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层夹具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超声探头定位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293726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层夹具组件,包括:内层夹具,内层夹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夹持件,两个内夹持件可相互扣合形成供超声探头放置的夹持腔,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相适配。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声探头定位夹具,包括:上述的内层夹具组件以及外层夹具,外层夹具可拆卸地夹持内层夹具的两端,外层夹具具有可固定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上的固定部。本定位夹具通过设置两层夹具,可以有效保证超声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当需要更换超声探头时,仅需更换夹持在外层夹具上的内层夹具,相比传统方式而言,上述操作不仅节约了更换夹具的时间,同时最大程度的规避了更换超声探头带来的对手术精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层夹具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超声探头定位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内层夹具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超声探头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内放疗技术是将具有放射性的粒子植入至人体肿瘤内部,在近距离杀伤癌症细胞的技术。传统内放疗技术是由穿刺医师在X射线照射下,手持穿刺针由标定位点进行穿刺后,使用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通过穿刺针通路推送入至肿瘤内部。由于手术室内部的放射性环境,操作过程中将会对穿刺医师产生长时间的辐射伤害,因此使用医疗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操作取代人工操作已经成为了当前内放疗技术的研究趋势。在使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操作的过程中,借由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前端的超声探头成像设备对手术目标区域进行扫描并将超声信号实时传输至远程操作段端,由集成算法软件进行建模及影像输出,这一过程为自动化决策的关键步骤。超声探头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用相应的夹具固定以保证成像的准确度,但是由于大部分超声探头的外壁呈曲面形状,导致超声探头在被夹具夹持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松动甚至会出现从夹具上脱落的情况,极大的影响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执行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操作和植入精度。此外,由于上述夹具通常是以整体结构安装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的前端,且该夹具仅能够适用一种规格的超声探头,兼容性和一致性差。当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超声探头时,就需要从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的前端将夹具整体拆除并更换新的夹具,再重新安装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上,这一过程不仅耗费时间,同时会对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本身的结构和精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样的会影响放射性粒子的植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层夹具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超声探头定位夹具,能够保证超声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同时,还方便操作人员对不同规格的超声探头的更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层夹具组件,包括:内层夹具,所述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夹持件,两个所述内夹持件可相互扣合形成供超声探头放置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所述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相适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层夹具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内层夹具组件中的两个内夹持件扣合时,超声探头恰被夹持在两个内夹持件之间,得益于两个内夹持件扣合形成的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相适配,使得超声探头能够与夹持腔的内壁无缝贴合,最大程度的避免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进行手术过程中超声探头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的晃动、松动等不稳固的问题,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精准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内层夹具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拟使用的超声探头;步骤二、对所述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进行3D立体扫描,并且通过建模软件读取超声探头外形轮廓的三维数据信息;步骤三、对得到超声探头外形轮廓的三维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解析,建立超声探头外形轮廓的三维模型;步骤四、利用所述三维模型的相关测绘正向设计出内夹持件的内表面轮廓;步骤五、通过3D打印成型出两个上述的内夹持件;步骤六、对所述内夹持件的表面进行打磨修整处理,得到由两个内夹持件扣合形成的内层夹具。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内层夹具组件的制作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制作方法所制作出的内层夹具可以保证两个内夹持件所形成的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拟使用的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高度吻合和适配,超声探头的外表面能够与夹持腔的表面完全贴合,即超声探头完全嵌装在夹持腔中,不会出现松动、滑动,外层夹具与内层夹具配合装配后,形成一体结构的外层夹具与内层夹具即可安装固定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上,由于超声探头完全嵌装在夹持腔中,使得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在进行手术以及超声探头在扫描成像的过程中超声探头不会发生角度、位置的改变,进而保证了超声探头所扫描出的医学影像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提高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精确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超声探头定位夹具,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层夹具组件;外层夹具,可拆卸地夹持所述内层夹具的两端,具有可固定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上的固定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超声探头定位夹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定位夹具通过设置两层夹具,即内层夹具和外层夹具,可以有效保证超声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利用外层夹具夹持住内层夹具,并通过外层夹具上的固定部将内层夹具和外层夹具同时固定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上,完成超声探头的固定装配,得益于两个内夹持件扣合形成的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相适配,使得超声探头能够与夹持腔的内壁无缝贴合,最大程度的避免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进行手术过程中超声探头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的晃动、松动等不稳固的问题,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精准性;同时,通过内层夹具设计,操作或制作人员可以将不同规格的超声探头预先放置在适配的内层夹具的夹持腔中,当需要更换超声探头时,仅需更换夹持在外层夹具上的内层夹具,在不更换外层夹具的基础上,相比传统的更换整个夹具而言,上述操作不仅节约了更换夹具的时间,同时最大程度的规避了更换超声探头带来的对手术精度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层夹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夹持件,所述内层夹具夹持在两个所述外夹持件之间,两个所述外夹持件通过调节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外夹持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夹持件外壁上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外夹持件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钉或调节螺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件上具有旋拧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夹持件的侧壁呈平面状,所述外夹持件的内侧壁具有与所述内夹持件的侧壁相贴合的配合切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部为开设在所述外夹持件外壁上的长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夹持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传感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层夹具与超声探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夹持件与外夹持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内层夹具100、内夹持件110、定位凸台111、外层夹具200、外夹持件210、定位凹槽211、配合切面212、安装孔213、调节件300、固定部400、旋拧盖500、传感器600、夹持腔700、超声探头8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内层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层夹具,所述内层夹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夹持件,两个所述内夹持件可相互扣合形成供超声探头放置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所述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层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层夹具,所述内层夹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夹持件,两个所述内夹持件可相互扣合形成供超声探头放置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形轮廓与所述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层夹具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拟使用的超声探头;
步骤二、对所述超声探头的外形轮廓进行3D立体扫描,并且通过建模软件读取超声探头外形轮廓的三维数据信息;
步骤三、对得到超声探头外形轮廓的三维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解析,建立超声探头外形轮廓的三维模型;
步骤四、利用所述三维模型的相关测绘正向设计出内夹持件的内表面轮廓;
步骤五、通过3D打印成型出两个上述的内夹持件;
步骤六、对所述内夹持件的表面进行打磨修整处理,得到由两个内夹持件扣合形成的内层夹具。


3.超声探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层夹具组件;
外层夹具,可拆卸地夹持所述内层夹具的两端,具有可固定在粒子植入穿刺机器人上的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澄李新华滕皋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横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