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24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系统和电吸附处理系统,所述电吸附处理系统包括离子吸附组件,所述离子吸附组件包括相对的正极和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方法,采用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并包括以下步骤:预冲洗阶段,将待处理水样通入所述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进行预冲洗;吸附净化阶段,对所述离子吸附组件通电,使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表面吸附所述待处理水样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排污再生阶段,解吸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上的电极上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通水使所述阴离子和阳离子从所述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中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系生态平衡与和谐环境的重要基础。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是火力发电的重要附属系统,主要用于补充机组热力系统正常汽水损失,对于供热电厂,也用于热网系统补水。反渗透是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常用设备,但反渗透自用水率较高,一般在25%左右,因此,反渗透浓水回用是节水的重点。目前,反渗透浓水回用常规处理工艺为:反渗透浓水+混凝澄清软化+海水膜反渗透,其中混凝澄清软化的目的是降低反渗透出水硬度,利于提高海水膜反渗透的回收率。然而,混凝澄清软化存在设备投资及占地大、运行成本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反渗透浓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及方法。一种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系统和电吸附处理系统,所述电吸附处理系统包括离子吸附组件,所述离子吸附组件包括相对的正极和负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系统和电吸附处理系统,所述电吸附处理系统包括离子吸附组件,所述离子吸附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和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系统和电吸附处理系统,所述电吸附处理系统包括离子吸附组件,所述离子吸附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和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吸附组件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交替设置的正极和负极,各个正极均电连接在一起,各个负极均电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电极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垢刷件,所述刮垢刷件的刃部紧挨着所述负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正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负极与旋转齿轮连接,在所述旋转齿轮的带动下使得所述负极绕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互平行的旋转面进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上具有过水孔;和/或,所述负极上具有过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东升刘政修蔡来生冯宝泉毛永清郭永红郭强梁国杰朱迎春赵潇然彭晓军陈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