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32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物料混合,该发明专利技术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能够改善再生集料的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在使用时,再生混凝土不会出现大量裂缝,改善内部孔隙结构,增大强度,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混凝土的产生对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混凝土需求的急剧增长和废旧混凝土的大量产生,由此引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将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代替部分自然资源生产建筑材料,是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环境、突进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分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废弃混凝土代替天然集料,可以减少建筑行业对天然集料的消耗,从而缓解天然集料日益匮乏的压力并降低大量开采砂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但是使用传统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混凝土强度不够,使用时容易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不符合建筑施工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再生集料的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在使用时,再生混凝土不会出现大量裂缝,改善内部孔隙结构,增大强度,性能良好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S2.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S3.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S4.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S5.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得到粒径为1-30mm的混凝土颗粒;S6.物料混合:步骤S5中1-30mm的混凝土颗粒与水、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再生集料、防水剂、偶联剂、矿物料粉、橡胶乳液和酸性溶液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h,即得再生混凝土。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通过单层振动筛筛分,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通过物料输送机输送至步骤S2中,对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水4-5份,硅酸盐水泥10-12份,减水剂3-5份,再生集料100-120份,防水剂1-2份,偶联剂1-2份,矿物料粉60-80,橡胶乳液8.5-9.5份,酸性溶液0.5-0.7份。优选的,所述再生集料包括再生粗集料与再生细集料,所述再生粗集料与再生细集料的比例为2:1。优选的,所述矿物料粉为粉煤灰、矿渣粉、硅灰与沸石粉的混合物,其中粉煤灰、矿渣粉、硅灰与沸石粉的比例为1:3:0.7:2。优选的,所述酸性溶液为冰醋酸,其中冰醋酸的浓度为6-8mol/L。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还包括膨胀剂,所述膨胀剂5-7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物料混合,该专利技术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能够改善再生集料的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在使用时,再生混凝土不会出现大量裂缝,改善内部孔隙结构,增大强度,性能良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对粒径大于300mm的混凝土块体进行锤击,除去钢筋和各种杂质;S2.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通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热处理,烘干设备为高温烘箱,高温烘箱的烘干温度为250-600℃;S3.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通过输送带再次输送至S2中一次破碎处理工序中,进行二次破碎处理;S4.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将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再次破碎,保证混凝土颗粒小于30mm以便正常使用;S5.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得到粒径为1-30mm的混凝土颗粒;S6.物料混合:步骤S5中1-30mm的混凝土颗粒与水、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再生集料、防水剂、偶联剂、矿物料粉、橡胶乳液和酸性溶液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h,即得再生混凝土。其中所述步骤S3中通过单层振动筛筛分,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通过物料输送机输送至步骤S2中,对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6中,水4份,硅酸盐水泥10份,减水剂3份,再生集料100份,防水剂1份,偶联剂1份,矿物料粉60,橡胶乳液8.5份,酸性溶液0.5份。其中所述再生集料包括再生粗集料与再生细集料,所述再生粗集料与再生细集料的比例为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矿物料粉为粉煤灰、矿渣粉、硅灰与沸石粉的混合物,其中粉煤灰、矿渣粉、硅灰与沸石粉的比例为1:3:0.7:2,所述酸性溶液为冰醋酸,利用酸性溶液与再生集料中的水泥水化物Ca(OH)2反应,起到改善再生集料颗粒表面的作用,从而改善再生集料的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在使用时,再生混凝土不会出现大量裂缝,改善内部孔隙结构,增大强度,其中冰醋酸的浓度为6mol/L,所述步骤S6中还包括膨胀剂,所述膨胀剂5份。实施例2: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对粒径大于300mm的混凝土块体进行锤击,除去钢筋和各种杂质;S2.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通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热处理,烘干设备为高温烘箱,高温烘箱的烘干温度为250-600℃;S3.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通过输送带再次输送至S2中一次破碎处理工序中,进行二次破碎处理;S4.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将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再次破碎,保证混凝土颗粒小于30mm以便正常使用;S5.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得到粒径为1-30mm的混凝土颗粒;S6.物料混合:步骤S5中1-30mm的混凝土颗粒与水、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再生集料、防水剂、偶联剂、矿物料粉、橡胶乳液和酸性溶液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nS2.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nS3.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nS4.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nS5.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得到粒径为1-30mm的混凝土颗粒;/nS6.物料混合:步骤S5中1-30mm的混凝土颗粒与水、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再生集料、防水剂、偶联剂、矿物料粉、橡胶乳液和酸性溶液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h,即得再生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对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锤击、除杂;
S2.一次破碎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混凝土块进行一次破碎;
S3.筛分:将一次破碎处理后的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
S4.二次破碎处理:对一次筛分后粒径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
S5.分级处理:将粒径小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分离分级,除去粒径小于1mm的微粉,得到粒径为1-30mm的混凝土颗粒;
S6.物料混合:步骤S5中1-30mm的混凝土颗粒与水、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再生集料、防水剂、偶联剂、矿物料粉、橡胶乳液和酸性溶液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h,即得再生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单层振动筛筛分,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通过物料输送机输送至步骤S2中,对大于30mm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破碎处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善芳冯茂胜王富长冯善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多利克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