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75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优化步骤包括如下:(a)收集基本设备参数,包括相邻各个架间距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轧钢
,尤其是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金属冲压制品及家用电器等行业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对板带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带钢轧制的高速化就成为现代化冷连轧机生产的一大趋势。现有的轧机在高速的运动下容易造成酸轧机组打滑振动现象频发的问题,更严重的会出现断带导致机组停机维修的大问题,现场发现振动打滑缺陷后,只能减速生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影响企业效绩,且轧机在高速轧制过程中,带钢与轧辊接触变形区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变形区的润滑状态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有可能导致轧机发生打滑振动的发生。根据建立的振动打滑模型可知,道次润滑油膜的厚度(摩擦系数)、道次咬入角、道次轧制速度等因素都只与各机架的压下量有关,对于打滑振动缺陷而言,各个道次压下量的分配量主要影响振动系数和打滑因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优化方法包括如下:(a)收集基本设备参数,包括相邻各个架间距Li、1-5机架工作辊半径Ri、1-5机架工作辊的杨氏模量Ei和泊松比νi、i=1,2,…5、平均变形抗力Km;(b)收集典型规格产品的基本轧制工艺参数,包括带材的宽度B、来料厚度h0、带材入口速度v0、带钢出口速度vr、摩擦系数μi、临界振动系数φ*、临界打滑因子下限临界打滑因子上限1-5#机架轧制压力Pi、1-5#机架入口张力T0i、1-5#机架出口张力T1i,i=1,2,…5;(c)定义最佳压下量计算过程变量,包括过程参数s,轧机的固有频率ωi、1-5#机架出口厚度hi、1-5#压下量步长ΔLi、1-5#压下量的最大值Ximax、1-5#机架的振动系数1-5#机架的打滑因子目标函数G1、G2、目标函数允许最大值G3、G4;(d)令s=0,G3=1、G4=1,ΔLi={0.3,0.24,0.31,0.18,0.2};(e)s=s+1;(f)计算当前机架压下量Xi=sΔLi;(g)计算1-5机架振动系数φi、1-5机架打滑因子ψi;(h)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转到步骤(j);若不成立,转到步骤(e);(i)计算机架振动系数的均匀度机架振动系数整体数值(j)计算机架打滑因子的均匀度机架打滑因子整体数值(k)计算目标函数α、β为加权系数;(l)判断Xi<Ximax是否成立,若成立转到步骤(m),若不成立,转到步骤(e);(m)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令Xibest=Xi,转到步骤(n);若不成立则令转到步骤(e);(n)输出最佳压下量Xibest。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所涉及的各个机架压下量可调工艺参数作为优化控制变量,并以打滑振动作为防止目标,把振动系数以及打滑因子作为控制目标,开发一套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设定技术,有效防治了冷连轧机组振动打滑缺陷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算过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优化方法包括如下:(a)收集基本设备参数,包括相邻各个架间距L1=L2=L3=L4=L5=4750mm、1-5机架工作辊半径R1=R2=R3=R4=R5=232mm、1-5机架工作辊的杨氏模量E1=E2=E3=E4=E5=2.1×105MPa和泊松比ν1=ν2=ν3=ν4=ν5=0.3、平均变形抗力Km=450MPa;(b)收集典型规格产品的基本轧制工艺参数,包括带材的宽度B=1316mm、来料厚度h0=2.83mm、带材入口速度v0=230m/min、带钢出口速度vr=1284m/min、摩擦系数μ1=0.08、μ2=0.06、μ3=0.05、μ4=0.05、μ5=0.04、临界振动系数φ*=1、临界打滑因子下限ψ*-=0、临界打滑因子上限ψ*+=1、1-5#机架轧制压力P1=1047t,P2=930t,P3=865t,P4=849t,P5=667t、1-5#机架出口张力T01=30MPa,T02=52MPa,T03=85MPa,T04=54MPa,T05=36MPa、1-5#机架出口张力T11=52MPa,T12=85MPa,T13=54MPa,T14=36MPa,T15=26MPa;(c)定义最佳压下量计算过程变量,包括过程参数s、轧机的固有频率ω、1-5#机架出口厚度hi、1-5#压下量步长ΔL={Δi,i=1,2…5}、1-5#压下量的最大值Ximax={1.5,1.82,1.44,1.26,1.06}、1-5#机架的振动系数φi、1-5#机架的打滑因子ψi、目标函数G1、G2、目标函数允许最大值G3、G4;(d)令s=0,G3=1、G4=1,ΔLi={0.3,0.24,0.31,0.18,0.2};(e)s=s+1;(f)计算当前机架压下量Xi={0.3,0.24,0.31,0.18,0.2};(g)计算1-5#机架振动系数φ1=1.31、φ2=1.26、φ3=1.24、φ4=1.17、φ5=1.12、、1-5#机架打滑因子ψ1=0.016、ψ2=0.012、ψ3=0.032、ψ4=0.038、ψ5=0.1;(h)判断是否成立,成立转到步骤(i);(i)计算机架振动系数均匀度机架振动系数整体数值(j)计算机架打滑因子均匀度机架打滑因子整体数值(k)计算目标函数α、β为加权系数;(l)判断Xi<Ximax是否成立,成立,转到步骤(m);(m)判断是否成立,不成立则令转到步骤(e);(n)输出最佳压下量Xibest={0.95、0.77、0.39、0.21、0.0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所涉及的各个机架压下量可调工艺参数作为优化控制变量,并以打滑振动作为防止目标,把振动系数以及打滑因子作为控制目标,开发一套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设定技术,有效防治了冷连轧机组振动打滑缺陷的发生,为机组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比较广阔。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步骤包括如下:/n(a)收集基本设备参数,包括相邻各个架间距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振动、打滑为防止目标压下规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步骤包括如下:
(a)收集基本设备参数,包括相邻各个架间距Li、1-5机架工作辊半径Ri、1-5机架工作辊的杨氏模量Ei和泊松比νi、i=1,2,…5、平均变形抗力Km;
(b)收集典型规格产品的基本轧制工艺参数,包括带材的宽度B、来料厚度h0、带材入口速度v0、带钢出口速度vr、摩擦系数μi、临界振动系数φ*、临界打滑因子下限临界打滑因子上限1-5#机架轧制压力Pi、1-5#机架入口张力T0i、1-5#机架出口张力T1i,i=1,2,…5;
(c)定义最佳压下量计算过程变量,包括过程参数s,轧机的固有频率ωi、1-5#机架出口厚度hi、1-5#压下量步长ΔLi、1-5#压下量的最大值Ximax、1-5#机架的振动系数1-5#机架的打滑因子目标函数G1、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林邢德茂张本龙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