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80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绝缘护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护筒,上夹板呈对称式从护筒的两侧套设在所述护筒的筒壁上,同一侧的上夹板底部设置有两组对应的下夹板,上夹板朝向下夹板的板面上通过轴承部件转动安装有螺柱,上夹板朝向下夹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贯穿通孔并延伸至下夹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变压器绝缘护筒上的开孔作业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且开孔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开孔定位装置的提出,通过护筒上下的两只夹板对护筒的筒壁进行夹持,既可以保证开孔位置精确,又能减少必要的人力成本,一人即可完成开孔作业,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绝缘护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护筒,也被称为支撑护筒,主要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端部,用于支撑端部线圈。要保证变压器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变压器支撑护筒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电气强度,要承受长期运行过程中的雷电过电压、操作冲击电压、暂态过电压和长期工作电压;2、耐热性能,要保证承受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热作用而无损伤;3、机械强度,保证线圈在短路作用力下不发生开裂和分层现象。线圈内部引出线需从内部经过护筒引出到线圈外部,因此护筒开孔尺寸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往传统的开孔操作主要依靠人工画线,事先用钢尺和笔在外弧面上量出中心点画出十字坐标点,因为没有专用的弧面开孔设备,现场进行这些操作时一般需要两至三个人来完成,从画线到开孔,完成一个端圈开孔操作一般需要20-30分钟,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会出现跑偏,形成椭圆形的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压器绝缘护筒上的开孔作业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和护筒(4),护筒(4)的筒壁位于上夹板(1)与下夹板(2)之间,并且护筒(4)的筒壁分别与上夹板(1)以及下夹板(2)的板面贴合,上夹板(1)的数量有两组,上夹板(1)呈对称式从护筒(4)的两侧套设在所述护筒(4)的筒壁上,同一侧的上夹板(1)底部设置有两组对应的下夹板(2),上夹板(1)朝向下夹板(2)的板面上通过轴承部件转动安装有螺柱(3),螺柱(3)贯穿下夹板(2)并与下夹板(2)螺纹配合,所述下夹板(2)上开设出通孔(8),上夹板(1)朝向下夹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限位柱(7),限位柱(7)贯穿通孔(8)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和护筒(4),护筒(4)的筒壁位于上夹板(1)与下夹板(2)之间,并且护筒(4)的筒壁分别与上夹板(1)以及下夹板(2)的板面贴合,上夹板(1)的数量有两组,上夹板(1)呈对称式从护筒(4)的两侧套设在所述护筒(4)的筒壁上,同一侧的上夹板(1)底部设置有两组对应的下夹板(2),上夹板(1)朝向下夹板(2)的板面上通过轴承部件转动安装有螺柱(3),螺柱(3)贯穿下夹板(2)并与下夹板(2)螺纹配合,所述下夹板(2)上开设出通孔(8),上夹板(1)朝向下夹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限位柱(7),限位柱(7)贯穿通孔(8)并延伸至下夹板(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绝缘护筒开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2)的板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友卞书勤刘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新源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