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45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静电油雾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包括净化器主体,净化器主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从敞口,净化器主体内壁的底端连通有集油箱,集油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净化器主体后侧壁的右端铰链连接有进气仓,进气仓的前端面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相对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板,承接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油板;关上进气仓后,多个导油板分别位于多个支撑杆之间,油污被过滤网过滤后滴落至承接板上,然后通过多个导油板导流至集油箱内,从而分流收集过滤网表面的油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静电油雾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油雾净化器是一种安装于CNC加工中心、磨床、车床等各类机床,对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油雾、水雾、粉尘等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收集和净化的专业设备;油雾由风机吸入静电式油雾净化器,其中部分较大的油雾滴、油污颗粒在均流板上由于机械碰撞、阻留而被捕集,当气流进入高压静电场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油雾气体电离,油雾荷电,大部分得以降解炭化,少部分微小油粒在吸附电场的电场力及气流作用下向电场的正负极板运动被收集在极板上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到集油盘,经排油通道排出,余下的微米级油雾被电场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排出洁净空气。一般情况下,高压静电器的维护周期较长,而油气分离过滤网则需要频繁更换,在进行油气分离过滤网更换时,需要打开矩形电源箱进行,频繁操作会影响电导接稳定性,还会对矩形电源箱与箱体之间的气密性产生影响,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一种不用频繁更换过滤网的油雾净化器(以CN211411474U专利为例),但其中过滤网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只通过下方唯一的导流板对油污进行排出,且集油箱上方设置多个支撑条,进而不便于油污排入;2、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网面上依然会有部分油污不能自然下流,依然需要使用者时长清洗过滤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具有方便导流油污和方便使用者随时清理过滤网网面上油污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包括净化器主体,所述净化器主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从敞口,所述净化器主体内壁的底端连通有集油箱,所述集油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净化器主体后侧壁的右端铰链连接有进气仓,所述进气仓的前端面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板,所述承接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油板;所述净化器主体的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下端贯穿安装框和净化器主体并延伸至净化器主体的内部,所述电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外壁的下端从前至后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下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上端面的右侧开设有两个与间隔板相匹配的限位条孔。为了方便固定侧板和间隔板的位置,作为本技术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两个所述固定耳的后侧均通过螺栓与进气仓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油污快速导流至集油箱,作为本技术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导油板的前端呈卷曲形状。为了方便固定安装框的位置,作为本技术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均通过螺栓与净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拆卸刮板并对其进行清理,作为本技术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竖杆的下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刮板的下方,所述竖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刮板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关上进气仓后,两个侧板和两个间隔板均位于净化器主体的内部,多个导油板分别位于多个支撑杆之间,杂质与油污被过滤网过滤后滴落至承接板上,然后通过多个导油板导流至集油箱内,从而分流收集过滤网表面的油污,同时防止对支撑杆造成污染。2、该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关上进气仓后,两个间隔板分别与两个限位条孔插接,此时整体刮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启动电推杆可带动横杆和多个竖杆下移,进而带动刮板向下移动,同时对两个侧板之间的过滤网进行刮除油污工作,从而避免了过滤网的表面残留油污。3、该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由于侧板和间隔板的材质均为可轻微变形的塑料板,进而进气仓关闭过程中可使间隔板与限位条孔缓慢插接,通过螺旋拧开竖杆下端的螺母可使刮板与电推杆分离,进而方便使用者对刮板进行清理。综上所述: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可方便导流油污,同时方便使用者随时清理过滤网网面上的油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板和间隔板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推杆和刮板结构图。图中,1、净化器主体;101、敞口;2、集油箱;201、支撑杆;3、进气仓;301、过滤网;4、侧板;401、固定耳;5、承接板;501、间隔板;502、导油板;6、安装框;601、固定板;7、电推杆;701、横杆;702、竖杆;703、螺母;8、刮板;801、通孔;802、限位条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包括净化器主体1,净化器主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从敞口101,净化器主体1内壁的底端连通有集油箱2,集油箱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01,净化器主体1后侧壁的右端铰链连接有进气仓3,进气仓3的前端面安装有过滤网301,过滤网301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板4,两个侧板4相对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承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板501,承接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油板502。本实施例中:关上进气仓3后,两个侧板4和两个间隔板501均位于净化器主体1的内部,多个导油板502分别位于多个支撑杆201之间,杂质与油污被过滤网301过滤后滴落至承接板5上,然后通过多个导油板502导流至集油箱2内,从而分流收集过滤网301表面的油污,同时防止对支撑杆201造成污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净化器主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框6,安装框6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推杆7,电推杆7的下端贯穿安装框6和净化器主体1并延伸至净化器主体1的内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包括净化器主体(1),所述净化器主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从敞口(101),所述净化器主体(1)内壁的底端连通有集油箱(2),所述集油箱(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01),所述净化器主体(1)后侧壁的右端铰链连接有进气仓(3),所述进气仓(3)的前端面安装有过滤网(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01)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板(4),两个所述侧板(4)相对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板(501),所述承接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油板(502);/n所述净化器主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推杆(7),所述电推杆(7)的下端贯穿安装框(6)和净化器主体(1)并延伸至净化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电推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701),所述横杆(701)外壁的下端从前至后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杆(702),多个所述竖杆(702)的下端安装有刮板(8),所述刮板(8)上端面的右侧开设有两个与间隔板(501)相匹配的限位条孔(8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油雾净化器的箱体结构,包括净化器主体(1),所述净化器主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从敞口(101),所述净化器主体(1)内壁的底端连通有集油箱(2),所述集油箱(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01),所述净化器主体(1)后侧壁的右端铰链连接有进气仓(3),所述进气仓(3)的前端面安装有过滤网(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01)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板(4),两个所述侧板(4)相对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板(501),所述承接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油板(502);
所述净化器主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推杆(7),所述电推杆(7)的下端贯穿安装框(6)和净化器主体(1)并延伸至净化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电推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701),所述横杆(701)外壁的下端从前至后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杆(702),多个所述竖杆(702)的下端安装有刮板(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超陈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创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