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77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包括:放卷辊轮;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的一侧;收卷辊轮,所述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和所述收卷辊轮之间;其中,所述放卷辊轮设置在离合器上,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多个打磨辊轮和多个导向辊轮,靠近所述放卷辊轮的所述打磨辊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离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可以提高油墨转移介质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涉及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橡皮布,是由橡胶层和基材构成的复合材料制品,具体的,橡皮布一般包括布底、气垫层以及表面的橡胶层。在间接平版印刷中,用其将油墨从印版转移至承印物上。在制造橡皮布之后,还需要对橡皮布进行打磨处理,从而获得较为平整且具有一定粗糙度的橡皮布。现在一般先对橡皮布进行粗磨,然后在细磨,但是在打磨过程中橡皮布和打磨辊轮之间的压力可能过大或过小,因此导致橡皮布的平整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该打磨设备可以获得平整度较好,表面粗糙度均匀的油墨转移介质。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包括:放卷辊轮;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的一侧;收卷辊轮,所述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和所述收卷辊轮之间;其中,所述放卷辊轮设置在离合器上,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多个打磨辊轮和多个导向辊轮,靠近所述放卷辊轮的所述打磨辊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离合器。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依次通过多个所述打磨辊轮和多个所导向辊轮。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打磨辊轮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与所述第二打磨辊轮的压力。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与所述第二打磨辊轮的压力小于阈值时,所述离合器则降低所述放卷辊轮的放卷速度。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与所述第二打磨辊轮的压力大于阈值时,所述离合器则提高所述放卷辊轮的放卷速度。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纠偏器,所述纠偏器设置在所述第三打磨辊轮和第四打磨辊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纠偏器用于调整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打磨设备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打磨组件上。进一步地,所述收卷辊轮上设置有恒定力矩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位于所述打磨辊轮上,所述探测器用于测量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厚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该打磨设备可以实现检测油墨转移介质与打磨辊轮的压力,也就是说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油墨转移介质与打磨辊轮的之间的压力,并将压力值反馈至离合器。当压力值小于阈值时,则可以通过离合器来降低放卷辊轮的放卷速度,当压力值大于阈值时,则可以通过离合器来提高放卷速度。因此可以使得放卷速度和打磨辊轮的转速相匹配,同时通过纠偏器来调整油墨转移介质的位置,由此来提高油墨转移介质的表面粗糙度,改善因张力不均匀而产生的厚度不均匀及表面波纹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气垫层泡孔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气垫层在放大100倍时的光学显微镜图。图6:图5中方框部分在放大1000倍时的光学显微镜图。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面胶层的粗糙度。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面胶层的外观直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制备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制造设备的示例性的框图。图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的厚度测量设备的示意图。图12:本专利技术中油墨转移介质的厚度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图13:本专利技术中探测器发射第一光线的示意图。图14:本专利技术中探测器发射第二光线的示意图。图15: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光线照射在油墨转移介质上的示意图。图16:本专利技术中压延设备的示意图。图17:本专利技术中油墨转移介质的制造系统的示意图。图18:本专利技术中滤胶机的示意图。图19:图18中辊筒的示意图。图20:本专利技术中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示意图。图21:本专利技术中油墨转移介质偏移打磨辊轮的示意图。图22:本专利技术中油墨转移介质的硫化设备的示意图。图23:本专利技术中防粘层的示意图。图24:本专利技术中油墨转移介质的硫化设备的另一示意图。图25:本专利技术中翻胶机的示意图。图26:本专利技术中辊筒组的示意图。图27:本专利技术中辊筒组的另一示意图。图28:图27中辊筒组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墨转移介质10,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可以包覆在胶印印刷机1的转印滚筒A上,从而作为平板印刷(胶印)过程中的一种油墨转移用的介质,油墨由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的表面直接转移到承印物30上。具体地可以通过包括以下的过程实现,将包覆有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的转印滚筒A旋转,与其上面形成有字符和图像并提供有印刷油墨的印版滚筒B密切接触,使得位于印版滚筒B处的印版20上的字符和图像油墨被转移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上,接着,在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上的字符和图像(转移并)被定位在压印辊C的承印物30如纸张上,该纸张在与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紧密接触下被传送,从而进行印刷。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10包括,第一基材层11、气垫层12和第二基材层13和面胶层14。所示油墨转移介质10形成多层结构的层叠体,所述第一基材层11作为最内一层,包覆所述印刷机100的转印滚筒A上,所述面胶层14作为最外一层,印版滚筒B的印版20上的油墨附着于油墨转移介质10的面胶层14而被转印。如图2所示,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的厚度,是指由形成油墨转移介质10的第一基材层11、气垫层12、第二基材层13和面胶层14中各层厚度之和,例如为1.8-2.5mm,进一步地,例如为1.95mm、2.00mm、2.05mm,基于此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的具有理想的强度而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的厚度变化量例如小于等于0.03mm,例如0.01mm、0.02mm。如图2所示,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具有例如为70°~85°的邵尔A硬度,例如76°、78°、81°;具有大于等于80KN/m的抗拉强度,进一步地,大于等于90KN/m,例如95KN/m、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放卷辊轮;/n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的一侧;/n收卷辊轮,所述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和所述收卷辊轮之间;/n其中,所述放卷辊轮设置在离合器上,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多个打磨辊轮和多个导向辊轮,靠近所述放卷辊轮的所述打磨辊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离合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2 CN 20201032342131.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卷辊轮;
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的一侧;
收卷辊轮,所述打磨组件位于所述放卷辊轮和所述收卷辊轮之间;
其中,所述放卷辊轮设置在离合器上,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多个打磨辊轮和多个导向辊轮,靠近所述放卷辊轮的所述打磨辊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依次通过多个所述打磨辊轮和多个所导向辊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打磨辊轮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与所述第二打磨辊轮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转移介质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与所述第二打磨辊轮的压力小于阈值时,所述离合器则降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毛清俞辉赵宏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