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助行车,该助行车可以无级调节长、宽、高尺寸和扶手角度,并且特别地,还可以检测使用者与助行车之间的人机交互力/力矩信息、助行车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力信息、以及助行车的运动距离。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与老龄化有关的问题也日益加重。同时,社会各界对老龄化产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研究人员开发了很多与老年人衣食住行相关的产品,这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助行车是一种辅助人体支撑重量、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医疗器械,主要适用于下肢功能偏弱、步行不够平稳、行走耐力差、户外行走时间较长的老年人群体。由于助行车使用方便、有效扩大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减轻了老年人行走过程中的疲惫感,目前逐渐成为老年人外出行走与锻炼的必备辅助工具。近年来,由于助行车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老年人对于助行车的使用舒适度也越来越重视,但不同老年人存在身高、体重、体型、运动机能等方面的差异性,所以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人、机器与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关注不同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活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车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和将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连接起来的连接架,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中的每一者包括扶手、扶手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架,所述扶手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上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撑架的顶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用于使所述助行车移动的移动装置;/n其中,所述扶手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区段和下支撑杆区段,所述上支撑杆区段和所述下支撑杆区段中的一者插入到所述上支撑杆区段和所述下支撑杆区段中的另一者中,所述上支撑杆区段和所述下支撑杆区段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能够被第一锁紧单元锁定在连续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车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和将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连接起来的连接架,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中的每一者包括扶手、扶手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架,所述扶手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上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撑架的顶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用于使所述助行车移动的移动装置;
其中,所述扶手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区段和下支撑杆区段,所述上支撑杆区段和所述下支撑杆区段中的一者插入到所述上支撑杆区段和所述下支撑杆区段中的另一者中,所述上支撑杆区段和所述下支撑杆区段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能够被第一锁紧单元锁定在连续的多个第一锁定位置中的一个第一锁定位置中;
所述连接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包括左横杆区段和右横杆区段,所述左横杆区段和所述右横杆区段中的一者插入到所述左横杆区段和所述右横杆区段中的另一者中,所述左横杆区段和所述右横杆区段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能够被第二锁紧单元锁定在连续的多个第二锁定位置中的一个第二锁定位置中;以及
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架区段和后支撑架区段,所述前支撑架区段和所述后支撑架区段中的一者插入到所述前支撑架区段和所述后支撑架区段中的另一者中,所述前支撑架区段和所述后支撑架区段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能够被第三锁紧单元锁定在连续的多个第三锁定位置中的一个第三锁定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车进一步包括人机交互检测装置,所述人机交互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扶手上的用于采集使用者在使用所述助行车时所述使用者与所述助行车之间的力与力矩信息的第一传感器和/或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上的用于采集所述使用者在使用所述助行车时所述助行车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力信息的第二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为三维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车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上的角位移采集装置,所述角位移采集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的一侧,并且配置为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移动装置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所述第二锁紧单元、所述第三锁紧单元均包括锁紧座、锁紧拉环、锁紧螺栓、第一螺旋凸台、第二螺旋凸台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座套设在所述上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春静,樊瑜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