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影超专利>正文

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05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包括:壳体、缸体、活塞、药粉导入管和药粉喷施管,所述药粉喷施管设置在缸体前端并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药粉喷施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缸体前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药粉导入管从壳体上方向下延伸至其内侧并与药粉喷施管垂直连通,所述药粉导入管上设置有径向贯穿药粉导入管的阀板,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连接在阀板一端与活塞杆尾端之间的同步杆,所述阀板上设置有一个落料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药所述的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缸体内的空气携带固体药物粉末而通过药粉喷施管脉冲式喷出,可以较为精准控制喷药计量,并均匀喷洒在人体组织表面上,实现不间断施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创面治疗及部分临床护理中,常常需要对人体组织表面进行施加固体药物粉末,发挥杀灭病源微生物、止血和促进组织生长等作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创面周边组织阻挡和位置深在等影响,某些部位不便于直接进行人工施药,还需要借助专用的施药器械。专利号为号201220664529.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外科施药涂敷装置,通过针筒式的结构进行施药,可以直达施药的部位,使用方便,但是存在施药量有限、每次喷施剂量不易控制、不能连续施药等不足,局限性较大。另外,对于某些创面较大或者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施药的病例,人工施药存在施药不均匀、操作者容易疲劳等不足。另外,与药液不同,固体药物粉末的施加过程中,为了提升药粉的喷施剂量的均匀可控性,还需要气流带动药粉形成悬浮状态,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关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进行固体药物粉末的自动喷施,提升施药的均匀性和便利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包括:壳体、缸体、活塞、药粉导入管和药粉喷施管,所述缸体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所述活塞尾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活塞杆,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与活塞杆相连接的往复驱动装置,所述药粉喷施管设置在缸体前端并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药粉喷施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缸体前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药粉导入管从壳体上方向下延伸至其内侧并与药粉喷施管垂直连通,所述药粉导入管上设置有径向贯穿药粉导入管的阀板,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连接在阀板一端与活塞杆尾端之间的同步杆,所述阀板上设置有一个落料孔,落料孔随阀板移动而进入药粉导入管时进行药粉导入管的开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同步杆两侧的导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连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位于活塞杆后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偏心设置有立柱,所述连杆销接在立柱与活塞杆尾端之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在电机与电源之间的开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端部设置有软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端部设置有空气滤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空气滤芯对应的进气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药粉导入管顶部设置有药粉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通过往复驱动装置进行活塞的推拉,活塞后拉时,第二单向阀开启而将空气导入缸体,同时,落料孔途径药粉导入管时短暂进行药粉导入管的开启,使得部分固体药物粉末进入药粉喷施管,活塞前推时,第一单向阀开启,缸体内的空气携带固体药物粉末而通过药粉喷施管喷出,可以脉冲式均匀喷施在创面上,有利于较为精确控制施药剂量,操作简便安全,方便不间断进行施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阀板后移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包括:壳体1、缸体4、活塞3、药粉导入管7和药粉喷施管8,缸体3横向设置在壳体1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壳体1内的定位块进行限位。活塞3设置在缸体3内,活塞3尾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活塞杆31,壳体1中设置有与活塞杆31相连接的往复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往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和连杆23,电机2输出轴上设置有位于活塞杆31后方的转盘21,转盘21上偏心设置有立柱22,连杆23销接在立柱22与活塞杆31尾端之间,通过电机2的旋转,实现活塞3的往复运动。如图1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电源25,在本实施例中,电源25采用可充电电池,便携性好,操作更加灵活,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在电机2与电源25之间的开关24,壳体1采用手枪型结构,单手即可操作。药粉喷施管8设置在缸体4前端并延伸至壳体1外侧,药粉喷施管8前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9,活塞3后拉时,第一单向阀9避免外部气流通过第一单向阀9进入药粉喷施管8,方便进行施药。第一单向阀9端部设置有软管10,可以灵活弯曲,提升施药位置的灵活性。缸体4前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1,活塞3后拉时,第二单向阀41开启,而将气流导入缸体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41端部设置有空气滤芯42,进行空气的过滤,壳体1上设置有与空气滤芯42对应的进气孔11,有利于气流进入缸体4。药粉导入管7从壳体1上方向下延伸至其内侧并与药粉喷施管8垂直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药粉喷施管8上安装有与药粉导入管7顶部连接的螺纹管接头,组装便利,气密性好。药粉导入管7顶部设置有药粉瓶71,有利于药粉进入药粉喷施管8。在本实施例中,药粉导入管7上设置有径向贯穿药粉导入管7的阀板72,壳体1中设置有连接在阀板72一端与活塞杆31尾端之间的同步杆6,使得阀板72随活塞杆31进行往复运动,壳体1内设置有位于同步杆6两侧的导轨5,提升同步杆6往复运动的平稳性。阀板72上设置有一个落料孔73,如图2所示,活塞3后拉时,落料孔73随阀板移动而进入药粉导入管7时进行药粉导入管7的短暂开启,使得药粉在吸力和重力作用下进入药粉喷施管8。活塞3前推时,第一单向阀9开启,缸体4内的空气携带药粉而通过药粉喷施管8喷出,可以均匀喷洒在创面上。综上,本技术指出的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实现了固体药物粉末的自动喷施,操作简便,施药均匀性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缸体、活塞、药粉导入管和药粉喷施管,所述缸体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所述活塞尾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活塞杆,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与活塞杆相连接的往复驱动装置,所述药粉喷施管设置在缸体前端并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药粉喷施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缸体前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药粉导入管从壳体上方向下延伸至其内侧并与药粉喷施管垂直连通,所述药粉导入管上设置有径向贯穿药粉导入管的阀板,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连接在阀板一端与活塞杆尾端之间的同步杆,所述阀板上设置有一个落料孔,落料孔随阀板移动而进入药粉导入管时进行药粉导入管的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缸体、活塞、药粉导入管和药粉喷施管,所述缸体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所述活塞尾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活塞杆,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与活塞杆相连接的往复驱动装置,所述药粉喷施管设置在缸体前端并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药粉喷施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缸体前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药粉导入管从壳体上方向下延伸至其内侧并与药粉喷施管垂直连通,所述药粉导入管上设置有径向贯穿药粉导入管的阀板,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连接在阀板一端与活塞杆尾端之间的同步杆,所述阀板上设置有一个落料孔,落料孔随阀板移动而进入药粉导入管时进行药粉导入管的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电力驱动脉冲药粉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同步杆两侧的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影超高莉莉高心澜季文洁周渊
申请(专利权)人:沈影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