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50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至少包括:壳体、换能器、进液针,以及清洗针;所述换能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由于所述换能器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气通孔,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开设有缝隙腔室;以及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部。可见本超声喷头结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喷涂质量高。以及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的缝隙腔室尺寸,就能够得到不同的流速,扩散角等参数,故使用范围广。另外,喷涂结束后,通过清洗针能够对所述工作端进行清洁,实现防止结垢的目的,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
技术介绍
超声换能器,是一种实现电能与声能(即高频机械振动能)相互转换的器件。超声喷涂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毛细波雾化功能,对流经超声换能器工作端的液体进行雾化,产生微米级细小液滴,引入适当压力的气体后,使雾粒在气流作用下匀化、碎小,同时气流带动雾粒运行并引导雾粒的运行方向,从而达到对待涂物体表面实现精密喷涂的目的。参考图1和图2,现有喷涂用超声换能器主要包括换能器本体1、上外壳4,以及下外壳5;将上外壳4和下外壳5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一腔体,换能器本体1被固定在腔体内;同时腔体内设计有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6,且进液通道6开设在换能器本体1中;进气通道通过进气接头2与气源连接,进液通道6通过进液接头3与供液装置连接。换能器本体1的声能辐射端结构通常设计为圆柱体形或圆锥体形,声能辐射端的工作端一般为盘头式或蘑菇头式结构,通常为了放大振幅的作用,工作端的设计会减小尺寸,这样导致了雾化面积减小,单位时间的雾化量较小,不适应快速喷涂或大面积喷涂场合使用。另外换能器本体1中开设进液通道6,为了在声能辐射端的工作端的外围增加引导气体,这样的方式必须在工作端增加外围扩散气道7,造成结构非常复杂,并且换能器中间进液通道6的直径大小及液体的种类交互影响雾化的效果,对于一些粘性的液体甚至无法实现雾化。因此,现有喷涂用超声换能器存在雾化面积小,不适应快速喷涂或大面积喷涂场合使用。外加引导气体时在盘头式或蘑菇头式结构位置会形成气流的正负压差,雾化液滴极易形成倒流,影响雾化效果。外加引导气流需要特定结构来实现,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器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喷涂质量高,且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至少包括:壳体、换能器、进液针,以及清洗针;所述换能器被收容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换能器的前匹配端插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工作端的中间开设有缝隙腔室;所述换能器内沿其长度方向中心线开设有进气通孔,且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缝隙腔室相联通,所述进气通孔的进气接头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换能器的电源接头穿设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且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与所述进气通孔的中心线呈一夹角。优选地,所述前匹配端的形状呈圆柱体型或圆锥体型。优选地,所述前匹配端上部设有放大超声波振幅的放大弧度结构。优选地,所述工作端为扁平结构。优选地,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台阶孔,所述换能器的下部与台阶孔配合固定,所述换能器的上部穿过所述上壳体,并通过紧固件与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进气接头位于所述换能器的上部,且突于所述上壳体;所述换能器的电源接头穿设所述上壳体中。优选地,所述换能器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台阶孔的上台阶面连接。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倾斜支架,其中:一个所述倾斜支架中可旋转地安装有所述进液针,且所述进液针对着所述扁平结构的一扁平面,另一个所述倾斜支架中可旋转地安装有所述清洗针,且所述进液针也对着所述扁平结构的一扁平面。优选地,所述工作端沿长度方向加工有U型弧面,且所述U型弧面与所述进气通孔相切联通。优选地,所述述工作端为圆柱头的形状。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换能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由于所述换能器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气通孔,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开设有缝隙腔室;以及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且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与所述进气通孔的中心线呈一夹角。气体从所述进气通孔输入,当流到所述缝隙腔室会实现气体的扩散,同时进液针向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输入液体,该工作端能起到引流超声作用;气体扩散与引流超声共同作用,实现液体的雾化喷涂,且喷涂均匀;不需要另外设计复杂外围气道,故结构简单,喷涂质量高。以及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的缝隙腔室尺寸,就能够得到不同的流速,扩散角等参数,故使用范围广。另外,喷涂结束后,有机溶剂通过清洗针流向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对所述工作端进行清洁,实现防止结垢的目的,进而延长了本超声喷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喷涂用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喷涂用超声换能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换能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换能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的换能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的剖视图。图7显示为本技术的换能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8显示为图7的A向的局部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技术的换能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换能器本体2进气接头3进液接头4上外壳5下外壳6进液通道7外围扩散气道100换能器110锁紧杆120前匹配端130进气通孔140法兰150工作端160缝隙腔室20U型弧面180圆柱头40进气接头50电源接头60锁紧螺母70进液针701第一倾斜支架80清洗针801第二倾斜支架90壳体901上壳体902下壳体903台阶孔904密封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3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壳体、换能器、进液针,以及清洗针;所述换能器被收容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换能器的前匹配端插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工作端的中间开设有缝隙腔室;所述换能器内沿其长度方向中心线开设有进气通孔,且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缝隙腔室相联通,所述进气通孔的进气接头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换能器的电源接头穿设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且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与所述进气通孔的中心线呈一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壳体、换能器、进液针,以及清洗针;所述换能器被收容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换能器的前匹配端插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前匹配端的工作端突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工作端的中间开设有缝隙腔室;所述换能器内沿其长度方向中心线开设有进气通孔,且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缝隙腔室相联通,所述进气通孔的进气接头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换能器的电源接头穿设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部,且所述的清洗针和进液针与所述进气通孔的中心线呈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匹配端的形状呈圆柱体型或圆锥体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匹配端上部设有放大超声波振幅的放大弧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端为扁平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刚朱阿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海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