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255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尾水处理方式存在的投资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净化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配水井和人工湿地,配水井内设有曝气装置和潜污泵,潜污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配水管,第一配水管通向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底部设有花管,花管与集水井相连通,集水井上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水质检测设备设在出水管上控制阀前端,集水井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配水管,人工湿地上方设有喷头,喷头与第二配水管相连,控制阀和潜水泵分别与水质检测设备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投资运行成本低、不存在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综合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不断增加,淡水资源短缺问题随之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地表径流或专用退水渠排放到江河湖库等自然受纳水体。虽然污水厂出水标准达到了《GB18919-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一级A或一级B排放指标,但距离《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地表V类水体标准还有一段距离,污水厂尾水的直排严重影响着我国淡水资源的安全。由于目前地表淡水资源的匮乏和水体黑臭现场频发,水资源的保护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为削减污水厂处理的尾水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常常在尾水排入地表水之前用活性炭吸附、磁混凝沉淀及生物膜等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拦截氮、磷等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大大减少了水体黑臭发生的可能。然而这些措施的使用存在着投资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净化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尾水处理方式存在的投资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净化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配水井和人工湿地,配水井与尾水池相连,配水井内设有曝气装置,还包括集水井和水质检测设备,配水井内设有潜污泵,潜污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配水管,第一配水管通向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底部设有花管,花管与集水井相连通,集水井上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水质检测设备设在出水管上控制阀前端,集水井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配水管,人工湿地上方设有喷头,喷头与第二配水管相连,控制阀和潜水泵分别与水质检测设备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人工湿地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砾石层、火山岩颗粒层、根植土层以及种植在根植土层上的湿地植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火山岩颗粒层中布置有多个鼓风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种植湿地植物的土埂上覆盖有地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配水管均布在根植土层表面,第一配水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花管设有多个且并排均布在砂砾石层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水泵控制系统,配水井内设有液位开关,液位开关和潜污泵分别与水泵控制系统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配水井通过进水管与尾水池相连,进水管靠近配水井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度不大于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曝气管和曝气盘,曝气盘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机相连,曝气盘设有多个且均布在配水井底部。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从尾水池敷设进水管;B、配水井、集水池、人工湿地框架采用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硬化后,配水井安装曝气装置、潜污泵及水泵控制系统;C、人工湿地填筑滤料,由下至上依次为砂砾石层、火山岩颗粒层、根植土层,在下层砂砾石层埋设花管,在中层火山岩颗粒层埋设鼓风管,在上层根植土层表面敷设第一配水管和第二配水管,并安装喷头;D、集水井安装潜水泵,潜水泵与第二配水管相连,潜水泵的控制系统与水质检测设备相连,以便实现水质不达标时的回喷功能;E、安装出水管和控制阀,水质检测设备安装在控制阀前端并与出水管相连;F、在根植土层上栽种湿地植物。人工湿地系统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曝气增氧技术与新型的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综合性净化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去除尾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再加之湿地末端的水质检测回喷装置能够保证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出水水质要求,保证了尾水的达标排放,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处理后的尾水通过末端的水质监测设备控制水质情况,当水质不达标时,水质检测设备控制潜水泵开启,通过喷头向人工湿地进行回喷;水质达标后,水质检测设备开启控制阀,将达标的尾水进行排放。2.曝气增氧技术保证了水体氧气含量,为有氧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氧气消耗尾水中的有机物,为氧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氧气;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植物和滤料的吸收、沉淀和分解作用,降低了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人工湿地的上层根植土层能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中层火山岩颗粒层内部孔隙较大,微生物容易挂膜,为微生物的处理水质创造条件;底部的砂砾石层能够过滤杂质,防止花管16的堵塞。3.人工湿地的中层火山岩颗粒层中布有鼓风管,可以为湿地提供氧气,营造有氧环境;土埂上覆膜,可以为湿地系统营造厌氧环境。在有氧和厌氧状态交错进行中,通过好氧微生物的对有机物的有氧消耗和厌氧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消耗,可以实现有氧和厌氧的相互转换,祛除尾水中剩余的氮磷和有机物。4.鼓风管不仅可以为湿地提供一个有氧的环境,而且还可以实现反冲洗的目的,避免滤料堵塞。5.本专利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投资运行成本低、不存在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土埂的覆膜示意图。图中:1-尾水池;2-进水管;3-配水井;4-曝气机;5-曝气管;6-曝气盘;7-水泵控制系统;8-液位开关;9-潜污泵;10-第一配水管;11-喷头;12-湿地植物;13-根植土层;14-火山岩颗粒层;15-砂砾石层;16-花管;17-第二配水管;18-潜水泵;19-出水管;20-水质检测设备;21-控制阀;22-地膜;23-鼓风管;24-集水井;25-土埂;26-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配水井3和人工湿地,配水井3与尾水池1相连,尾水池1用来暂存尾水,配水井3内设有曝气装置,还包括集水井24和水质检测设备20,配水井3内设有潜污泵9,潜污泵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配水管10,第一配水管10通向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底部设有花管16,花管16与集水井24相连通,集水井24上部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上设有控制阀21,水质检测设备20设在出水管19上控制阀21前端,集水井24内设有潜水泵18,潜水泵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7,人工湿地上方设有喷头11,喷头11与第二配水管17相连,控制阀21和潜水泵18分别与水质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配水井和人工湿地,配水井与尾水池相连,配水井内设有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井(24)和水质检测设备(20),所述配水井(3)内设有潜污泵(9),潜污泵(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配水管(10),第一配水管(10)通向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底部设有花管(16),花管(16)与集水井(24)相连通,集水井(24)上部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上设有控制阀(21),所述水质检测设备(20)设在出水管(19)上控制阀(21)前端,集水井(24)内设有潜水泵(18),潜水泵(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7),所述人工湿地上方设有喷头(11),喷头(11)与第二配水管(17)相连,所述控制阀(21)和潜水泵(18)分别与水质检测设备(20)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配水井和人工湿地,配水井与尾水池相连,配水井内设有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井(24)和水质检测设备(20),所述配水井(3)内设有潜污泵(9),潜污泵(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配水管(10),第一配水管(10)通向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底部设有花管(16),花管(16)与集水井(24)相连通,集水井(24)上部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上设有控制阀(21),所述水质检测设备(20)设在出水管(19)上控制阀(21)前端,集水井(24)内设有潜水泵(18),潜水泵(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7),所述人工湿地上方设有喷头(11),喷头(11)与第二配水管(17)相连,所述控制阀(21)和潜水泵(18)分别与水质检测设备(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砂砾石层(15)、火山岩颗粒层(14)、根植土层(13)以及种植在根植土层(13)上的湿地植物(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岩颗粒层(14)中布置有多个鼓风管(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种植湿地植物(12)的土埂(25)上覆盖有地膜(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水管(10)均布在根植土层(13)表面,第一配水管(10)上设有多个出水孔(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厂尾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管(16)设有多个且并排均布在砂砾石层(15)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春海陈新马小蕾李军琪徐栋李建洋宋吉军孙杲辰唐自强党宏祖雷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