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及脱水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731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包括静沉浓缩池、上清液调节池、排水调节池、浓缩刮泥机和上清液排放管路,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并排布置,静沉浓缩池布置于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的上方,静沉浓缩池内布置有浓缩刮泥机;静沉浓缩池的上清液排放口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与上清液调节池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静沉浓缩池、上清液调节池、收集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排水调节池集于一体,上下两层叠合布置,浓缩池的面积更小,且节省了浓缩池前的排泥调节池,大大节约占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及脱水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及脱水工艺。
技术介绍
净水厂的排泥处理对象主要是滤池中的反冲洗废水和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水,其成分一般为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部分溶解物质以及在净水过程中投加的各种药剂。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水先进入排泥调节池,再用潜污泵将排泥水抽至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进入下一步的脱水工艺。浓缩的目的是提高污泥浓度缩小污泥体积,以减少后续处理设备比如脱水机的处理规模。脱水的目的是在浓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污泥的含固率,使体积进一步缩小,以便运输和最后处置。而滤池反冲洗废水一般通过排水调节池收集后,用泵抽至净水厂前端水处理工艺中进行回用,反冲洗废水无需浓缩和脱水。传统的泥处理工艺的弊端有以下几点:排泥(排水)调节池中,目前的工艺采用机械搅拌,包括桨叶式搅拌机、双曲面搅拌机或水下推流搅拌器,均存在搅拌能量不能均匀分布于全池各个角落,导致远离搅拌区域积沙严重,同时排泥调节池中设置有搅拌设备连续搅拌以及潜污泵,在试验中发现,搅拌机的连续搅拌和潜水泵叶轮的高速运转,会将本已混凝好的絮凝体颗粒打散,在浓缩过程中再次凝聚的性能大大降低,泥水分离性能差,影响浓缩池中污泥的沉降性能;目前净水厂的浓缩池大多采用连续式重力浓缩池,连续进水、连续排水、连续排泥,从水厂的运行情况来看,此种浓缩池上清液的水质SS指标难以达到排放标准(SS低于70mg/L)、底泥的浓度较低或不稳定,难以达到脱水的标准(底泥含水率低于98%),同时,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水是间歇、排泥水量变幅较大,为避免排泥水对浓缩池的冲击负荷,一般在浓缩池之前再设置排泥调节池,增加的排泥调节池,将会增加泥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板框压滤机无法科学通过进泥特性制定压滤相关参数,进泥时长和压榨时长不能合理控制,导致单批次总时长较长,效率降低,浪费能耗;浓缩池、储泥池、污泥提升泵、脱水机不能科学智能联动运行,各流程之间不能相互协调统一,导致工艺运行差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及脱水工艺,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包括静沉浓缩池、上清液调节池、排水调节池、浓缩刮泥机和上清液排放管路,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并排布置,静沉浓缩池布置于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的上方,静沉浓缩池内布置有浓缩刮泥机;静沉浓缩池的上清液排放口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与上清液调节池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进水前池和提升泵,进水前池内的排泥水通过提升泵进入静沉浓缩池内。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排泥水进水渠,排泥水进水渠与进水前池连通,排泥水进水渠内沿水流方向设有至少一道格栅。在上述方案中,静沉浓缩池的数量为三格,上清液调节池的数量为一格,排水调节池的数量为两格;三格静沉浓缩池并排布置;一格上清液调节池和两格排水调节池依次并排布置;还包括排放总管,每格静沉浓缩池的上清液排放口均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与排放总管连通,排放总管与上清液调节池连通。在上述方案中,每格静沉浓缩池上于不同高度处具有多个上清液排放口,每个上清液排放口均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与排放总管连通。在上述方案中,上清液排放管路包括上清液排放管、手动闸阀和气动蝶阀,上清液排放管的两端分别与静沉浓缩池上的上清液排放口和排放总管连通,上清液排放管上设有手动闸阀和气动蝶阀。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反冲洗废水进水渠,反冲洗废水进水渠与每格排水调节池连通;反冲洗废水进水渠内沿水流方向设有至少一道格栅。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回流水前池,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采用自流的方式与回流水前池连通,采用泵提升至排污泵房或至水池前端处理构筑物进行回用。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水扰装置,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内均设有水扰装置。在上述方案中,水扰装置包括水扰管、射流喷射器和水泵,水泵布置于回流水前池内,上清液调节池或排水调节池内布置有多个射流喷射器,每个射流喷射器均斜向池底,每个射流喷射器均通过水扰管与水泵连通。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污泥泵、储泥池、污泥进料泵和板框压滤机,静沉浓缩池、污泥泵、储泥池、污泥进料泵和板框压滤机依次连通。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脱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絮凝沉淀池排泥;S2、静沉浓缩池进水;S3、静沉浓缩池池满或絮凝沉淀池停止排泥;S4、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2,若为是,则进入步骤S5;S5、静沉;S6、若静沉时间小于8h,则返回步骤S5,若静沉时间大于等于8h,则进入步骤S7;S7、排泥;S8、静沉浓缩池泥位计是否为0,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7,若为是,则进入步骤S9;S9、排水至液位低于最底层上清液排放管路;S10、浓缩结束;S11、步骤S7中所排底泥进入储泥池;S12、储泥池监测液位L是否大于等于进料泵启动液位A,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11,若为是,则进入步骤S13;S13、污泥进料泵和板框压滤机启动,进泥;S14、进料泵流量Q1是否趋近0,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13,若为是,则进入步骤S15;S15、进料泵运行2min后停止,板框压滤机运行2min停止进泥,开始挤压;S16、压滤水流量Q2是否趋近0,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15,若为是,则进入步骤S17;S17、再挤压2min后,停止挤压,开始卸泥;S18、泥饼外运;S19、滤布冲洗;S20、整个泥处理系统结束;S21、压滤水在线SS监测值是否大于设定值N,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19,若为是,则进入步骤22;S22、滤布破损,更换和检修;S23、步骤S9中,所排上清液进入静沉浓缩池下层上清液调节池;S24、滤池反冲洗废水进入静沉浓缩池下层排水调节池;S25、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中水扰;S26、回用或外排;S27、监测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中液位H是否大于最低液位C,若为否,则水扰停止,若为是,则进入步骤28;S28、水扰装置启动,水扰开始;S29、24h连续运行,或,间歇运行:运行周期T1,运行时间M;S30、水扰结束;S31、步骤S28中,每间隔周期T2,排放过滤器截流泥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静沉浓缩池、上清液调节池、收集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排水调节池集于一体,上下两层叠合布置,浓缩池的面积更小,且节省了浓缩池前的排泥调节池,大大节约占地;因节省了排泥调节池,避免了排泥调节池搅拌器对泥水中的絮体的强力搅拌,进水提升泵采用低转速泵,避免高速叶轮打散絮体颗粒而影响污泥沉降性能,提高了浓缩效果;上清液调节池和排水调节池均采用水扰技术代替传统的搅拌桨机械搅拌,传统的搅拌桨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沉浓缩池(1)、上清液调节池(2)、排水调节池(3)、浓缩刮泥机(4)和上清液排放管路(6),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所述排水调节池(3)并排布置,所述静沉浓缩池(1)布置于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所述排水调节池(3)的上方,所述静沉浓缩池(1)内布置有所述浓缩刮泥机(4);所述静沉浓缩池(1)的上清液排放口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6)与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沉浓缩池(1)、上清液调节池(2)、排水调节池(3)、浓缩刮泥机(4)和上清液排放管路(6),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所述排水调节池(3)并排布置,所述静沉浓缩池(1)布置于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所述排水调节池(3)的上方,所述静沉浓缩池(1)内布置有所述浓缩刮泥机(4);所述静沉浓缩池(1)的上清液排放口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6)与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前池(7)和提升泵(5),所述进水前池(7)内的排泥水通过提升泵(5)进入所述静沉浓缩池(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水进水渠(9),所述排泥水进水渠(9)与所述进水前池(7)连通,所述排泥水进水渠(9)内沿水流方向设有至少一道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沉浓缩池(1)的数量为三格,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的数量为一格,所述排水调节池(3)的数量为两格;三格所述静沉浓缩池(1)并排布置;一格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两格所述排水调节池(3)依次并排布置;还包括排放总管(10),每格所述静沉浓缩池(1)的上清液排放口均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6)与所述排放总管(10)连通,所述排放总管(10)与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每格所述静沉浓缩池(1)上于不同高度处具有多个上清液排放口,每个上清液排放口均通过上清液排放管路(6)与所述排放总管(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废水进水渠(11),所述反冲洗废水进水渠(11)与每格所述排水调节池(3)连通;所述反冲洗废水进水渠(11)内沿水流方向设有至少一道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水前池(12),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所述排水调节池(3)采用自流的方式与所述回流水前池(1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浓缩综合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扰装置(8),所述上清液调节池(2)和所述排水调节池(3)内均设有所述水扰装置(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净水厂泥处理系统静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中明周艳春赵银秀车镕谷何祚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水水务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