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表面处理治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具
,尤其涉及管材表面处理治具。
技术介绍
因为现在目前在市面上的二次治具都是一对一的,在喷电子烟外壳(呈管状)时,因为管材的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方形、椭圆形、扁形、四方形、圆形等。其中,圆管管材的直径尺寸范围为14mm至25mm,每一种直径都必须要使用一个专门一对一的治具,否则就不能进行固定,不能进行外壳的喷涂处理。在使用现有的治具插入管材内部进行顶紧时,只有两个点接触,稳定性差,且一个治具只能用于顶紧一种规格的管材工件,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管材表面处理治具,能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形状的管材工件,通用性强,且有四个点顶紧在管材内壁上,更加稳定。(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管材表面处理治具,包括支撑杆组件和衔接杆部;支撑杆组件呈“X”形错位设置有两组并形成四个支撑点,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部、第一连接杆部、第二支撑杆部和第二连接杆部,第一连接杆部和第二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管材表面处理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组件和衔接杆部;/n支撑杆组件呈“X”形错位设置有两组并形成四个支撑点,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部(1)、第一连接杆部(2)、第二支撑杆部(3)和第二连接杆部,第一连接杆部(2)和第二连接杆部呈“X”形错位设置,衔接杆部端部、第二连接杆部、第二支撑杆部(3)、第一连接杆部(2)和第一支撑杆部(1)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材表面处理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组件和衔接杆部;
支撑杆组件呈“X”形错位设置有两组并形成四个支撑点,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部(1)、第一连接杆部(2)、第二支撑杆部(3)和第二连接杆部,第一连接杆部(2)和第二连接杆部呈“X”形错位设置,衔接杆部端部、第二连接杆部、第二支撑杆部(3)、第一连接杆部(2)和第一支撑杆部(1)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部(1)和第二支撑杆部(3)均为弧形杆,且第一支撑杆部(1)沿远离第一连接杆部(2)方向逐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