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22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雾收集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腔的内壁上孤独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并固定连接有离心风轮,所述壳体内壁的下方开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内壁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出油段分别贯穿壳体和支撑腿并延伸至支撑腿的外侧,壳体上表面的左侧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三个通槽,壳体的内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凹槽。本紧凑型油雾收集器,在内置离心风轮高速旋转产生的引力下,气体从进气管处进入,采用多级过滤逐级提高过滤精度的原理将油雾有效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
本技术涉及油雾收集器
,具体为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
技术介绍
油雾净化器是一种安装于CNC加工中心,放电加工机、压铸机、CNC车床等各类机床上,对机加工中产生的油雾、水雾、粉尘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净化的环保设备,油雾收集器采用多级多层过滤原理,一级过滤器捕集10um以上油雾,二级过滤器捕集2um以上油雾,三级过滤器捕集0.3um以上油雾量。后端可选配高效过滤器主要收集在加工过程中的烟雾。油雾收集器电机都是安装在机壳内部,往往用很厚的绝缘层和保护层包裹着,导致电机的散热效果很差,容易烧坏电机,若不采用很厚的绝缘层和保护层包裹电机,则电机又很容易被油漆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具备除油效果好,且对油雾收集器电机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作用的优点,解决了油雾收集器采用绝缘层和保护层包裹着,导致电机的散热效果很差,容易烧坏电机,若不采用很厚的绝缘层和保护层包裹电机,则电机又很容易被油漆腐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电机安装腔(3),所述电机安装腔(3)的内壁上孤独连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并固定连接有离心风轮(5),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方开设有集油槽(6),所述集油槽(6)的内壁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的出油段分别贯穿壳体(1)和支撑腿(2)并延伸至支撑腿(2)的外侧,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左侧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三个通槽(8),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凹槽(9),且三个通槽(8)和三个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电机安装腔(3),所述电机安装腔(3)的内壁上孤独连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并固定连接有离心风轮(5),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方开设有集油槽(6),所述集油槽(6)的内壁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的出油段分别贯穿壳体(1)和支撑腿(2)并延伸至支撑腿(2)的外侧,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左侧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三个通槽(8),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凹槽(9),且三个通槽(8)和三个凹槽(9)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插接有铝合金挡水板(10)、气液分离板(11)和过滤棉板(12),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左侧面孤独镶嵌有进气管(13),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高效过滤器(15),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琦兴赵佳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均恒液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