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制造方法及生胎技术

技术编号:2937776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6
轮胎的制造方法及生胎。使内衬层的厚度均匀化。在轮胎的制造方法中包含:形成生胎(1A)的成型工序(S1);以及利用气囊(32a)从轮胎内腔侧按压生胎(1A)而得到硫化轮胎(1)的硫化工序(S2)。在成型工序(S1)中,内衬层(9)包含有基部(9a)和厚度比基部(9a)大的一对厚壁部(9b)。以一对厚壁部(9b)与带束层(7)在轮胎子午线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成型出生胎(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的制造方法及生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的制造方法及生胎。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空气非透过性的内衬层的未硫化的生胎。所述内衬层的胎冠中央部的平均厚度T1、从胎肩部到胎侧部的局部的一部分的平均厚度T2、及胎侧部的剩余部分的平均厚度T3由下式(1)及(2)构成。T2=1.3×T1~2.2×T1…(1)T3=0.8×T1~1.0×T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2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样的生胎中,当将气囊按压在所述内衬层上进行硫化时,所述内衬层的厚度变得均匀。通常,在轮胎的胎面部配置刚性大的带束层。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当生胎被所述气囊从轮胎内腔侧按压时,所述气囊的变形量在配置有所述带束层的部位和未配置所述带束层的部位处不同。上述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所述带束层,关于使所述内衬层的厚度均匀化,还有研究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内衬层的厚度均匀化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及生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的制造方法,所述轮胎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n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形成生胎,所述生胎包含内衬层和带束层,所述内衬层呈环状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而延伸,所述带束层配置在所述内衬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且配置于胎面部;以及/n硫化工序,在该硫化工序中,利用气囊从轮胎内腔侧按压所述生胎而得到硫化轮胎,/n在所述成型工序中以如下方式成型出生胎:使所述内衬层包含基部以及厚度比所述基部大的一对厚壁部,所述一对厚壁部与所述带束层沿轮胎子午线方向不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2 JP 2020-0086241.一种轮胎的制造方法,所述轮胎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形成生胎,所述生胎包含内衬层和带束层,所述内衬层呈环状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而延伸,所述带束层配置在所述内衬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且配置于胎面部;以及
硫化工序,在该硫化工序中,利用气囊从轮胎内腔侧按压所述生胎而得到硫化轮胎,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以如下方式成型出生胎:使所述内衬层包含基部以及厚度比所述基部大的一对厚壁部,所述一对厚壁部与所述带束层沿轮胎子午线方向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生胎的所述一对厚壁部位于所述硫化轮胎的一对胎肩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生胎的所述一对厚壁部比所述硫化轮胎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靠轮胎径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内衬层包含第一橡胶片以及粘贴于所述第一橡胶片的第二橡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琢马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