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27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硫废水进行板框过滤,(2)将步骤(1)获得的澄清脱硫废水进行预制浓缩得到脱硫废水和反渗透淡水,(3)将步骤(2)获得的反渗透淡水返回脱硫塔,(4)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5)将步骤(4)获得的第一级电渗析淡水返回第一调节罐,(6)将步骤(4)获得的初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通过电渗析装置进行深度浓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克服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具有的处理工序复杂、重金属不能回收会形成废固的缺点,达到脱硫废水真正零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是公认的世界资源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前列,煤炭的比重在各大能源中能占据80%以上,而调查显示大气中的硫化物排放有90%产生于煤炭的不充分燃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实现环境的改善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煤炭的燃烧,而减少煤炭的燃烧又具有诸多的不可行性,可以对煤炭燃烧产生的硫化废水进行二次处理,实现其循环使用。目前在火电厂发电时常常产生大量的烟气,往往通过湿法脱硫技术进行烟气的脱硫,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经过了湿法脱硫后,产生的大量的含硫废水,如何进行废水的脱硫处理成为当今火电厂关注的焦点。我国90%以上的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需进行处理。脱硫废水的常规处理工艺为“中和——沉淀——混凝”,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可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但这些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无机盐,盐含量一般为2-3.5%(质量百分比),环保政策要求逐步对这些高盐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高盐废水零排放,主要包括浓缩减量和蒸发结晶两个过程。浓缩减量,可用的方法有:反渗透(苦咸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反渗透、蝶管式反渗透)、正渗透、膜蒸馏和电渗析。近年来,随着均相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的突破,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废水浓缩减量上因其浓缩倍数高、减量化程度高、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适中的优点,具有独特优势。均相离子交换膜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即低电阻和高渗透选择性。低电阻能够降低运行过程的电压,从而使电渗析过程的运行能耗较低;渗透选择性高使得均相离子交换膜对反离子(与膜固定荷电基团电性相反的离子)具有高渗透性,但基本不透过同离子(与膜固定荷电基团电性相同的离子),从而使电渗析过程的运行效率较高。均相离子交换膜还具备合适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如:能够承受在被安装到电渗析设备过程中的操作应力以及在电渗析过程中膜两侧的水力学压力差,能够在溶液pH值介于2到12之间时保持长期稳定,能够在温度不高于45℃时能保持长期稳定。近年来,有关电渗析技术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专利也有报道,如:《一种采用电渗析技术进行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CN201410590054),采用多级逆流倒极电渗析方法对纳滤产水进行脱盐和浓缩;《一种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CN201410734641),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CN201510526476),对脱硫废水用电渗析系统进行浓缩处理。这些工艺,均未涉及均相离子交换膜的应用,未涉及浓缩减量过程的具体工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简便、高效的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解决传统废水处理方法中处理工序复杂、重金属不能回收会形成废固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常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进行板框过滤,然后用微孔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澄清滤液;所述的微孔过滤采用烧结微孔滤棒过滤,烧结微孔滤棒的材料为聚丙烯,过滤孔径为0.2-5微米;(2)将步骤(1)获得的澄清脱硫废水通过反渗透装置进行预浓缩,得到盐浓度2.8-3.3%的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和反渗透淡水,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抽入第二调节罐中;(3)将步骤(2)获得的反渗透淡水返回脱硫塔,用于烟气脱硫;(4)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淡水回用;所述的电渗析膜组器中部分阴膜换成双极膜,双极膜与阴膜的数量比例为1:10—50,双极膜阳层朝向淡室,阴层朝向浓室;浓缩倍数为10-50倍;(5)将步骤(4)获得的第一级电渗析淡水返回第一调节罐。(6)将步骤(4)获得的初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从第一浓水罐抽入第三调节罐,当第三调节罐中注满液体,则第三调节罐向第二浓水罐注入液体,当第二浓水罐中注满液体,启动第二级电渗析装置进行深度浓缩,当第二浓水罐中的盐浓度≥15%时,关闭第二级电渗析装置,得到盐浓度≥15%的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外排,实现脱硫废水的减量化处理。所述的烧结微孔滤棒采用空气反吹清洗,空气反吹压力为0.1-0.3MPa。。所述第一级电渗析装置和第二级电渗析装置采用均相离子交换膜,膜的面电阻2-3Ω·cm2,膜的离子选择透过性为90-95%,第一级电渗析装置和第二级电渗析装置的电流效率75-85%,脱盐率70-90%,均采用自动频繁倒极方式,倒极频率为次/30min,第一级电渗析装置和第二级电渗析装置共用极水罐,极水罐连接了盐酸罐进行自动加酸,极水的pH值为3.5-4,以防止极室产生结垢。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通过第一级电渗析装置进行初步浓缩,第二调节罐容量为第一浓水罐容量的15-20倍,料液流速3-4cm/sec,平均电流密度450-550A/cm2,第一浓水罐由液位和电导率控制,电导率达到125mS/cm时,第一浓水罐中的初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进入第三调节罐,通过第二级电渗析装置进行深度浓缩;第三调节罐的容量为第二浓水罐容量的20-30倍,料液流速4-5cm/sec,平均电流密度550-700A/cm2,第二浓水罐由液位和电导率控制,电导率达到170mS/cm时,第二浓水罐中的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为减量化处理的产品,总减量程度75-90%,后续进入蒸发结晶工艺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克服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具有的处理工序复杂、重金属不能回收会形成废固的缺点,在电厂脱硫废水的基本特征与具体成分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工艺简单,又可以回收重金属,不形成重金属废固的电渗析浓缩+硫酸钙晶种结晶的组合工艺,达到脱硫废水真正零排放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1)将常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进行板框过滤,然后用微孔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澄清滤液;所述的微孔过滤采用烧结微孔滤棒过滤,烧结微孔滤棒的材料为聚丙烯,过滤孔径为0.2微米;(2)将步骤(1)获得的澄清脱硫废水通过反渗透装置进行预浓缩,得到盐浓度2.8%的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和反渗透淡水,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抽入第二调节罐中;(3)将步骤(2)获得的反渗透淡水返回脱硫塔,用于烟气脱硫;(4)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淡水回用;所述的电渗析膜组器中部分阴膜换成双极膜,双极膜与阴膜的数量比例为1:50,双极膜阳层朝向淡室,阴层朝向浓室;浓缩倍数为10倍;(5)将步骤(4)获得的第一级电渗析淡水返回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常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进行板框过滤,然后用微孔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澄清滤液;所述的微孔过滤采用烧结微孔滤棒过滤,烧结微孔滤棒的材料为聚丙烯,过滤孔径为0.2-5微米;;/n(2)将步骤(1)获得的澄清脱硫废水通过反渗透装置进行预浓缩,得到盐浓度2.8-3.3%的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和反渗透淡水,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抽入第二调节罐中;/n(3)将步骤(2)获得的反渗透淡水返回脱硫塔,用于烟气脱硫;/n(4)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淡水回用;所述的电渗析膜组器中部分阴膜换成双极膜,双极膜与阴膜的数量比例为1:10—50,双极膜阳层朝向淡室,阴层朝向浓室;浓缩倍数为10-50倍;/n(5)将步骤(4)获得的第一级电渗析淡水返回第一调节罐。/n(6)将步骤(4)获得的初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从第一浓水罐抽入第三调节罐,当第三调节罐中注满液体,则第三调节罐向第二浓水罐注入液体,当第二浓水罐中注满液体,启动第二级电渗析装置进行深度浓缩,当第二浓水罐中的盐浓度≥15%时,关闭第二级电渗析装置,得到盐浓度≥15%的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外排,实现脱硫废水的减量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常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进行板框过滤,然后用微孔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澄清滤液;所述的微孔过滤采用烧结微孔滤棒过滤,烧结微孔滤棒的材料为聚丙烯,过滤孔径为0.2-5微米;;
(2)将步骤(1)获得的澄清脱硫废水通过反渗透装置进行预浓缩,得到盐浓度2.8-3.3%的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和反渗透淡水,预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抽入第二调节罐中;
(3)将步骤(2)获得的反渗透淡水返回脱硫塔,用于烟气脱硫;
(4)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淡水回用;所述的电渗析膜组器中部分阴膜换成双极膜,双极膜与阴膜的数量比例为1:10—50,双极膜阳层朝向淡室,阴层朝向浓室;浓缩倍数为10-50倍;
(5)将步骤(4)获得的第一级电渗析淡水返回第一调节罐。
(6)将步骤(4)获得的初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从第一浓水罐抽入第三调节罐,当第三调节罐中注满液体,则第三调节罐向第二浓水罐注入液体,当第二浓水罐中注满液体,启动第二级电渗析装置进行深度浓缩,当第二浓水罐中的盐浓度≥15%时,关闭第二级电渗析装置,得到盐浓度≥15%的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深度浓缩后的脱硫废水外排,实现脱硫废水的减量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珠钦陆海翔陈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众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