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德鹏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护理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9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椅,包括支撑底梁,支撑底梁底部两侧均设有辅助支撑结构,支撑底梁顶部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张紧结构,支撑底梁的顶端设有坐板,坐板底部设有腿部支撑板;所述按摩头枕与所述靠背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所述靠背上开设有若干条形槽,所述按摩头枕底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相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靠背并与所述按摩头枕相配合连接的锁紧螺杆。有益效果:能够适应于老年人和非截肢病人,在使用时能够实现对上肢和下肢的锻炼,轮椅可调节,能够使得病人以不同的角度躺着,能够对病人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按摩,避免长时间坐着造成身体疲惫,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护理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椅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医疗护理椅。
技术介绍
护理的形式多样,康复护理是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护理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等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经致残因素造成的不便,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恢复,达到基本生活能自理、重新参加社会活动等效果。老年人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普遍疾病缠身,一些老年人的肌肉会变得乏力,肌肉组织会麻痹,渐渐的这类老人的上肢将用不上力,无法拿取东西,针对这些老人,一般会在康复护理院做康复护理,在护士的帮助下做一些康复训练来锻炼上肢,现有的轮椅一般不能够为老年患者提高上下肢的有效锻炼,功能较为单一,使用效果不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医疗护理椅,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护理椅,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底梁(1)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推轮(2),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远离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底梁(1)顶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张紧结构(6);所述支撑底梁(1)的顶端设置有坐板(7),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的一端设置有腿部支撑板(8),所述腿部支撑板(8)顶端远离所述坐板(7)的一侧设置有脚部限位板(9),所述坐板(7)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内部设置有输液调节杆(11),所述输液调节杆(1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挂钩(12),所述支撑套(10)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轮(13),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二限位轮(14);所述坐板(7)底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轮(1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三限位轮(15),所述坐板(7)远离所述腿部支撑板(8)的一端设置有靠背(16),所述靠背(16)与所述支撑底梁(1)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杆(17)相配合连接;所述靠背(16)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8),所述靠背(16)底部靠近所述把手(1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四限位轮(19),所述靠背(16)顶部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壳体(20);所述支撑壳体(2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1),所述支撑壳体(20)内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轮(22),所述支撑壳体(20)之间设置有遮阳板(23);所述第二导向轮(22)、所述第一导向轮(21)、所述第四限位轮(19)、所述第三限位轮(15)、所述第二限位轮(14)、所述第一限位轮(13)和所述张紧结构(6)之间通过牵引绳(24)相配合连接,所述牵引绳(24)的一端与所述腿部支撑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24)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壳体(20)一端的手柄(25),所述靠背(16)顶部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头枕(26);所述按摩头枕(26)是由枕垫(27)、柔性面层(28)、驱动电机(29)和转辊(30)构成,所述柔性面层(28)位于所述枕垫(27)的顶端并与所述枕垫(27)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枕垫(27)为中空式结构;所述驱动电机(29)位于所述枕垫(27)内部的一端,所述转辊(30)位于所述枕垫(27)内部的另一端,所述转辊(3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与所述转辊(30)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转轴(3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31)的另一端与所述枕垫(27)内部的一侧通过轴承相配合连接,所述转辊(30)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转辊(30)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按摩组件(32);所述按摩头枕(26)与所述靠背(16)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所述靠背(16)上开设有若干条形槽(48),所述按摩头枕(26)底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48)相配合连接的滑块(49),所述靠背(16)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靠背(16)并与所述按摩头枕(26)相配合连接的锁紧螺杆(50)。在本案中,所述按摩组件(32)是由支撑套筒(33)、伸缩套筒(34)、缓冲弹簧(35)和若干活动支撑辊(36)构成,所述支撑套筒(33)的底端与所述转辊(30)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筒(34)的一端穿插于所述支撑套筒(33)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35)位于所述支撑套筒(33)和所述伸缩套筒(34)之间,所述活动支撑辊(36)位于所述伸缩套筒(34)顶端的两侧并与所述伸缩套筒(34)为活动连接结构。在本案中,所述柔性面层(28)为竹炭纤维材质,所述枕垫(27)为木材质。在本案中,所述遮阳板(23)的一端设置有穿插于所述遮阳板(23)的遮阳玻璃板(51),所述遮阳玻璃板(5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条(52)。在本案中,所述腿部支撑板(8)旋转角度为0-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适用于老年人和非截肢病人的安全性护理椅,从而能够适应于老年人和非截肢病人,在使用时能够实现对上肢和下肢的锻炼,轮椅可调节,能够使得病人以不同的角度躺着,能够对病人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按摩,避免长时间坐着造成身体疲惫,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壳体和遮阳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头枕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枕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张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靠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适用于老年人和非截肢病人的安全性护理椅,包括支撑底梁1,所述支撑底梁1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推轮2,所述支撑底梁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3,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远离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底梁1顶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张紧结构6,所述支撑底梁1的顶端设置有坐板7,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的一端设置有腿部支撑板8,所述腿部支撑板8顶端远离所述坐板7的一侧设置有脚部限位板9,所述坐板7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内部设置有输液调节杆11,所述输液调节杆1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挂钩12,所述支撑套10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轮13,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护理椅,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底梁(1)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推轮(2),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远离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底梁(1)顶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张紧结构(6);所述支撑底梁(1)的顶端设置有坐板(7),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的一端设置有腿部支撑板(8),所述腿部支撑板(8)顶端远离所述坐板(7)的一侧设置有脚部限位板(9),所述坐板(7)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内部设置有输液调节杆(11),所述输液调节杆(1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挂钩(12),所述支撑套(10)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轮(13),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二限位轮(14);所述坐板(7)底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轮(1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三限位轮(15),所述坐板(7)远离所述腿部支撑板(8)的一端设置有靠背(16),所述靠背(16)与所述支撑底梁(1)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杆(17)相配合连接;所述靠背(16)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8),所述靠背(16)底部靠近所述把手(1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四限位轮(19),所述靠背(16)顶部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壳体(20);所述支撑壳体(2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1),所述支撑壳体(20)内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轮(22),所述支撑壳体(20)之间设置有遮阳板(23);所述第二导向轮(22)、所述第一导向轮(21)、所述第四限位轮(19)、所述第三限位轮(15)、所述第二限位轮(14)、所述第一限位轮(13)和所述张紧结构(6)之间通过牵引绳(24)相配合连接,所述牵引绳(24)的一端与所述腿部支撑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24)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壳体(20)一端的手柄(25),所述靠背(16)顶部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头枕(26);/n所述按摩头枕(26)是由枕垫(27)、柔性面层(28)、驱动电机(29)和转辊(30)构成,所述柔性面层(28)位于所述枕垫(27)的顶端并与所述枕垫(27)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枕垫(27)为中空式结构;所述驱动电机(29)位于所述枕垫(27)内部的一端,所述转辊(30)位于所述枕垫(27)内部的另一端,所述转辊(3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与所述转辊(30)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转轴(3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31)的另一端与所述枕垫(27)内部的一侧通过轴承相配合连接,所述转辊(30)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转辊(30)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按摩组件(32);所述按摩头枕(26)与所述靠背(16)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所述靠背(16)上开设有若干条形槽(48),所述按摩头枕(26)底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48)相配合连接的滑块(49),所述靠背(16)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靠背(16)并与所述按摩头枕(26)相配合连接的锁紧螺杆(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护理椅,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底梁(1)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推轮(2),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支撑底梁(1)底部远离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底梁(1)顶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张紧结构(6);所述支撑底梁(1)的顶端设置有坐板(7),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万向轮(4)的一端设置有腿部支撑板(8),所述腿部支撑板(8)顶端远离所述坐板(7)的一侧设置有脚部限位板(9),所述坐板(7)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内部设置有输液调节杆(11),所述输液调节杆(1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挂钩(12),所述支撑套(10)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轮(13),所述坐板(7)底部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板(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二限位轮(14);所述坐板(7)底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轮(14)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三限位轮(15),所述坐板(7)远离所述腿部支撑板(8)的一端设置有靠背(16),所述靠背(16)与所述支撑底梁(1)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杆(17)相配合连接;所述靠背(16)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8),所述靠背(16)底部靠近所述把手(18)一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第四限位轮(19),所述靠背(16)顶部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支撑壳体(20);所述支撑壳体(2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1),所述支撑壳体(20)内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轮(22),所述支撑壳体(20)之间设置有遮阳板(23);所述第二导向轮(22)、所述第一导向轮(21)、所述第四限位轮(19)、所述第三限位轮(15)、所述第二限位轮(14)、所述第一限位轮(13)和所述张紧结构(6)之间通过牵引绳(24)相配合连接,所述牵引绳(24)的一端与所述腿部支撑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24)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壳体(20)一端的手柄(25),所述靠背(16)顶部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头枕(26);
所述按摩头枕(26)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郭德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