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比能量高、体积小和循环寿命长的优势,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二次电池之一。随着电子设备、电动车等大功率、高能量设备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已证实通过在极片上进行覆锂可以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需补锂量一般在1-2微米,但实际生产中并无法生产如此薄的金属锂箔。据悉,目前生产的最薄锂箔在4-5微米左右。因此,直接应用于电池中进行补锂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锂箔分条转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超薄锂箔一分为二,减小了超薄锂箔的相对厚度,满足电池所需补锂量的同时又提高了金属锂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锂箔相对减薄方法,通过将超薄锂箔分条转移的方式将超薄锂箔一分为二,减小了超薄锂箔的相对厚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包括:提供带膜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所述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包括:/n提供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所述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由支撑膜和超薄锂箔构成,所述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具备裸锂面和与裸锂面相反的裸膜面;/n将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的裸锂面进行划痕处理,形成以划痕线为界的多个超薄锂条,所述划痕不贯穿支撑膜;/n提供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具备离型面和与离型面相反的非离型面,且离型膜的离型力大于支撑膜的离型力;/n将划痕处理后的超薄锂箔的裸锂面与离型膜的离型面相对设置,使用凹凸辊进行辊压,所述凹凸辊的凹凸分界线与划痕线对齐;/n辊压完成后,将支撑膜与离型膜分开,超薄锂箔的一部分仍与支撑膜复合在一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所述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包括:
提供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所述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由支撑膜和超薄锂箔构成,所述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具备裸锂面和与裸锂面相反的裸膜面;
将带膜支撑的超薄锂箔的裸锂面进行划痕处理,形成以划痕线为界的多个超薄锂条,所述划痕不贯穿支撑膜;
提供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具备离型面和与离型面相反的非离型面,且离型膜的离型力大于支撑膜的离型力;
将划痕处理后的超薄锂箔的裸锂面与离型膜的离型面相对设置,使用凹凸辊进行辊压,所述凹凸辊的凹凸分界线与划痕线对齐;
辊压完成后,将支撑膜与离型膜分开,超薄锂箔的一部分仍与支撑膜复合在一起,而另一部分则转移到离型膜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辊压后仍与支撑膜复合在一起的超薄锂箔的部分为凹凸辊的凹槽处未辊压到的超薄锂条,转移到离型膜上的超薄锂箔的部分为凹凸辊的凸起处辊压过的超薄锂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滚痕刀进行所述划痕处理,其中所述超薄锂箔上的划痕深度通过张力控制机构控制超薄锂箔上的张力实现,或者通过滚痕刀与平辊的配对使用,由滚痕刀与平辊之间的间隙来控制划痕深度,可选的,划痕深度小于等于超薄锂箔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锂箔分条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膜的种类为离型膜,且与超薄锂箔接触的一面为离型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大志,程滋平,于坤旺,吴春敢,刘慧芳,陈强,牟瀚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能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