min的搅拌,搅拌后将外加剂和色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0~15min,得到透水混凝土面层;
步骤三:首先将步骤一中的透水混凝土基层铺设在路基上,再将步骤二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未林木成林祖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泰县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