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45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本体,其设有出水部;出水部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腔壁设有用于引入进水的过水口;出水部设有与滑动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滑动件,其止转地滑设于滑动腔,并在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过水口连通第一出水口,在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过水口连通第二出水口;转动件,其装设于出水部一端并绕平行于滑动件滑动方向的转动轴与本体转动连接,且其与滑动件斜面配合;弹性件,其装设于本体与滑动件之间,并用于驱使滑动件顶持转动件。该出水装置整体具有出水功能切换方便、装配难度低、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水装置,例如花洒一般包括手柄部分和出水端头部分,对于花洒出水功能的切换,一般是在花洒的出水端头部分设置分水盘,通过用户拨动花洒面盖,在垂直于花洒面盖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切换连通分水盘上不同的过水通道,但这种结构由于花洒面盖与分水盘之间的摩擦力度较大,或者设置有用于固定档位的结构,在进行出水功能的切换操作时,需要用户一手抓住手柄部分,另一手拨动花洒面盖,无法实现单手操作,使用上较为不便。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在花洒手柄部分设置拨钮,并在花洒手柄内设置与拨钮斜面配合的滑杆,在滑杆上沿滑动方向设置多个密封圈,同时设置对应的多个分水孔,在拨动拨钮时滑杆会产生滑动,使得不同的密封圈与花洒手柄内部水路配合打开或封堵不同的分水孔,从而实现单手操作切换花洒出水功能。但该种结构的花洒由于在花洒的手柄部分的中间位置设置拨钮和滑杆,在装配时需要考虑到与花洒的出水端头部分的衔接问题,以及如何安排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问题,整体结构十分复杂,装配也较为困难,使得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的本体包括一手持部和一出水部,在其出水部设置有转动件和滑动件,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转动件来控制滑动件上下滑动,进而控制出水装置的水路切换,同时转动件装设在出水部的端部,因此转动件的装配过程十分简单,也无须考虑与其他部件的衔接关系,在保证了出水装置切换功能简单易操作的前提下,降低了装配难度以及内部的水路布局难度,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本体,其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用于引入进水的过水口;所述出水部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滑动件,其止转地滑设于所述滑动腔,并在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在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转动件,其装设于所述出水部一端并绕平行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的转动轴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滑动件斜面配合;弹性件,其装设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顶持所述转动件。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内部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过水道,且其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过水道的第一开口;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外壁与所述滑动腔内壁配合形成过水间隙;所述滑动腔侧壁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水间隙;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与所述过水间隙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的外壁沿其滑动方向固定套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其中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且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对应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位置;所述滑动件处于其中的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之间的外壁与所述滑动腔内壁配合形成所述过水间隙,且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对应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之间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过水口对应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之间的位置以切断所述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第一抵接块;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抵接块斜面配合的第二抵接块,且所述第一抵接块或第二抵接块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用于实现二者之间斜面配合的倾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接块设有所述倾斜面,且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一抵接块的运动路径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被配置为适于在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从相反的方向抵接所述限位部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继续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连通被切断;所述第一抵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倾斜面相接的抵接面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抵接块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所述抵接面以使所述滑动件定位于第一位置;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抵接块上的定位凸起嵌入所述定位凹槽以使所述滑动件定位于第三位置;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其抵接于所述转动件的顶壁以使所述滑动件定位于第二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部的一端相对所述转动轴的周向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件设有用于与所述滑动槽卡接并沿所述滑动槽延伸方向滑动的卡块。进一步的,由所述密封圈所限定的位于滑动件上的各个承压面的承压面积相等。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出水装置的本体设有供用户握持的手持部以及用于出水的出水部,在出水部设有用于安装滑动件的滑动腔,并且滑动腔可以通过过水口从手持部引入进水,水流进入到滑动腔后可以切换流通至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该出水装置的切换通过转动件、滑动件与弹性件的配合达成,其中转动件装设在出水部的一端,由于是设置在端部位置,转动件只需要一端与出水部配合即可,从而降低了转动件的安装难度以及出水装置的整体装配难度;同时转动件与滑动件斜面配合,且滑动件止转装设,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旋动转动件时滑动件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通过滑动件的移动可以切换过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的连通,从而实现出水装置的不同出水功能的切换;该出水装置整体具有出水功能切换方便、装配难度低、结构简单的优点。2、滑动件设有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过水道,过水口可以通过开设在滑动件侧壁的第一开口与过水道连通,由于过水道设置在滑动件内部,使得出水装置在出水部处的水路布局更为简单,无需在出水部设置用来跟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水路,直接通过滑动件内的过水道来进行连通即可。3、滑动件外壁还与滑动腔内壁配合形成了过水间隙,同时滑动腔侧壁设有第二开口,通过过水间隙和第二开口,过水口可以与第二出水口实现连通,由于过水间隙是由滑动件外壁与滑动腔内壁配合形成,出水装置的本体在出水部上无需设置单独的水路,因此也具有降低本体水路布局复杂程度的作用。4、在滑动件上套设有若干个密封圈,利用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可以令过水口分别单独地对应到第一开口和过水间隙的位置,从而达到切换出水功能的目的。5、滑动件还可以滑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并且在滑动到第三位置的时候,过水口的水流被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封堵,从而使得出水装置的出水得以关闭。6、转动件在周向上均布有至少两个第一抵接块,同时滑动件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抵接块,通过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之间的斜面配合,当旋动转动件时,滑动件会沿滑动腔的延伸方向滑动,同时在该方案中,由于第一抵接块是均布在转动件的周向上的,其可以保证转动件在其转动轴向的受力均匀,减少转动件损坏或脱落的概率,并且由于滑动件上的过水道设置在滑动件的内部,使得水路可以不必设置在出水装置的本体之中,从而为滑动件相对转动件的居中设置提供了空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本体,其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引入进水的过水口;所述出水部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n滑动件,其止转地滑设于所述滑动腔,并在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在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n转动件,其装设于所述出水部一端并绕平行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的转动轴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滑动件斜面配合;/n弹性件,其装设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顶持所述转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本体,其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引入进水的过水口;所述出水部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滑动件,其止转地滑设于所述滑动腔,并在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在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
转动件,其装设于所述出水部一端并绕平行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的转动轴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滑动件斜面配合;
弹性件,其装设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顶持所述转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件内部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过水道,且其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过水道的第一开口;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件外壁与所述滑动腔内壁配合形成过水间隙;所述滑动腔侧壁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水间隙;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与所述过水间隙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件的外壁沿其滑动方向固定套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其中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且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口对应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位置;所述滑动件处于其中的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之间的外壁与所述滑动腔内壁配合形成所述过水间隙,且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口对应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之间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王明南陈志伟邓飞明邓小清刘启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