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92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包括压板、动力单元、门型支架和光栅,所述光栅设在所述门型支架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用于所述压板上下往复移动的结构。压合时,将手机中框和屏幕放入保压盒的下壳内,然后将上壳盖在下壳上;将保压盒放在所述压板的下方,通过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压板下压保压盒的上壳,使保压盒的上壳和下壳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半自动化压合,操作方便,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手机组装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的中框和屏幕是点胶连接的,在点胶连接后需要将屏幕和中框放入保压盒内保持一定的压力若干时长,待胶水凝固;保压盒(参见图2)的结构为上壳100的周边设有多个通槽101,下壳200的周边设有多个勾耳201,将点胶连接后的屏幕和中框放入下壳内,然后盖上上壳,通过勾耳和通槽使上壳和下壳紧密连接,从而达到保压的目的,待胶水凝固后需将上壳和下壳拆开方可取出半成品手机。目前,保压盒的上壳和下壳的卡合连接大多是采用工人手工按压,这种方法需要工人使用很大的力气来压合,工人长时间在这种操作下,易疲劳且效率还低,为保持产能,往往需要很多的工人来操作这一道工序,对生产效率起到很大的限制。为此,需要一种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保压盒压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包括压板、动力单元、门型支架和光栅,所述光栅设在所述门型支架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用于所述压板上下往复移动。对于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保压盒固定座,所述保压盒固定座设在所述压板的下方。对于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底座,所述门型支架是设在所述底座上的,所述保压盒固定座是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板的下方的。对于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压板是通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连接的。对于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用于定位所述压板的上下往复移动。对于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动力单元是气缸或电机。对于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包括压板、动力单元、门型支架和光栅,所述光栅设在所述门型支架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用于所述压板上下往复移动的结构。压合时,将手机中框和屏幕放入保压盒的下壳内,然后将上壳盖在下壳上;将保压盒放在所述压板的下方,通过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压板下压保压盒的上壳,使保压盒的上壳和下壳卡合。本技术实现了半自动化压合,操作方便,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保压盒压合装置一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保压盒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包括压板1、动力单元2、门型支架3和光栅4,所述光栅4设在所述门型支架3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动力单元2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压板1和所述动力单元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2用于所述压板1上下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门型支架3的入口处设有光栅4,当所述动力单元2工作时,所述光栅4感应到有异物进入压合区域时发出警报,并停止所述动力单元2工作,对保压盒压合装置的操作工人提供安全保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板1是由硬质材料层和软质材料层层叠而成的,硬质材料层和所述动力单元2的输出轴连接,软质材料呈用于压合保压盒时与保压盒接触,如此,在压合保压盒时通过软质材料层缓冲,不会压坏保压盒。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压盒压合装置的具体流程为:由工人将手机中框和屏幕放入保压盒的下壳内,然后将上壳盖在下壳上;将保压盒此时下壳和上壳还没有压合连接放在所述压板1的下方,通过所述动力单元2驱动所述压板1下压保压盒的上壳,使保压盒的上壳和下壳卡合。本技术实现了半自动化压合,操作方便,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优点。优选的,还包括保压盒固定座5,所述保压盒固定座5设在所述压板1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工人将保压盒放在所述压板1的下方时的位置准确,在所述压板1的正下方设置一个保压盒固定座5,确保保压盒在压合时受力全面、均匀。优选的,还包括底座6,所述门型支架3是设在所述底座6上的,所述保压盒固定座5是设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压板1的下方的。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所述底座6是为了便于所述门型支架3和所述保压盒固定座5的安装,以及便于整个装置的搬运和摆放。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板7,所述压板1是通过所述连接板7和所述动力单元2的输出轴连接的。需要说的是,设置所述连接件是为了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压板1,以使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压合不同型号的保压盒。优选的,还包括导向单元8,所述导向单元8用于定位所述压板1的上下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单元8是至少两副直线导柱副,所述直线导柱副包括导套和与所述导套配合的导柱,所述导套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导柱的一端和所述压板1连接;若是两副直线导柱副,则与动力单元2的输出轴呈三角形排布,可使所述压板1上下往复移动稳定,不会出现摆动等现象。优选的,所述动力单元2是气缸或电机。优选的,所述底座6上设有把手61。设置所述把手61是为了方便所述保压盒压合装置移动搬运。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保压盒压合装置,包括压板、动力单元、门型支架和光栅,所述光栅设在所述门型支架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门型支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用于所述压板上下往复移动;通过光栅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通过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压板下压保压盒的上壳,使保压盒的上壳和下壳卡合。本技术实现了半自动化压合,操作方便,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优点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动力单元(2)、门型支架(3)和光栅(4),所述光栅(4)设在所述门型支架(3)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动力单元(2)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压板(1)和所述动力单元(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2)用于所述压板(1)上下往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盒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动力单元(2)、门型支架(3)和光栅(4),所述光栅(4)设在所述门型支架(3)的入口处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动力单元(2)和所述门型支架(3)连接,所述压板(1)和所述动力单元(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单元(2)用于所述压板(1)上下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盒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压盒固定座(5),所述保压盒固定座(5)设在所述压板(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压盒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6),所述门型支架(3)是设在所述底座(6)上的,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