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713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包括水、乳化剂、油脂、增稠剂、保湿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功效活性物,其中功效活性物包括水、黑枸杞提取物、莴苣提取物、石莼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莴苣提取物、黑枸杞提取物、石莼提取物三者间的科学搭配,实现了通过抑制MMPs活性,降低MMPs的表达,清除自由基等多种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流失的问题,维护真皮层的网状结构,可持久、有效的赋予皮肤光泽度和紧致度,延缓皮肤衰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衰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光照是皮肤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大概为:第一,阳光中的紫外线可通过诱导抗原刺激反应的抑制途径而降低免疫应答,如诱导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郎格罕斯细胞,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如IL-1、IL-6、EGF、TNF等各种细胞因子,它们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降低表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第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激活细胞表面相关受体,启动UV辐射相关信号传导,激活特定转录因子,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主要是MMPs和胶原蛋白),表现为促进真皮基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合成。如MMPs活性增高,可引起胶原网的破坏、异常弹性纤维物质的堆积最终引起皮肤光老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光老化的发生。第三,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产生高度反应的活性氧(ROS)即自由基与各种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而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表现为炎性因子分泌增加,诱导DNA损伤及细胞调亡等多条途径造成皮肤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养护理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皮肤的抗老化,抗老化护理产品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不可或缺的护理产品,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因此千方百计寻找各种防止老化的方法,例如使用抗衰老药和抗衰老化妆品。临床上使用的一些化学合成抗衰老药,虽然对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对患者的机体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市售的抗衰老化妆品的抗衰老效果一般比较差,或者其中含有各种化学合成类激素,对身体也容易造成伤害,难以满足审美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通过抑制MMPs活性,降低MMPs的表达,清除自由基等多种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流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莴苣提取物、黑枸杞提取物、石莼提取物三者的合理搭配制备的组合物可维护真皮层的网状结构,可持久、有效的赋予皮肤光泽度和紧致度,延缓皮肤衰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水100乳化剂2-4油脂5-40增稠剂0.05-3.0保湿剂0.05-20抗氧化剂0.05-1.0防腐剂0.2-1.0功效活性物0.5-10,所述功效活性物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水100黑枸杞提取物10-20莴苣提取物10-30石莼提取物5-20。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羊毛脂醇聚醚-25、鲸蜡醇磷酸酯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油脂为橄榄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可可籽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白池花籽油、乳木果油、肉豆蔻酸异丙酯、氢化聚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鲸蜡硬脂醇、卡波姆、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双丙甘醇、甘油聚醚-26、透明质酸钠、海藻糖、尿囊素、聚谷氨酸、甜菜碱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和/或迷迭香叶提取物。优选的,所述防腐剂为1,2-戊二醇、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辛酰羟肟酸、苯氧乙醇、甘油辛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抗衰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溶剂、保湿剂、增稠剂加入乳化锅,升温至80-85℃,保温搅拌20分钟以上;S2、油脂、乳化剂、抗氧化剂加入油相预溶锅,升温至80-85℃,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油相原料;S3、向S1步骤制得溶液的乳化锅中缓慢加入所述油相原料,保持低速搅拌,完全加入后,高速均质3-5分钟,搅拌15-20分钟,降温;S4、待乳化锅中温度低于40℃,加入防腐剂、功效活性物,搅拌均匀,获得抗衰老组合物。优选的,所述黑枸杞提取物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1、洗净并沥干后的黑枸杞榨汁,S12、将S11黑枸杞汁过滤,其中过滤网规格为400目,获得体积为V1的滤汁,S13、体积为V1的滤汁与体积为5V1的去离子混合,置于超声内提取20min,其中功率为50W,S14、吸附脱色,获得黑枸杞提取物;所述莴苣提取物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21、洗净、沥干并切块的莴苣置于温度为60℃烘箱中烘干12小时,获得莴苣干燥块,S22、粉碎莴苣干燥块过滤,其中过滤网规格为40目,获得莴苣粉,S23、莴苣粉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中并密封,浸提24h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渣和第一滤液,S24、第一滤渣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中并密封,浸提24h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渣和第二滤液,S25、混合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并蒸发去掉乙醇水溶液,获得莴苣提取物;所述石莼提取物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31、粉碎洗净并干燥的石莼用规格为80目的筛过滤,获得石莼粉末,S32、重量为a克的所述石莼粉末与体积为20a毫升的纯水混合,并向其中加入0.2%a克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为质量比为2:1的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其后在PH为6.5、温度为45℃的恒温条件下酶解2H后获得的酶解液,S33、所述酶解液加入15a克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置于超声内提取30min,功率为400W,温度为60℃,过滤得的上清液,获得石莼提取物。黑枸杞(学名:LyciumruthenicumMurr.)是茄科、枸杞属多棘刺灌木。分布于中国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中亚、高加索和欧洲亦有分布。耐干旱,常生于盐碱土荒地、沙地或路旁。黑果枸杞可作为水土保持的灌木。黑果枸杞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枸杞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黑果枸杞可作为水土保持的灌木种植。黑果枸杞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枸杞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黑果色素(天然原花青素,简称OPC),其OPC含量超过蓝莓,截止到2016年发现的OPC含量最高的天然野生植物。原花青素OPC是最有效的天然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剂,其功效是VC的20倍、VE的50倍。黑果枸杞被誉为野生的“蓝色妖姬”。莴苣(学名:LactucasativaLinn.)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圆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及圆锥花序分枝上的叶极小,卵状心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瘦果倒披针形,压扁,浅褐色,顶端急尖成细喙,喙细丝状,与瘦果几等长,花果期2-9月。该种原产地中海沿岸,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喜湿润。营养价值高,富含VA、VB1、VB2、VC、烟酸、蛋白质、脂肪及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n水 100/n乳化剂 2-4/n油脂 5-40/n增稠剂 0.05-3.0/n保湿剂 0.05-20/n抗氧化剂 0.05-1.0/n防腐剂 0.2-1.0/n功效活性物 0.5-10,/n所述功效活性物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n水 100/n黑枸杞提取物 10-20/n莴苣提取物 10-30/n石莼提取物 5-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水100
乳化剂2-4
油脂5-40
增稠剂0.05-3.0
保湿剂0.05-20
抗氧化剂0.05-1.0
防腐剂0.2-1.0
功效活性物0.5-10,
所述功效活性物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水100
黑枸杞提取物10-20
莴苣提取物10-30
石莼提取物5-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羊毛脂醇聚醚-25、鲸蜡醇磷酸酯钾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为橄榄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可可籽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白池花籽油、乳木果油、肉豆蔻酸异丙酯、氢化聚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鲸蜡硬脂醇、卡波姆、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双丙甘醇、甘油聚醚-26、透明质酸钠、海藻糖、尿囊素、聚谷氨酸、甜菜碱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和/或迷迭香叶提取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衰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1,2-戊二醇、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辛酰羟肟酸、苯氧乙醇、甘油辛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抗衰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溶剂、保湿剂、增稠剂加入乳化锅,升温至80-85℃,保温搅拌20分钟以上;
S2、油脂、乳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坤刘浩张永雪吴超唐如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晟源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