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04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分为用以容纳作业结构的作业部,和位于作业部下方、用以把握的手柄;作业部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内腔设置有设置有上药装置,用以涂覆药膏(液);下部与手柄连通的内腔中设置有喷雾清洁装置;上药装置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涂抹单元、储药槽和推杆;喷雾清洁单元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吹扫装置和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皮肤清洁功能和上药功能进行了整合,缩短了皮肤清洁和上药环节之间皮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免了患病皮肤处二次受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皮肤病大致上可以分为四大类: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性接触传染皮肤病。这四种皮肤病,类型不同,传染方式和传染强度也不同。这类疾病除了使用口服药物和抗生素来治疗外,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在患病皮肤处涂抹相应的药膏(液),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对于药膏(液)的涂抹,一般用清水清洁患病皮肤后使用棉签蘸取药膏(液)进行涂抹,患者在清洗完患病皮肤后,需再次打开药瓶,使用棉签进行上药。虽然在清洗和上药之间间隔时间不长,但刚清洗过后的皮肤还是会暴露在空气中,并不能马上被药物覆盖,这无疑会增大患病处因暴露在空气细菌中而二次感染的概率。针对以上问题,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将清洁和上药功能相结合的、针对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能够在对患病皮肤进行清洁后,对上药部位进行吹干的同时,第一时间上药,避免了患病皮肤在经过清洁后遭到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分为用以容纳作业结构的作业部,和位于作业部下方、用以把握的手柄,其具体结构如下:作业部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内腔设置有上药装置,用以涂覆药膏(液);下部与手柄连通的内腔中设置有喷雾清洁装置,用以对患病皮肤处进行清洁处理。>上药装置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涂抹单元、储药槽和推杆。喷雾清洁装置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吹扫装置和喷雾装置。进一步地,上药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涂抹单元包括连接在储药槽上的展平接口,展平接口靠近可拆卸棉筒的上方处开设有槽口,展平接口可以将来自储药槽中的药膏(液)通过槽口均匀地铺展成片状,以保证落在棉筒上的药膏(液)厚度一致,避免药膏(液)出现局部堆积过剩的现象。展平接口靠近储药槽侧还设置有单向阀,可以避免药膏(液)回流造成污染。涂抹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展平接口上、远离储药槽端的可拆卸棉筒。当棉筒上沾有药膏(液)时,将棉筒贴合患病皮肤处滚动,即可将药膏(液)均匀快速的涂抹好,对于大面积的皮肤上药尤为有效。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用于给传染性疾病皮肤上药,所以本装置设计的棉筒为可拆卸结构,当完成一次上药作业后,应取下用过的棉筒,换上新的,以备下次使用。所诉储药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翻盖,储药槽靠近展平接口侧设置有出药孔,储药槽靠近推杆侧设置有推杆孔,储药槽内腔滑动设置有滑动隔板。推杆的一端为推动部,设置有推动钮,另一端穿过储药槽外壁上的推杆孔与滑动隔板接触;所述推杆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推动钮连接,另一端与开有供推杆穿过通孔的第二隔板连接。推杆与储药槽间的联动方式如下:当需要上药时,操作人员用手握住手柄,拇指自然落在推杆的推动部,此时向前按压,推杆前进,压迫储药槽中的滑动隔板滑动,从而将装在储药槽中的药膏(液)从出药孔中挤出。当给药完成后,松开拇指,推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因为推杆与滑动隔板间并非刚性连接,所以不会导致滑动隔板回位,进一步避免储药槽内出现负压回流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隔板与储药槽内壁间、所述第三翻盖与储药槽接缝处、储液槽与手柄底部壳体的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圈,用以保证药膏(液)不会漏出。进一步地,所述棉筒是由转轴和包裹在转轴上的医用棉层组成,所述棉筒可通过转轴两端的凸球转动卡接在展平接口上。更换时,只需拨动转轴,即可将棉筒卸下,从而进行更换。进一步地,吹扫装置包括风扇和为风扇提供动力的第一电机;容纳吹扫装置的作业部壳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槽。吹扫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喷洒在患病皮肤处的水雾进行吹扫,使覆在患病皮肤处的液滴分开、聚集、滑落,从而带走患病皮肤表面的污秽和上次上药的残留药物,为新一次的上药清理出“干净区域”。进一步地,喷雾装置包括靠近吹扫装置的喷杆,位于手柄内腔的电源槽和储液槽,一端通过软管与储液槽连接、另一端与喷杆连接的吸液泵,为吸液泵提供动力的第二电机,以及设置在作业部和手柄连接处的按压钮。喷雾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患病皮肤表面喷涂液滴,使患病皮肤表面的污秽和上次上药的残留药物能够溶解其中,在接下来的吹扫步骤中,随着液滴一同被扫除。进一步地,风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的喷射夹角为30~45°;喷杆靠近吹扫装置端分路连接有两条喷管,两条喷管分别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连接。双喷头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喷射角度分散不均的问题,使清洁用水或医用酒精准确地喷洒在患病皮肤处。进一步地,喷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与吸液泵之间设置有开有供喷杆穿过的通孔的第一隔板;按压钮的转动支点下方设置有构成电路回路的电位触点,按压钮的转动支点上方设置有拨叉,拨叉套接在喷杆杆身上,并与定位环相抵;拨叉与第一隔板间设置有套接在喷杆的第一复位弹簧。当按下按压钮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电源槽中电源间的电路连通,此时从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处喷出水雾,同时风扇将喷覆在患病皮肤处的水滴逐次吹开,为下一步上药清理出“干净区域”。进一步地,电源槽和设置有第一翻盖,用以安装电池;储液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翻盖,用以注入清洁用液,这里使用的清洁用液可以是蒸馏水,也可以是稀释后的医用酒精,如何选择需按照具体情况而定。与现有的患病皮肤上药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将皮肤清洁功能和上药功能进行了整合,缩短了皮肤清洁和上药环节之间皮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能够在清洁完毕后立即对患病皮肤处进行上药,避免了患病皮肤处二次受污染的可能。本装置不仅提高了对于治疗传染性皮肤的效果,而且装置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方便操作人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棉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吹扫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壳体、11-作业部、111-上部、112-下部、12-手柄;2-喷雾清洁装置、21-吹扫装置、211-风扇、212-第一电机、213-通风槽、22-喷雾装置、221-第一喷头、222-第二喷头、223-喷管、224-喷杆、2241-定位环、2242-第一隔板、2243-第一复位弹簧、225-吸液泵、226-第二电机、227-按压钮、2271-电位触点、2272-拨叉、228-电源槽、2281-第一翻盖、229-储液槽、2291-第二翻盖;3-上药装置、31-涂抹单元、311-展平接口、3111-槽口、3112-单向阀、312-棉筒、3121-转轴、31211-凸球、3122-医用棉层、32-储药槽、321-第三翻盖、322-滑动隔板、323-出药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分为用以容纳作业结构的作业部(11),和位于作业部(11)下方、用以把握的手柄(12),其特征在于:/n所述作业部(11)分为上部(111)和下部(112);所述上部(111)内腔设置有上药装置(3),所述下部(112)与手柄(12)连通的内腔中设置有喷雾清洁装置(2);/n所述上药装置(3)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1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涂抹单元(31)、储药槽(32)和推杆(33);/n所述喷雾清洁装置(2)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1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吹扫装置(21)和喷雾装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分为用以容纳作业结构的作业部(11),和位于作业部(11)下方、用以把握的手柄(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部(11)分为上部(111)和下部(112);所述上部(111)内腔设置有上药装置(3),所述下部(112)与手柄(12)连通的内腔中设置有喷雾清洁装置(2);
所述上药装置(3)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1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涂抹单元(31)、储药槽(32)和推杆(33);
所述喷雾清洁装置(2)在自远端至靠近手柄(1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吹扫装置(21)和喷雾装置(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抹单元(31)包括连接在储药槽(32)上的展平接口(311),和设置在展平接口(311)上、远离储药槽(32)端的可拆卸棉筒(312);所述展平接口(311)靠近可拆卸棉筒(312)的上方处开设有槽口(3111),展平接口(311)靠近储药槽(32)侧设置有单向阀(3112);
所诉储药槽(32)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翻盖(321),储药槽(32)靠近展平接口(311)侧设置有出药孔(323),储药槽(32)靠近推杆(33)侧设置有推杆孔(324),储药槽(32)内腔滑动设置有滑动隔板(322);
所述推杆(33)的一端设置有推动钮(331),另一端穿过储药槽(32)外壁上的推杆孔(324)与滑动隔板(322)接触;所述推杆(33)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33),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33)一端与推动钮(331)连接,另一端与开有供推杆(33)穿过通孔的第二隔板(332)连接;
所述滑动隔板(322)与储药槽(32)内壁间,所述第三翻盖(321)与储药槽(32)接缝处均设置有密封圈(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皮肤的快速清洁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筒(312)是由转轴(3121)和包裹在转轴(3121)上的医用棉层(3122)组成,所述棉筒(312)可通过转轴(3121)两端的凸球(31211)转动卡接在展平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