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刃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12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半圆刃针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手柄部和针刀部,针刀部可拆卸连接在手柄部上,针刀部由针体、连接部和刀刃构成,刀刃的刃口为半圆形结构,刀刃的开锋角度为15°‑20°,刀刃远离刃口的一端与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连接部的长轴与针体的直径相等,连接部的短轴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连接部的短轴达到最大时与针体的直径相等,连接部远离刀刃的一端与针体一体成型连接。该半圆刃针刀通过设置半圆形的刀刃,不仅能够减小切口面积,符合微创的理念,还能够降低进针阻力,便于医生操作,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乐于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圆刃针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半圆刃针刀。
技术介绍
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解剖学和经络学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外科手术相关原理,在中医药学中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针刀大小长度与针灸针相似,但其尖端多为平口刀刃和燕尾形刀刃,可进行切割松解操作,针刀既有中医针灸的效果,又有手术刀的特点,从中医角度,针刀可以舒筋活络,使风寒湿气排出,让气血经络运行通畅,作用于穴位,达到中医针灸调和阴阳,疏通经脉,调和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从生理病理的角度,针刀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生物电效应,调节神经网络,产生快速协调的化学或机械回应,另外对韧带黏连、挛缩、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点,进行松解剥离,对压迫的组织、神经进行减压,解除组织的疼痛、麻木、关节僵硬等。国内研究显示,在小针刀的治疗适应症范围中,其治愈率是外科手术的1.26倍,是药物和其他疗法治愈率的4.15倍。针刀疗法的效果虽然十分好,但是在实际治疗时,针刀的进针深度不易控制,特别是对于新手医生,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能会出现进针过深或者用力不当的情况,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并且现有针刀的尖端多为平口刀刃或者燕尾形刀刃,燕尾形刀刃只适用于单一病症,平口刀刃造成的切口面较大,创口恢复时间长,医生进针时也会有一定的阻力,影响操作,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半圆刃针刀,解决了现有的针刀切口面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半圆刃针刀,包括手柄部和针刀部,所述针刀部固定连接在手柄部上,所述针刀部由针体、连接部和刀刃构成,所述刀刃的刃口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刀刃的开锋角度为15°-20°,所述刀刃远离刃口的一端与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连接部的长轴与针体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的短轴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的短轴达到最大时与针体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远离刀刃的一端与针体一体成型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生进针时,半圆形刀刃的最底端首先会在患者的皮肤上切开一个点状的小口,然后底端两侧的刀刃会顺着这个点状的小口将皮肤组织划开,使得整个针刀部顺利进入人体内,因为半圆形刀刃首先以点状切口为着力点,所以最终的创口面比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能够真正契合微创的理念;将刀刃的开锋角度设置为15°-20°,既能够避免刀刃太薄而容易崩裂,又能够提高刀刃的锋利程度,最大程度上降低进针阻力;通过将连接部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以及连接部的短轴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并最终与针体的形状相契合,使得医生进针时,针刀部能够以渐进式的方式进入人体组织,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将刀刃两侧的组织快速分离开,降低进针阻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部为蝶形的块状结构,所述针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手柄部的下侧面上,所述手柄部两侧的平面与刀刃的刃口所在的竖直面平行,所述手柄部两侧的平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蝶形结构的手柄部一方面便于医生操作,另一方面也使得该针刀更加美观,降低患者对针刀的恐惧程度;通过将手柄部两侧的平面设置成与刀刃的刃口所在的竖直面平行,当医生用拇指和食指将手柄部捏住时,医生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到半圆形刀刃所在的平面和方位,便于医生顺利进针;通过手柄部两侧的平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层,能够增加医生手指与手柄部之间的阻力,提高医生拿针刀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部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杆体的下端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到容纳腔内的针孔,所述针体的上端通过针孔穿进容纳腔内,所述针体的上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杆体的上端上,所述第二杆体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上端穿出第一杆体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生掌握不好进针深度时,可以转动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块在容纳腔内的竖直方向上滑动,以此调节针刀部位于第一杆体外的长度,调节好进针深度后,医生使用时,可以直接将针刀部完全扎进患者的组织内,避免医生进针过深或者用力不当的情况,如果此时发现进针深度不够时,还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杆体,将针刀部匀速推进患者的深层组织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竖向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与容纳腔连通,所述限位通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竖向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限位通槽的旁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一方面可以限制滑动板转动,避免转动第二杆体时,螺纹杆和滑动杆跟随第二杆体一起转动,达不到调节进针深度的效果;另一方面限位块能够与刻度线相互配合,限位块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便于针刀部位于第一杆体外的长度,便于医生快速准确地调节针刀部的长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刻度线的数值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刻度线的分度值为0.1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医生更好地读数,同时以0.1cm的分度值配合螺纹连接的螺纹杆,进一步提高医生调节进针深度时的精确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转动连接在环形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使得第二杆体能够顺利地转动连接在第一杆体上,又能够避免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发生脱离的情况,使得手柄部的结构更加严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侧开设有弧形的手捏槽,所述手捏槽内设有橡胶防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医生使用该针刀时,可以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手捏槽内,对整个针刀起到一个固定作用,同时也便于医生操作;通过在手捏槽内设置橡胶防滑层,能够增加医生手指与手柄部之间的阻力,提高医生拿针刀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半圆刃针刀通过设置半圆形的刀刃,当医生进针时,半圆形刀刃的最底端首先会在患者的皮肤上切开一个点状的小口,然后以这个点状切口为着力点,使得后续的刀刃、连接部和针体匀速进入患者的组织内,不仅减小了切口面积,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还降低了进针阻力,便于医生操作,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乐于接受。2、该半圆刃针刀通过设置手柄部,通过转动第二杆体能够带动螺纹杆和滑动块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然后配合限位块和刻度线,从而调节针刀部的长度,便于医生控制进针深度,当位于第一杆体外的针刀部全部进入患者的组织后,医生还可以通过继续转动第二杆体,达到二次控制进针深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半圆刃针刀,包括手柄部(1)和针刀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刀部(2)固定连接在手柄部(1)上,所述针刀部(2)由针体(201)、连接部(202)和刀刃(203)构成,所述刀刃(203)的刃口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刀刃(203)的开锋角度为15°-20°,所述刀刃(203)远离刃口的一端与连接部(202)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连接部(20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连接部(202)的长轴(204)与针体(201)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202)的短轴(205)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202)的短轴(205)达到最大时与针体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202)远离刀刃(203)的一端与针体(201)一体成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半圆刃针刀,包括手柄部(1)和针刀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刀部(2)固定连接在手柄部(1)上,所述针刀部(2)由针体(201)、连接部(202)和刀刃(203)构成,所述刀刃(203)的刃口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刀刃(203)的开锋角度为15°-20°,所述刀刃(203)远离刃口的一端与连接部(202)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连接部(20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连接部(202)的长轴(204)与针体(201)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202)的短轴(205)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202)的短轴(205)达到最大时与针体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部(202)远离刀刃(203)的一端与针体(201)一体成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圆刃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为蝶形的块状结构,所述针体(2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手柄部(1)的下侧面上,所述手柄部(1)两侧的平面与刀刃(203)的刃口所在的竖直面平行,所述手柄部(1)两侧的平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圆刃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包括第一杆体(101)和第二杆体(102),所述第一杆体(101)内开设有容纳腔(103),所述容纳腔(10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04);所述第一杆体(101)的下端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101)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到容纳腔(103)内的针孔,所述针体(201)的上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吴绪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