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新专利>正文

字符识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14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字符识别器属于字符识别领域,它是由光电传感电路,放大电路,触发电路,时钟电路,反相译码输出电路组成,由光源、光敏电阻和光导纤维组成光电传感器,由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电流放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入文字简单、省事,不用训练、记忆、掌握输入方法,可用在各种用途的模拟输出。(*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字符识别器属于字符识别领域。在计算机输入中,用户要用键盘将文字逐字输入计算机内,又慢又吃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电转换,识别印刷字符的字符识别器。本技术是根据普朗克辐射原理,黑体能在任何温度下将落到它表面上的任何波长的辐射全部吸收,而白色实际是能引起视觉的光辐射,将白纸上的黑色笔划识别,按照不同的点阵建立特征,它是由光电传感电路、放大电路、触发电路、时钟电路反相评码输出电路组成,光电传感器经电流放大,寄存触发,反相后译码输出。由光源、光敏电阻和光导纤维组成光电传感器,电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电流放大,经寄存D型触发器触发、反相后输出,在光敏电阻上并连一个电阻,使得光敏电阻在光电接收后产生线性变化,为防止过大输出,在输出上并联一个电阻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D型触发器相连,当光敏电阻接收信号后,基极为高电平时,集电极有放大电流通过触发D型触发器,当光敏电阻没有接收信号,基极为低电平,集电极电流处于逻辑"L"电平处于截止状态。不触发D型触发器,采用时钟电路可在撤消消除信号后,在不附加任何外接门电路的条件下既可将输入端的逻辑电平以高、低形式通过时钟CP正边沿跳变,并行送入6个D触发器,取数Q端状态取决于送数D端的状态。本技术输入文字简单省事、又快、不用训练、记忆、掌握输入方法,可用在各种用途的摸拟输出。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电路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扫描端部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用光导纤维将印刷符号上的不同光传导给光敏电阻,把光电流放大,触发后经反相译码输出。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是由光电传感电路、放大电路、触发电路、时钟电路、反相译码输出电路组成,光电传感电路是由光敏电阻与电阻并联后组成,在输出上串联电阻后与放大电路是由光敏电阻与电阻并联后组成,在输出上串联电阻后与放大电路相连,光敏电阻采用硫化铝所制,可以减少温度的影响,暗电阻和亮电阻之差可在200MΩ~1KΩ之间。放大电路是电阻和三极管组成,三极管基极与光电传感电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三极管采用2SC1815制作,触发电路是由D型触发发器来完成,选用6上升沿D型触发器(74LS/74),它包含有6个独立的D型触发器,分别放大电路的输出相连,时钟电路采用NE5559集成电路,输出是由显示部分和计算机接口,显示选用共阴极LED7段显示器,用4线7段译码,6位反相驱动。采用16位输出,对应采用16个光电传感电路经放大后分别与D型触发器1D~16D管脚输入相连。附图3是本技术的的扫描端部结构示意图,它是由光源(1)、光导纤维(2)和光敏电阻(3)、壳体(4)、电缆(5)组成,光源设置在扫描端部光导纤维与光敏电阻相连。光导纤维将字面上的光传给光敏电阻,由电缆传输,光导纤维是由0.5~0.8mm直径的光导纤维、由16根组成一个4×4点阵,每一根光导纤维分别对应一个点阵。权利要求1.一种字符识别器,它是由触发电路、时钟电路、反相译码输出电路组成,其特征是由光源、光敏电阻和光导纤维组成光电传感器,由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电流放大,在光敏电阻上并联一个电阻,在输出上串联一个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字符识别器,其特征是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扫描端部壳体内,光源设置在扫描端部,光导纤维与光敏电阻相连,光导纤维是由16根组成一个点阵。专利摘要本技术字符识别器属于字符识别领域,它是由光电传感电路,放大电路,触发电路,时钟电路,反相译码输出电路组成,由光源、光敏电阻和光导纤维组成光电传感器,由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电流放大,本技术输入文字简单、省事,不用训练、记忆、掌握输入方法,可用在各种用途的模拟输出。文档编号G06K9/00GK2259001SQ9521792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傅新 申请人:傅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字符识别器,它是由触发电路、时钟电路、反相译码输出电路组成,其特征是由光源、光敏电阻和光导纤维组成光电传感器,由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电流放大,在光敏电阻上并联一个电阻,在输出上串联一个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新
申请(专利权)人:傅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