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02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输氧腔和回氧腔,所述输氧腔和回氧腔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两个所述活塞板的顶部均安装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顶端安装有拉把,且两个拉杆和拉把形成U型结构,所述输氧腔的底部设有输氧单向阀和进氧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箱体的内部分为输氧腔和回氧腔,输氧腔和回氧腔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箱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且限位螺杆贯穿箱体的壳体,使用时通过限位螺杆的旋转的一控制两个活塞板的高度,可以改变输氧腔和回氧腔的空间大小,已实现控制氧气吸入和呼出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急症科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时,由于没有专业的工具,医生采用与患者口对口的直接呼吸方式进行抢救,这种方法及其不卫生,容易造成疾病传染,甚至急症科患者的呕吐物液会被医生吸入口中,安全卫生性差,因此,需要一种人工呼吸急救装置满足对急症科患者的抢救需要。但是目前,市场有的呼吸解救装置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不同年纪的不同体质的人所需要的摄入的氧气是不一样的,现有的设备不易控制氧气吸入和呼出的量,有些病人在输氧的同时还需要对气管内的杂物吸出,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不易做到杂物的吸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呼吸急救装置不易控制氧气吸入和呼出的量和不易做到气管内杂物吸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输氧腔和回氧腔,所述输氧腔和回氧腔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两个所述活塞板的顶部均安装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顶端安装有拉把,且两个拉杆和拉把形成U型结构,所述输氧腔的底部设有输氧单向阀和进氧单向阀,所述输氧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有面罩,所述回氧腔的底部设有收纳盒和出氧单向阀,所述收纳盒的底部安装有回氧单向阀,所述回氧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有回氧管,所述回氧管的一端与面罩连接。优选的,所述面罩的内部设有接管块,所述接管块的一侧螺纹旋合连接吸痰管,所述接管块的另一侧设有接管口,且接管口与回氧管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收纳盒的内部设有隔物网,且隔物网与收纳盒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收纳盒为桶装结构,且收纳盒的上部与箱体螺纹旋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且限位螺杆贯穿箱体的壳体,所述限位螺杆的顶端安装有螺旋柄。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部安装有过滤器,且过滤器覆盖在进氧单向阀的表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箱体的内部分为输氧腔和回氧腔,输氧腔和回氧腔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两个活塞板的顶部均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安装有拉把,且两个拉杆和拉把呈U型结构,箱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且限位螺杆贯穿箱体的壳体,使用时通过限位螺杆的旋转的一控制两个活塞板的高度,可以改变输氧腔和回氧腔的空间大小,已实现控制氧气吸入和呼出的量。(2)本技术在面罩内设置了接管块,接管块的一侧螺纹旋合连接吸痰管,使用时对需要吸出气管内杂物的病人可以将吸痰管安装上,不需要吸出气管内杂物的病人可以去下吸痰管,实现了即使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气管内的杂物的吸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中:1-箱体、2-分隔板、3-输氧腔、4-回氧腔、5-活塞板、6-拉杆、7-拉把、8-螺旋柄、9-限位螺杆、10-输氧管、11-回氧管、12-面罩、13-吸痰管、14-输氧单向阀、15-进氧单向阀、16-过滤器、17-隔物网、18-接管口、19,接管块、20-回氧单向阀、21-出氧单向阀、22-收纳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2,分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输氧腔3和回氧腔4,输氧腔3和回氧腔4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5,两个活塞板5的顶部均安装有拉杆6,两个拉杆6的顶端安装有拉把7,且两个拉杆6和拉把7形成U型结构,输氧腔3的底部设有输氧单向阀14和进氧单向阀15,输氧单向阀14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10,输氧管10的一端连接有面罩12,回氧腔4的底部设有收纳盒22和出氧单向阀21,收纳盒22的底部安装有回氧单向阀20,回氧单向阀20的一端连接有回氧管11,回氧管11的一端与面罩12连接。进一步的,面罩12的内部设有接管块19,接管块19的一侧螺纹旋合连接吸痰管13,接管块19的另一侧设有接管口18,且接管口18与回氧管11活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收纳盒22的内部设有隔物网17,且隔物网17与收纳盒22为一体式结构,收纳盒22为桶装结构,且收纳盒22的上部与箱体1螺纹旋合连接。具体的,箱体1的外部安装有过滤器16,且过滤器16覆盖在进氧单向阀15的表面。值得说明的,进氧单向阀15的外侧安装有过滤器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根据病人的年纪和体质的不同来调节输氧腔3和回氧腔4的空间大小,旋转螺旋柄8,螺旋柄8可以带动限位螺杆9的转动,将限位螺杆9转入箱体内部合适的长度,已达到改变输氧腔3和回氧腔4的空间大小的目的,之后将面罩12按在需要急救病人的面部,按下拉把7,拉把7带动拉杆6向下运动,拉杆6带动活塞板5向下移动,活塞板5向下移动时输氧腔3内的氧气会通过输氧单向阀14和输氧管10内进入面罩12内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氧气会进去病人体内,活塞板5向下移动的同时,回氧腔4内的空气会通过出氧单向阀21排出,之后再拉动拉把7,同理活塞板5向上移动,活塞板5向上移动时回氧腔4会出现负压,在负压力的作用下病人体内的二氧化碳会经过面罩12和回氧单向阀20被吸入回氧腔4内,在拉动拉把7的同时,输氧腔3内同样产生负压,氧气会经过进氧单向阀15进入输氧腔3内,此时输氧的一个循环完成,在病人需要吸出气管内的杂物时,将吸痰管13连接在面罩12的接管块19上,然后在将吸痰管13插入病人的气管内,再将面罩12按压在病人的面部,之后操作与之前所述相同。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输氧腔(3)和回氧腔(4),所述输氧腔(3)和回氧腔(4)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5),两个所述活塞板(5)的顶部均安装有拉杆(6),两个所述拉杆(6)的顶端安装有拉把(7),且两个拉杆(6)和拉把(7)形成U型结构,所述输氧腔(3)的底部设有输氧单向阀(14)和进氧单向阀(15),所述输氧单向阀(14)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10),所述输氧管(10)的一端连接有面罩(12),所述回氧腔(4)的底部设有收纳盒(22)和出氧单向阀(21),所述收纳盒(22)的底部安装有回氧单向阀(20),所述回氧单向阀(20)的一端连接有回氧管(11),所述回氧管(11)的一端与面罩(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输氧腔(3)和回氧腔(4),所述输氧腔(3)和回氧腔(4)的内部均设有活塞板(5),两个所述活塞板(5)的顶部均安装有拉杆(6),两个所述拉杆(6)的顶端安装有拉把(7),且两个拉杆(6)和拉把(7)形成U型结构,所述输氧腔(3)的底部设有输氧单向阀(14)和进氧单向阀(15),所述输氧单向阀(14)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10),所述输氧管(10)的一端连接有面罩(12),所述回氧腔(4)的底部设有收纳盒(22)和出氧单向阀(21),所述收纳盒(22)的底部安装有回氧单向阀(20),所述回氧单向阀(20)的一端连接有回氧管(11),所述回氧管(11)的一端与面罩(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呼吸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海陈佳井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