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萍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05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创面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护理板,所述护理板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护理板的一端设有连接端,且其另一端设有密封塞,护理板的顶部设有顶盖,且护理板内开设有内槽,内槽和护理板的底壁均呈开口设置,内槽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防护垫,且顶盖的一侧在内槽的上方通过活塞杆滑动设有弹板,活塞杆上套有弹簧,弹板与顶盖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盖板,护理板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内板,内板位于内槽下方,且护理板的底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底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患者足部对药水的吸收效果,提高了护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创面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在对足创面进行护理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对脚掌进行按摩,有时也需要对脚掌喷药水,而通常都是直接裸脚进行护理,以致于在喷药水时药水只会短暂地沿脚掌流过后就滴落到地面上了,除非喷药的时候同时用手搓揉,才能延长药水的作用时间,提高吸收率,因此亟需一种装置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护理板,所述护理板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护理板的一端设有连接端,且其另一端设有密封塞,护理板的顶部设有顶盖,且护理板内开设有内槽,内槽和护理板的底壁均呈开口设置,内槽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防护垫,且顶盖的一侧在内槽的上方通过活塞杆滑动设有弹板,活塞杆上套有弹簧,弹板与顶盖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盖板,护理板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内板,内板位于内槽下方,且护理板的底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底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由底柱和调节座组成,调节座活动位于底柱的上方,且调节座的底部与电动气缸相连接,电动气缸安装在底柱内。优选的,所述调节座的中间开设有凹槽,护理板与调节座之间安插设有转轴。优选的,所述顶盖内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塞杆的一端呈球体结构且滑动于活动槽的内壁之间。优选的,当所述内板安插在护理板内时,内板与护理板之间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优选的,所述弹板与防护垫相对的一侧在其表面开设有弧槽,弧槽内胶粘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护理板的底壁上的两侧均焊有“L”型结构的固定条,底板固定在两侧的固定条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护理板内设置与脚掌大小相适配的内槽,令患者的脚置于其内,并通过弹板和防护垫对患者的脚进行限位及防护,再在护理板的一端与药水连接,令药水从顶部喷入,使得药水积累的护理板内,从而令患者的脚能够浸泡在药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拔出密封塞将药水排出,以提高足部对药水的吸收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患者足部对药水的吸收效果,提高了护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的护理板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的护理板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的护理板仰视示意图。图中:1底柱、2调节座、3护理板、31顶盖、32内槽、33防护垫、34活动槽、35固定条、4内板、5弹板、51活塞杆、6盖板、7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护理板3,护理板3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护理板3的一端设有连接端,连接端内塞有软塞,且其另一端设有密封塞,护理板3的顶部设有与之呈一体式结构的顶盖31,且护理板3内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和护理板3的底壁均呈开口设置,内槽32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防护垫33,以防止内槽32的边缘对患者的足部皮肤造成伤害,且顶盖31的一侧在内槽32的上方通过活塞杆51滑动设有弹板5,对患者的足部进行限位固定,活塞杆51上套有弹簧,弹板5与顶盖31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盖板6,以方便弹板5活动调节,护理板3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内板4,可充当内槽32的底壁使用,当内板4安插在护理板3内时,内板4与护理板3之间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内板4位于内槽32下方,且护理板3的底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底板7,护理板3的底壁上的两侧均焊有“L”型结构的固定条35,以便于对底板7进行固定,底板7固定在两侧的固定条35之间。进一步的,固定支架由底柱1和调节座2组成,调节座2活动位于底柱1的上方,且调节座2的底部与电动气缸相连接,电动气缸安装在底柱1内,调节座2的中间开设有凹槽,护理板3与调节座2之间安插设有转轴,电动气缸的开关设在底柱1的外壁上。进一步的,顶盖31内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4,活塞杆51的一端呈球体结构且滑动于活动槽34的内壁之间,对弹板5进行导向调节。进一步的,弹板5与防护垫33相对的一侧在其表面开设有弧槽,弧槽内胶粘有橡胶垫。本实施例中,护理时,先调节护理板3的高度,按下开关,令电动气缸带动调节座2升降调节,调至适当高度后关闭开关即可;接着,手动将弹板5向图2的左侧拨动,并将患者的足部伸入内槽32内,并令足部踩在内板4上,随后,松开弹板5,在活塞杆51的作用下,使其向图2的右侧弹动,至与足部接触时停止;随后,将连接端内的软塞取下并将连接药液的管子与连接端连接,塞紧护理板3底部的密封塞,并自主控制足部的倾斜角度,令护理板3处于微微倾斜的位置,之后开始将药液注入到护理板3内,注完后将管子拔出,塞回软塞,令药液积存在护理板3内,通过控制护理板3的倾斜程度来保证药液不外溢,从而使足部浸泡在其中;待浸泡一段时间后,将护理板3底部的密封塞拔出,将药液排出,排完后再塞回,然后将弹板5拨开,移出足部即可。当排出药液后需要足部按摩时,将内板4一端的紧定螺钉拧下,抽出内板4,并拧下固定条35上的螺钉,将底板7抽出,露出脚掌,然后将脚掌擦干后可对其进行按摩,按摩结束后,移出足部,再将底板7和内板4装回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护理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板(3)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护理板(3)的一端设有连接端,且其另一端设有密封塞,护理板(3)的顶部设有顶盖(31),且护理板(3)内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和护理板(3)的底壁均呈开口设置,内槽(32)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防护垫(33),且顶盖(31)的一侧在内槽(32)的上方通过活塞杆(51)滑动设有弹板(5),活塞杆(51)上套有弹簧,弹板(5)与顶盖(31)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盖板(6),护理板(3)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内板(4),内板(4)位于内槽(32)下方,且护理板(3)的底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底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护理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板(3)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护理板(3)的一端设有连接端,且其另一端设有密封塞,护理板(3)的顶部设有顶盖(31),且护理板(3)内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和护理板(3)的底壁均呈开口设置,内槽(32)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防护垫(33),且顶盖(31)的一侧在内槽(32)的上方通过活塞杆(51)滑动设有弹板(5),活塞杆(51)上套有弹簧,弹板(5)与顶盖(31)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盖板(6),护理板(3)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内板(4),内板(4)位于内槽(32)下方,且护理板(3)的底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底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由底柱(1)和调节座(2)组成,调节座(2)活动位于底柱(1)的上方,且调节座(2)的底部与电动气缸相连接,电动气缸安装在底柱(1)内。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刘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